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把無謂的勝利讓給對方,懂得認輸的人很懂說話
作者、知名主持人蔡康永
有個同事,
1.一流大學畢業,
2.辯才縱橫、
3.邏輯清晰、
4.學富五車、
5.口若懸河。
每次部門開會,如果上司問到他的意見,他都能侃侃而談,很有想法。
可惜,大家都覺得他很討厭。
需要協調事情的時候,別的部門的人很少願意配合他的。
同部門的人,也不太陪他一起衝鋒陷陣。
他怎麼啦?
他也沒怎麼,他就只是跟別人意見不同的時候,老是把對方講到啞口無言而已。
厲害是厲害,但討人厭。
口頭上敗給他的人,心裡都期待他出洋相。
有個人倒不討厭他,自己開會的時候,幾乎都在想心事,最好是變成空氣,
不要引起上司注意,所以從沒跟這跟號人物鬥過嘴。
當聽這位優秀同事發言的時候,也常覺得他講的都挺有道理的。
其實上司們也都算欣賞這位同事,
但當他們發現此人人緣太差,事情做不成、沒法打團隊戰的時候,
對他的評價就大大降低了。
智者說過:「每個人,都是自己那片小領土的國王。」
國王的特色是什麼?國王就是偶爾會樂意聽聽別人的意見……
當別人的意見剛好和國王自己相同的時候。
人也許有三六九等,但不管是小學生、老太太、專門幫狗洗澡的、
還是專門幫政府查稅的,每個人都喜歡別人同意自己。
但既然每個人不論大小、個個都是國王,那當然每個國王都有自己的想法,
你朕、我也朕,實在不可能大家都剛好同意彼此的想法。
當你不同意對方的時候,其實你不必像這位好辯的同事這樣,
硬要對方認輸認錯。這對事情的進展沒什麼幫助。你可以語帶保留,
可以迂迴的提醒,如果對方不是過於白目,應該聽得出你的立場。
反過來,當你遇到了很強勢、非逼你認輸不可的人,如果認個輸並不會傷害到你的原則,
我就建議你一笑置之,把那個無謂的勝利讓給對方。
這會顯得你度量很大,對方也會很樂意跟你進一步合作。
舌戰如果發生在情侶之間,那「認輸」的益處就更大了。情侶之間和同事之間不同。
情侶是因為相愛才在一起,不像同事是為了薪水才在一起。
把優先順序搞清楚以後,自然懂得情侶之間、維持住彼此的愛,才是最重要的。
在相愛的前提之下,又何必計較輸贏呢。
你和丈夫吵架,吵贏了,吵到他低頭認輸、惱羞成怒、摔門出去,大踩油門把車飆走,
1.這樣你不是會很擔心他的安全嗎?
2.你會整晚都睡不好,焦急的等他回來吧?
3.這樣你有贏嗎?
4.應該是寧願輸的好吧?
如果因為懂得說話交到好朋友,又可讓人開心,為什麼不?
1.話題卡住怎麼辦:
談話卻卡住的話,其實不必用力挽救,另開一個話題即可。
如果在相聚的兩小時裡面,你有三次讓對方開心的笑,
那對方應該是絕對不會記得你曾經提過幾個無聊的話題的。
2.讓對方聊自己,他就會覺得有趣:
不要說出「我」字。
每次想說「我」字時,都改成「你」字或「他」字。你會發現自己,
忽然變成一個不斷把話題丟給對方、讓對方暢所欲言的、超級上道的人!
3.講好笑故事,不講笑話:
講話幽默的人,就像走路好看的人,你跟她走在一起,會覺得很平常的走路,
也是賞心樂事。而講笑話比較像翻跟斗,翻得好不好姑且不說,
但其實很少人喜歡跟一個沒事就翻跟斗的人一起走路的。
4.讚美:別人罵你一句,你回罵他一句,這就叫吵架。
別人讚美你一句,你回一句讚美,這就叫社交。
5.聽懂就問得到:
因為人說話,常常是「語帶保留」、或者「話中有話」,
你只聽字面的意思,就做決定,恐怕機會就跑掉了。
6.讓自己的問題短,對方的回答長:
問的問題越具體,回答的人越省力。回答的人越省力,她就越有力氣和你聊下去。
7.尖銳問題也可營造談話氣氛:
適度的挑釁,絕對能讓談話熱絡,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意見
被重視、被探討,而不是被一個完全沒原則的人敷衍了事的點頭稱是、應付過去。
8.沒興趣怎麼接話:
遇上對方提起了一個你完全不想接的話題,不必急著要抵抗,
而是輕巧的把對方熱衷的話題,連接到一個很生活的方向,就行了。
9.懸疑,讓人想聽下去:跟朋友轉述一件事的時候,每講個幾句,
就稍稍停一下,看你朋友會不會問「然後呢?」「後來呢?」如果有這樣追問,
就表示你敘述事情的方法是吸引人的,但如果你停頓一下,
你朋友卻想都不想,就把話題轉去別的地方,那就表示你講得很沒意思。
10.安慰別人:
人真的很難「了解另一個人所受的苦」。
如果不能了解,就不要這樣說,因為當事人向你傾訴的時候,她只需要你聽,
也許她也很需要你給她一點建議,但她可能不需要另一個人宣稱有別人懂她的苦 ……
作者、知名主持人蔡康永
有個同事,
1.一流大學畢業,
2.辯才縱橫、
3.邏輯清晰、
4.學富五車、
5.口若懸河。
每次部門開會,如果上司問到他的意見,他都能侃侃而談,很有想法。
可惜,大家都覺得他很討厭。
需要協調事情的時候,別的部門的人很少願意配合他的。
同部門的人,也不太陪他一起衝鋒陷陣。
他怎麼啦?
他也沒怎麼,他就只是跟別人意見不同的時候,老是把對方講到啞口無言而已。
厲害是厲害,但討人厭。
口頭上敗給他的人,心裡都期待他出洋相。
有個人倒不討厭他,自己開會的時候,幾乎都在想心事,最好是變成空氣,
不要引起上司注意,所以從沒跟這跟號人物鬥過嘴。
當聽這位優秀同事發言的時候,也常覺得他講的都挺有道理的。
其實上司們也都算欣賞這位同事,
但當他們發現此人人緣太差,事情做不成、沒法打團隊戰的時候,
對他的評價就大大降低了。
智者說過:「每個人,都是自己那片小領土的國王。」
國王的特色是什麼?國王就是偶爾會樂意聽聽別人的意見……
當別人的意見剛好和國王自己相同的時候。
人也許有三六九等,但不管是小學生、老太太、專門幫狗洗澡的、
還是專門幫政府查稅的,每個人都喜歡別人同意自己。
但既然每個人不論大小、個個都是國王,那當然每個國王都有自己的想法,
你朕、我也朕,實在不可能大家都剛好同意彼此的想法。
當你不同意對方的時候,其實你不必像這位好辯的同事這樣,
硬要對方認輸認錯。這對事情的進展沒什麼幫助。你可以語帶保留,
可以迂迴的提醒,如果對方不是過於白目,應該聽得出你的立場。
反過來,當你遇到了很強勢、非逼你認輸不可的人,如果認個輸並不會傷害到你的原則,
我就建議你一笑置之,把那個無謂的勝利讓給對方。
這會顯得你度量很大,對方也會很樂意跟你進一步合作。
舌戰如果發生在情侶之間,那「認輸」的益處就更大了。情侶之間和同事之間不同。
情侶是因為相愛才在一起,不像同事是為了薪水才在一起。
把優先順序搞清楚以後,自然懂得情侶之間、維持住彼此的愛,才是最重要的。
在相愛的前提之下,又何必計較輸贏呢。
你和丈夫吵架,吵贏了,吵到他低頭認輸、惱羞成怒、摔門出去,大踩油門把車飆走,
1.這樣你不是會很擔心他的安全嗎?
2.你會整晚都睡不好,焦急的等他回來吧?
3.這樣你有贏嗎?
4.應該是寧願輸的好吧?
如果因為懂得說話交到好朋友,又可讓人開心,為什麼不?
1.話題卡住怎麼辦:
談話卻卡住的話,其實不必用力挽救,另開一個話題即可。
如果在相聚的兩小時裡面,你有三次讓對方開心的笑,
那對方應該是絕對不會記得你曾經提過幾個無聊的話題的。
2.讓對方聊自己,他就會覺得有趣:
不要說出「我」字。
每次想說「我」字時,都改成「你」字或「他」字。你會發現自己,
忽然變成一個不斷把話題丟給對方、讓對方暢所欲言的、超級上道的人!
3.講好笑故事,不講笑話:
講話幽默的人,就像走路好看的人,你跟她走在一起,會覺得很平常的走路,
也是賞心樂事。而講笑話比較像翻跟斗,翻得好不好姑且不說,
但其實很少人喜歡跟一個沒事就翻跟斗的人一起走路的。
4.讚美:別人罵你一句,你回罵他一句,這就叫吵架。
別人讚美你一句,你回一句讚美,這就叫社交。
5.聽懂就問得到:
因為人說話,常常是「語帶保留」、或者「話中有話」,
你只聽字面的意思,就做決定,恐怕機會就跑掉了。
6.讓自己的問題短,對方的回答長:
問的問題越具體,回答的人越省力。回答的人越省力,她就越有力氣和你聊下去。
7.尖銳問題也可營造談話氣氛:
適度的挑釁,絕對能讓談話熱絡,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意見
被重視、被探討,而不是被一個完全沒原則的人敷衍了事的點頭稱是、應付過去。
8.沒興趣怎麼接話:
遇上對方提起了一個你完全不想接的話題,不必急著要抵抗,
而是輕巧的把對方熱衷的話題,連接到一個很生活的方向,就行了。
9.懸疑,讓人想聽下去:跟朋友轉述一件事的時候,每講個幾句,
就稍稍停一下,看你朋友會不會問「然後呢?」「後來呢?」如果有這樣追問,
就表示你敘述事情的方法是吸引人的,但如果你停頓一下,
你朋友卻想都不想,就把話題轉去別的地方,那就表示你講得很沒意思。
10.安慰別人:
人真的很難「了解另一個人所受的苦」。
如果不能了解,就不要這樣說,因為當事人向你傾訴的時候,她只需要你聽,
也許她也很需要你給她一點建議,但她可能不需要另一個人宣稱有別人懂她的苦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