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左永安顧問 中國市場情報 麥肯錫競爭力論壇《自主創新法》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的正式議案 要培養一種鼓勵創新的精神,要像蘋果一樣有魄力, 在創新上下功夫,並且要允許失敗
鄧中翰:創新應學蘋果 要允許失敗
一定要建立一個整體的積極的創新機制,
要培養一種鼓勵創新的精神,要像蘋果一樣有魄力,
在創新上下功夫,並且要允許失敗
編者按:
據《21世紀經濟報道》,3月7日,
中星微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鄧中翰接受專訪,
就中國科技產業的創新方式、心態等內容進行了回答。
鄧中翰表示,中國企業在創新上要向蘋果公司學習,
不但要下大力氣堅持走創新之路,也要有允許失敗的魄力。
以下為鄧中翰觀點摘錄。
鄧中翰:
《自主創新法》是基於我多年來歸國創業至今體會提出的,
我認為我們國家的自主創新需要一種新的機制,
這需要新的法律來保障。
《自主創新法》提案的過程中也得到了溫家寶總理、吳邦國委員長的關心,
提出後得到了30多位人大代表的簽署同意,
成為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的正式議案。
201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
要“堅定不移地執行知識產權戰略,
提升知識產權的創造、應用、保護、管理能力”。
《自主創新法》的提出也是對政府工作報告的體現,
依法辦事,保護知識產權。
除了保護通常意義的知識產權,
還要保護自主的知識產權,
包括
以自主知識產權為核心建立的國家標準和相關產業,
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
建立《自主創新法》,我們就應該明確保障自主創新人員的股權,
明確他們的利益分配和知識產權。
要從國家標準層面,
知識產權保護層面,甚至貿易摩擦的層面對其進行保護、立法。
《自主創新法》既涵蓋了各種權益的問題,
又涵蓋了科技體制創新的問題,
也反映了我們國家未來大的方向是依靠自主創新來實現科學發展。
通過之後,今天很多成功的公司也可以在自主創新上得到更多的優惠,
甚至國家的保護。
今天各地包括高新區、
中關村示範園區都在嘗試以無形資產入股作為新的激勵政策,
這種政策其實沒有直接的法律可依,
因為公司法和工商法要求必須以錢來入股,
無形資產入股還不是法律。
所以我想要讓自主知識產權入股,
推動自主創新就應當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主創新法》。
現在制訂自主創新法的瓶頸,可能就是我們研究得還不透,
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研究。
比如,怎麼把企業跟院所融合起來,
而不是分離開。
首先,我們要持之以恒地追求原始創新。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壓力,
可能來自於公司員工,來自於股東,也可能與當前的市場需求相悖。
但是只有堅持原始創新,才能真正的實現我國科技產業的騰飛。
我們呼喚和需要為了長期的發展目標,頑固追求原始創新的人,
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的科技走在世界前沿。
其次,
我們需要營造創新的文化和氛圍。
我國的高科技產業在發展過程中,
大量的商業模式、服務以及技術都是來自於外國,
很多公司往往希望能夠借國外成功的東西在國內複製,
能夠最快的賺取到國內的錢,或者交換一些產業獲得GDP的增長。
這樣的氛圍對於我國的科技創新是十分不利的。
在未來一定要建立一個整體的積極的創新機制,
要培養一種鼓勵創新的精神,
同時要培養一種支援信任、失敗是成功之母的氛圍,
沒有這種氛圍就很難被市場認可。
再次,
我們要堅持集成創新。
我們現在需要像蘋果一樣,
有這樣的魄力,需要在這種系統性的、集成性的、
團隊性的創新上下功夫,並且要允許失敗,
而且這種失敗我們要有體制來保障。
目前不少企業規模大、技術強、管理先進,
具有很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已經成為行業中具有代表性的企業,
完全有能力在國家重大項目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解決科技和經濟融合的問題,必須通過具體的企業來執行,
建立以企業主導技術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大力推進科技創新,
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
提升重大集成創新能力,加強基礎研究,前沿基礎研究,
增強原始創新能力,推動建立企業主導技術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
鼓勵企業共同出資開發關鍵共性技術研發,
對符合國家發展戰略的項目政府要從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援。
這就是我建立中星微電子,在中關村創業借鑒矽谷機制,
結合國家意志,開拓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的一個生動的體現。
國內和國外的體制,還是存在一些差異的。
國外是以市場為導向的,市場為主體的創新,
它的產學研做起來很容易。
美國基本上沒有獨立的研究機構,
沒有純粹龐大的實驗室,都是在企業的整個預算情況下來主導做事情,
美國是市場經濟衡量的。
中國是從計劃經濟走過去的,
科技與經濟結合不夠緊密,使得很多科研成果無法直接服務於經濟發展。
我們現在之所以強調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
就是要改變。
讓產學研體制真正與自主知識產權相結合,
使得自主知識產權最終轉變成經濟價值,
這樣才能建立起完善的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模式。
我們國家一年進口1400億美元的晶片,
是我們單宗商品進口赤字最大的產品,超過天然氣、鐵礦石,
這對於我國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我們的產業,尤其是我們的電子製造業,
沒有自己的晶片,是沒有辦法保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
如果在“十二五”和未來“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
連續四個五年計劃,加大力度,
在半導體積體電路產業一些關鍵領域投入的話,
我們是有可能到2030年解決現在1400多億赤字的問題。
即使不能全部解決,50%也一定能夠解決。
結合今天我們的一系列點狀突破,有可能快速地做彎道超車,
能夠在未來的二十年成為積體電路的大國和強國。
- Mar 21 Mon 2011 21:05
2011 左永安顧問 中國市場情報 麥肯錫競爭力論壇《自主創新法》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的正式議案 要培養一種鼓勵創新的精神,要像蘋果一樣有魄力, 在創新上下功夫,並且要允許失敗
close
2011年03月21日 08:27 來源:中國企業家網
中星微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鄧中翰(資料圖)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