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 2011 左永安顧問 卓越經營模式 ttqs 共通核心職能 張亞勤 張維迎 阿里巴巴CEO馬雲:價值觀在危難的時候會發揮關鍵作用,公司要走向世界、走向成功,一定要樹立使命感、價值觀,和共同目標
馬雲談阿里巴巴如何建立企業價值觀
阿里巴巴CEO馬雲:
價值觀在危難的時候會發揮關鍵作用,
公司要走向世界、走向成功,一定要樹立使命感、價值觀,和共同目標
關於阿里巴巴,最早的想法非常簡單。
我在1999年前後做了一個判斷:中國一定會加入WTO;加入WTO之後,
中國前5年一定以出口為主,後5年一定以進口為主。
當時,我們簡單的想法就是怎麼幫助中國企業出口。
至於阿里巴巴這個平台的誕生,
說起來有些偶然──我在北京工作了14個月,
離開北京的前一個星期去了一趟長城,
看見長城的磚頭上到處寫著「到此一遊」,
我心想,這就是最早的BBS,假設能夠把網站做得極其簡單,
一打開所有人都會用,是不是就可以幫助中國企業做出口生意呢?
但是,我的想法和技術人員存在很大的衝突。
我認為BBS必須進行管理,想賣什麼、想買什麼,
什麼資訊可以放、什麼資訊不可以放,要做出規定,進行分類。
我們的技術人員卻說,
這麼做違背了自由、民主、開放的網際網路精神。
但是我堅持必須分類,進行管理,並命令技術人員照做,
阿里巴巴就這樣產生了。
以業務創新求生存
2003年我第一次去哈佛MBA演講,
談到阿里巴巴存活下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1.我不懂技術:
直到今天我仍然不懂網際網路技術,不懂電腦,
不明白軟體是怎麼寫出來的。
但我堅信技術是為人服務的,
因此,我要求工程師做出任何軟體之後都先讓我試用,
如果我不會用,就表示80%的人都不會用,技術人員就得重新開發。
正是這個原因,阿里巴巴推出的軟體使用起來非常簡單,
中國2,000多萬中小企業主都能輕鬆使用。
2.我沒有錢:
我們的創業極其艱難,最初是由18個人湊了10萬元起家的,
我們都能體會缺錢的難受滋味。
因此,雖然阿里巴巴可能是現今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之中最有錢的,
但我們還是保留了當年的習慣。
很多創業者犯錯不是因為沒錢,
而是因為有太多錢──沒有錢不敢犯太多錯,有了錢就可能亂犯錯。
1999年,我們融資了100萬美元,首先想到要請最優秀的人,
例如跨國公司的副總裁、MBA,最好是世界前500強的人。
當時有位新聘的行銷副總裁第一個月跟我談到市場預算,
說今年需要1,200萬美元,我很驚訝。
過了一段時間,他說很抱歉算錯了,其實最少要2,000萬美元。
我們總共只融資了100萬美元,資金明顯不夠,怎麼辦?
最後只能請他離開。
這些經歷使我們明白,企業不是要找最優秀的人,而是要找最合適的人。
波音747的引擎很好,但如果裝配在拖拉機上,
那麼一發動引擎肯定會爆炸。
企業發展必須一步一步往前走,靠的是腦子而不是錢。
做企業拚的是智慧,拚的是勇氣,拚的是團隊合作。
3.我不做計畫:
從1999年做網際網路到今天,
我只寫過一份商業計畫書,被創投公司拒絕之後,
從此不再寫計畫書。
其實,計畫書寫得越厚,越容易脫離現實,
如果公司不按照計畫書做事,等於欺騙了投資者;
如果按計畫書運作,又無法應對不斷變化的形勢,所以我們不訂計畫。
以團隊創新提升領導力
網際網路是一個由服務、技術整合起來的體系,
阿里巴巴能夠發展到今天,就在於我們非常重視客戶服務,
也重視以強大的技術支撐業務運作。
但是,像我這樣一個不懂技術的外行人如何領導網際網路公司?
我認為,外行領導內行的關鍵是尊重內行。
我從來不跟工程師吵架,
唯一的原則是按照客戶的需求去開發系統。
我代表了中國80%的不懂電腦的人,客戶的需求就是我的需求。
有矛盾的時候怎麼解決?首先是互相理解和尊重。
此外,
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曾說,如果向你報告的人不按照你所說的去做怎麼辦?
第一,retrain him(重新培訓);
第二,remove him(調離);
第三,fire him(開除)。
如果不這麼做的話,其他人會覺得洩氣,公司計畫最終就無法執行。
領導者永遠別跟下屬比技能,要跟他比眼光,看得比他遠。
再來,要比胸懷,對待部下、員工、團隊要包容,
合作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如果你是對的,
永遠有機會去證明。
最後要比實力,領導者抗擊失敗的能力一定要比下屬強。
說到團隊,中國人都喜歡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的組合,
但這樣的團隊很難找,
我更喜歡
西遊記團隊──
唐僧沒有多少能力,
但目標很明確,就是取經;
孫悟空能力確實強,但是麻煩也多,成敗都在他;
豬八戒要做事時能躲就躲,
有吃有喝的時候來得最快;
沙悟淨不管什麼使命感、價值觀,
一天8小時打卡上班,默默工作。
這樣的團隊是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團隊,經過了重重難關,
最後取得了真經。
阿里巴巴從18個人發展到1萬多人,我們感覺越來越輕鬆,
就得益於基於這種理解而建立的公司文化。
我們團隊文化的核心是
「我們都是平凡的人,聚在一起做一件非凡的事」,我們不需要精英。
我以前經常反對MBA,現在不會了。
但對於剛畢業的MBA,阿里巴巴會把他們放到第一線,
比如去做銷售,6個月以後活下來的,
他們說任何話公司都會洗耳恭聽;
如果沒撐過6個月,那麼再見。
我們對MBA的理解就像打籃球,他們可能都是200公分,
但打籃球的時候不願意蹲下去;
我們這些人就是160公分,但天天在練,所以投籃很準。
當然,組球隊的時候不能只找矮子,也要找高個兒。
關鍵在於MBA進來以後,要能夠融入團隊。
現在我讓很多同事去讀MBA,並且不希望他們每門科目都好,
重要的是選擇需要的東西,
或者按照自己的能力選擇學習的內容。
學了以後,再把所學忘掉,
才算畢業;
如果他們跟我說,書上是這麼寫的,就表示知識尚未成為本能。
他們讀完MBA之後,我發現這些人的思考不一樣了,
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效果確實很好。
以價值觀創新打造凝聚力
員工管理是企業運作的基礎。俗話說「寧帶千軍,不帶一僧」,
因為和尚沒有欲望,所以難以管理,寺廟的方法是用文化去管,
而不是制度。
阿里巴巴沿襲此道,用文化體系、價值觀體系告訴員工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我的員工不能為我工作,而是要為我們共同的使命工作。
只有依靠共同的使命感,員工才能長期共事,才能朝同一個方向前進。
100多年前,奇異(GE)創業的時候確立了使命感:要讓世界亮起來。
於是,所有員工都朝著這個方向,做的電燈泡越來越亮、越來越好。
迪士尼建立的目的是要讓全世界的人開心,之所以拍了這麼多電影,
就是為了讓大家開心。
阿里巴巴內部的使命則是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也就是藉由網際網路,
讓中小企業做生意變得越來越簡單。
為了不讓使命感變成空話,必須進行考核,
促使服務、產品、制度都圍繞這個使命去做。
任何事物違背了使命,都必須去除。
除此之外,必須要有價值觀。
阿里巴巴公司
要求員工講究誠信、激情、敬業;
做事要講究團隊、擁抱變化、將客戶需求放在第一。
這些理念不一定對,但一旦確立,就必須按照這個價值觀去做。
至於怎麼確保員工去執行呢?
方法還是考核。
從2003年到現在,我們每個季度都考核,縱座標考核業績,
橫座標考核價值觀,兩個指標各占50%,對每一項執行情況進行評分。
價值觀的塑造,就像一個人鍛鍊身體。
身體好的時候一點感覺也沒有,
等到生病的時候,成果就發揮出來了。
價值觀在危難的時候會發揮關鍵作用,
所以公司要走向世界、走向成功,一定要樹立使命感、價值觀,
和共同目標。
而且這三者不能只是貼在牆上,
而是必須落實在行為上,必須時常進行考核。
文/iThome (記者) 2010-12-17 |
阿里巴巴CEO馬雲:
價值觀在危難的時候會發揮關鍵作用,
公司要走向世界、走向成功,一定要樹立使命感、價值觀,和共同目標
![]() |
百萬商學院: 九種由中國撼動世界的創新思考 張亞勤、張維迎/主編 高寶書版出版 售價:300元 |
關於阿里巴巴,最早的想法非常簡單。
我在1999年前後做了一個判斷:中國一定會加入WTO;加入WTO之後,
中國前5年一定以出口為主,後5年一定以進口為主。
當時,我們簡單的想法就是怎麼幫助中國企業出口。
至於阿里巴巴這個平台的誕生,
說起來有些偶然──我在北京工作了14個月,
離開北京的前一個星期去了一趟長城,
看見長城的磚頭上到處寫著「到此一遊」,
我心想,這就是最早的BBS,假設能夠把網站做得極其簡單,
一打開所有人都會用,是不是就可以幫助中國企業做出口生意呢?
但是,我的想法和技術人員存在很大的衝突。
我認為BBS必須進行管理,想賣什麼、想買什麼,
什麼資訊可以放、什麼資訊不可以放,要做出規定,進行分類。
我們的技術人員卻說,
這麼做違背了自由、民主、開放的網際網路精神。
但是我堅持必須分類,進行管理,並命令技術人員照做,
阿里巴巴就這樣產生了。
以業務創新求生存
2003年我第一次去哈佛MBA演講,
談到阿里巴巴存活下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1.我不懂技術:
直到今天我仍然不懂網際網路技術,不懂電腦,
不明白軟體是怎麼寫出來的。
但我堅信技術是為人服務的,
因此,我要求工程師做出任何軟體之後都先讓我試用,
如果我不會用,就表示80%的人都不會用,技術人員就得重新開發。
正是這個原因,阿里巴巴推出的軟體使用起來非常簡單,
中國2,000多萬中小企業主都能輕鬆使用。
2.我沒有錢:
我們的創業極其艱難,最初是由18個人湊了10萬元起家的,
我們都能體會缺錢的難受滋味。
因此,雖然阿里巴巴可能是現今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之中最有錢的,
但我們還是保留了當年的習慣。
很多創業者犯錯不是因為沒錢,
而是因為有太多錢──沒有錢不敢犯太多錯,有了錢就可能亂犯錯。
1999年,我們融資了100萬美元,首先想到要請最優秀的人,
例如跨國公司的副總裁、MBA,最好是世界前500強的人。
當時有位新聘的行銷副總裁第一個月跟我談到市場預算,
說今年需要1,200萬美元,我很驚訝。
過了一段時間,他說很抱歉算錯了,其實最少要2,000萬美元。
我們總共只融資了100萬美元,資金明顯不夠,怎麼辦?
最後只能請他離開。
這些經歷使我們明白,企業不是要找最優秀的人,而是要找最合適的人。
波音747的引擎很好,但如果裝配在拖拉機上,
那麼一發動引擎肯定會爆炸。
企業發展必須一步一步往前走,靠的是腦子而不是錢。
做企業拚的是智慧,拚的是勇氣,拚的是團隊合作。
3.我不做計畫:
從1999年做網際網路到今天,
我只寫過一份商業計畫書,被創投公司拒絕之後,
從此不再寫計畫書。
其實,計畫書寫得越厚,越容易脫離現實,
如果公司不按照計畫書做事,等於欺騙了投資者;
如果按計畫書運作,又無法應對不斷變化的形勢,所以我們不訂計畫。
以團隊創新提升領導力
網際網路是一個由服務、技術整合起來的體系,
阿里巴巴能夠發展到今天,就在於我們非常重視客戶服務,
也重視以強大的技術支撐業務運作。
但是,像我這樣一個不懂技術的外行人如何領導網際網路公司?
我認為,外行領導內行的關鍵是尊重內行。
我從來不跟工程師吵架,
唯一的原則是按照客戶的需求去開發系統。
我代表了中國80%的不懂電腦的人,客戶的需求就是我的需求。
有矛盾的時候怎麼解決?首先是互相理解和尊重。
此外,
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曾說,如果向你報告的人不按照你所說的去做怎麼辦?
第一,retrain him(重新培訓);
第二,remove him(調離);
第三,fire him(開除)。
如果不這麼做的話,其他人會覺得洩氣,公司計畫最終就無法執行。
領導者永遠別跟下屬比技能,要跟他比眼光,看得比他遠。
再來,要比胸懷,對待部下、員工、團隊要包容,
合作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如果你是對的,
永遠有機會去證明。
最後要比實力,領導者抗擊失敗的能力一定要比下屬強。
說到團隊,中國人都喜歡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的組合,
但這樣的團隊很難找,
我更喜歡
西遊記團隊──
唐僧沒有多少能力,
但目標很明確,就是取經;
孫悟空能力確實強,但是麻煩也多,成敗都在他;
豬八戒要做事時能躲就躲,
有吃有喝的時候來得最快;
沙悟淨不管什麼使命感、價值觀,
一天8小時打卡上班,默默工作。
這樣的團隊是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團隊,經過了重重難關,
最後取得了真經。
阿里巴巴從18個人發展到1萬多人,我們感覺越來越輕鬆,
就得益於基於這種理解而建立的公司文化。
我們團隊文化的核心是
「我們都是平凡的人,聚在一起做一件非凡的事」,我們不需要精英。
我以前經常反對MBA,現在不會了。
但對於剛畢業的MBA,阿里巴巴會把他們放到第一線,
比如去做銷售,6個月以後活下來的,
他們說任何話公司都會洗耳恭聽;
如果沒撐過6個月,那麼再見。
我們對MBA的理解就像打籃球,他們可能都是200公分,
但打籃球的時候不願意蹲下去;
我們這些人就是160公分,但天天在練,所以投籃很準。
當然,組球隊的時候不能只找矮子,也要找高個兒。
關鍵在於MBA進來以後,要能夠融入團隊。
現在我讓很多同事去讀MBA,並且不希望他們每門科目都好,
重要的是選擇需要的東西,
或者按照自己的能力選擇學習的內容。
學了以後,再把所學忘掉,
才算畢業;
如果他們跟我說,書上是這麼寫的,就表示知識尚未成為本能。
他們讀完MBA之後,我發現這些人的思考不一樣了,
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效果確實很好。
以價值觀創新打造凝聚力
員工管理是企業運作的基礎。俗話說「寧帶千軍,不帶一僧」,
因為和尚沒有欲望,所以難以管理,寺廟的方法是用文化去管,
而不是制度。
阿里巴巴沿襲此道,用文化體系、價值觀體系告訴員工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我的員工不能為我工作,而是要為我們共同的使命工作。
只有依靠共同的使命感,員工才能長期共事,才能朝同一個方向前進。
100多年前,奇異(GE)創業的時候確立了使命感:要讓世界亮起來。
於是,所有員工都朝著這個方向,做的電燈泡越來越亮、越來越好。
迪士尼建立的目的是要讓全世界的人開心,之所以拍了這麼多電影,
就是為了讓大家開心。
阿里巴巴內部的使命則是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也就是藉由網際網路,
讓中小企業做生意變得越來越簡單。
為了不讓使命感變成空話,必須進行考核,
促使服務、產品、制度都圍繞這個使命去做。
任何事物違背了使命,都必須去除。
除此之外,必須要有價值觀。
阿里巴巴公司
要求員工講究誠信、激情、敬業;
做事要講究團隊、擁抱變化、將客戶需求放在第一。
這些理念不一定對,但一旦確立,就必須按照這個價值觀去做。
至於怎麼確保員工去執行呢?
方法還是考核。
從2003年到現在,我們每個季度都考核,縱座標考核業績,
橫座標考核價值觀,兩個指標各占50%,對每一項執行情況進行評分。
價值觀的塑造,就像一個人鍛鍊身體。
身體好的時候一點感覺也沒有,
等到生病的時候,成果就發揮出來了。
價值觀在危難的時候會發揮關鍵作用,
所以公司要走向世界、走向成功,一定要樹立使命感、價值觀,
和共同目標。
而且這三者不能只是貼在牆上,
而是必須落實在行為上,必須時常進行考核。
《作者簡介》
|
張亞勤 |
1966年出生山西太原。現任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負責微軟在中國和亞太地區的科研及產品開發整體佈局。 |
張維迎 |
1959年出生于陝西省吳堡縣。現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網路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