close

大學眼科案例 林丕容執行長
 
九大創新模式
 
模式創新
1.首創企業與醫療院所聯盟合作新模式
2. 首創企業提供醫療院所 整廠輸出 的整合技術支援服務
3. 首創雷射部門專業進行諮詢及術檢

硬體創新
4.
5.
6.

技術創新
7.
8.
9.


大學光學跟上醫療外包新時代

商業周刊第 955 期作者:楊欣怡

大學光學利用SOP,讓每間大學眼科分院的品質保持一致。

以「整廠輸出」概念複製成功經驗及品牌,大學光學目前擁有十五家診所,雷射視力矯正市占率一五%,成為全台規模最大的眼科連鎖。

一家公司,年營業額達三億五千萬元、營業利益率超過三○%,在台灣算是優質的企業,但並不特別。若說這家公司是眼科診所,那麼就令人好奇了。

已有十五家診所的大學眼科診所連鎖體系,因為成功的複製經驗,不僅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專科醫療體系,也開始往醫療眼科外包的市場邁進。

大學光學的崛起,來自於十五年前。

大學光學執行長林丕容,在一次赴美時,發現了美國的雷射視力矯正手術已經趨近成熟,

「我從來沒想到,近視是可以治療到好的,而且,竟然只要短短十幾秒的時間。」

林丕容說。

為了引進這項技術,原本只是專業醫師的他「不務正業」兼差當起商人,民國八十三年成立大學光學公司,以公司名義,花了一千多萬元,買下全台灣第一台雷射視力矯正儀器。

在當時,保守的醫界人士,多認為他是個錢太多的傻子。十二年後的今天,當台灣雷射矯正市場一年達到十億元,大學光學旗下的眼科診所體系,不僅占有了三成五的市場比率,也集合了台灣最多的眼科專業醫生群,累積了雷射近視案例達十萬人,成為最大的雷射治療資料庫。

三十人團隊建立SOP 複製診所,降低營運成本 一開始,大學光學只是家儀器進口公司而已,可是,手上同時擁有會計師、高級營業員、證券金融分析師等多張證照的林丕容,為了讓診所能更有效率的拓展與複製,開始整合原本分散的眼科醫療上、中、下游產業,組織在同一個公司裡。

大學光學,有一組大約三十人左右的團隊,裡頭有醫學、雷射、光學、資訊及材料科學人才,他們以林丕容創始的第一家大學眼科診所為藍本,進行標準化流程(SOP)的工作:

光學儀器的工程師,負責購買最先進的儀器、醫工專家負責儀器的維修與保養、採購專家負責尋找配合儀器使用的最適藥材與耗材;專業研發部專門研究如何讓開刀技術更精細、資訊人員專責把看診病歷建立成資料庫、還有專人負責護理人才的教育訓練;

而財務專家則為各地的診所評估資金運作模式…… 因為有這支團隊,任何眼科專業醫師若想自行開業,只要與大學光學公司合作,醫師本身就只要專心在技術醫療上即可,因為大學光學這座「中央廚房」,會把上至材料、下至開店的所有事宜「整廠輸出」,一家複製的「大學眼科」可迅速產生,甚至各診所配鏡部門都設計成統一風格。

三年前離開國泰醫院、目前是大學眼科新莊分院院長的陳威霖說,一般眼科醫師在自行開業之初,最痛苦的就是還要兼任經營管理者,他們必須要張羅店面、找護士、計算每日收支,而且眼科若要提供近視治療,還得貸款購買每台動輒一千多萬元的雷射矯正儀器。

大學光學的SOP,幫助醫師搞定這一切。「我只要去負責看診就好了。」

大學眼科也因為整廠輸出的規格化,加上連鎖的經濟規模,讓診所營運成本比其他眼科診所低。 病患不論是在哪間連鎖門診看診,都會得到相同方式的掛號、諮詢,手術的費用相同,機器規格一樣,醫生使用的藥品與耗材也不會有差別;而規格化後,大學光學替所有的分院統一採購醫療相關商品的成本也得以降低二○%。

大學眼科整廠複製的內容,不止是硬體設備,還有相關的「經驗值」與「know-how」,例如,眼角膜較薄的人,要使用哪一種機器進行雷射手術?該如何為不同年紀的人進行白內障手術?細緻化的複製,讓其他同業無法光靠投資硬體設備就能模仿。

大醫院非核心儀器外包 大學光學前景添利多 而為維持品質,各分院的醫護人員必須每月回到大學光學公司接受教育訓練,並且定期檢討SOP,資深的醫師,還要按期舉行視訊會議,分享看診與手術的經驗。 這個SOP,讓大學光學在擴展的過程裡,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品牌。

如今在大學眼科每間分院的雷射近視矯正人數,約是其他眼科診所的兩至三倍以上,視力雷射矯正儀器的提供及技術服務也占大學光學公司六六%的營業額。

「我正是希望讓所有的大學眼科診所,都能像星巴克般的連鎖店一樣,」林丕容說,

「消費者無論到哪裡買咖啡(看診),都可以買到一模一樣的好品質。」

大學光學並在九十三年創下讓視力生技產業上櫃的紀錄,該公司股本二億七千八百萬,去年每股稅後盈餘為二.五五元。

對於大學眼科連鎖擴張的模式,台灣大學醫管所所長蘇喜認為,眼科診所的連鎖化,固然符合經濟效益,但民眾卻可能因而被推銷了過多的眼科醫療商品,造成過度消費的醫療浪費。

不過,從醫療產業的趨勢來看,大學光學的經營手法,正迎合了大趨勢的走向。

前三總企畫管理部主任王炳龍表示,台灣的各大醫院,在健保總額給付有限的經濟壓力下,必須節省開支才能維持營運,許多非核心的醫療環節已經逐漸走向外包。

例如眼科部門的雷射視力矯正儀器,每台動輒上千萬元,機種也可能隨時會被淘汰,自行購買實在太不划算,因此,開始有醫院選擇把雷射儀器的手術儀器,外包給廠商或診所負責提供,其中國泰醫院就是與大學光學合作,不再自己準備雷射儀器,未來國內還有三至五家大型醫學中心,也可能將眼科業務外包。

在台灣已占有一五%雷射視力矯正市場的大學光學,如今擁有專業SOP與外包潮流的雙重擴點利多,正持續擴增新診所中,只是醫療的根本仍在品質,大學光學究竟如何在不斷擴張中,維持相同醫療水準,值得觀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