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男人的七個敵人:化敵人為貴人
書名:男人的七個敵人 作者:川北義則出版:天下雜誌出版 出版日期:2010/ 5/ 5
男人只要跨出房門,就有七個敵人等著你!
這七個敵人包括:
1.上司、
2.部屬、
3.夥伴、
4.妻子、
5.女性、
6.兒女、
7.雙親,最後還加上
8.「自己頭腦裡面的敵人」。
到底,
人生在世究竟要面對那些敵人?又該如何面對?
「敵人」,有時就是你的目標。
好好選擇敵人,或許可以利用敵人讓自己更具活力,
因此,敵人絕不是該一味閃避的對象,而是要戰勝它。
或是說,如果要讓自己活得更好,敵人反而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而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碰到好的對手。
唯有敵人的存在才能讓自己不斷進步。
磨練自己,絕對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就是,要有旗鼓相當的好對手。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面對上司、部屬、夥伴、妻子、女性、兒女、雙親,
絕對不要把時間浪費在處理無謂的人際關係,這就是一流男人有智慧的生存法則。
每個人在不同的情境下,總會遇到各種不同的敵人。
就人生而言,有時朋友也是敵人,敵人也可以變成為朋友。
敵友關係最鮮明的應該是戰爭,然而此時敵友關係突然改變也不是稀有的事。
古代的戰國時期,處處是敵人變戰友,戰友變成敵人的故事。
有智慧的人要懂得面對你職場上的七個對手。
懂得面對他們,將使你化敵人為貴人;不懂得面對他們,他們將使你在職場上一敗塗地 ……
有這樣的敵人,還需要朋友嗎?
~陳申青/中央通訊社社長
「」(唸『己』):朋友和敵人要經常互換。
我們常說,「有這樣的朋友,還需要敵人嗎?」
這句話,您有沒有想過,什麼時候您會說,
「有這樣的敵人,還需要朋友嗎?」看完川北義則的書後就可能會說了。
為什麼?
因為「男人的七個敵人」這本書所說的七個敵人:
上司、部屬、夥伴、妻子、女性、兒女、雙親,他們也一樣會是我們的朋友。
這本書的啟示是,朋友與敵人,如同雙胞胎,與生俱來,看似一樣,卻又完全不同。
有智慧的男人一定分得清楚,誰是推你一把的敵人,誰又是助你一臂之力的朋友。
而且,還可以把敵人變成朋友。
現在的年輕人很會造字,我們也試著,把敵人、朋友的關係,造一個字「」
怎麼唸呢?唸「己」吧!讀完川北義則講敵人的故事,就一定完全理解,
為什麼不唸「敵」,也不唸「友」。
中國有句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川北義則所寫七個人生敵人也是同樣道理,他們是人生七件事,生下來就會碰到。
整本書都在告訴我們,如何面對。而且,從古人講到現代人,講日本、講西方,
更講中國的人生哲學。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告訴我們朋友和敵人要經常互換。
川北義則拿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西元前540-480)主張的
「萬物皆動,萬物皆流」,告訴大家,只要是人,就會一直改變。
也就是說,千古不變的道理就是要「變」。
這也是管理學上的精神。所以,他建議大家學會每年重新檢視朋友和敵人。
七個敵人中,有三個在職場,
1.對上司,「尊敬」是最強的武器。
2.對部屬,「施恩給部屬時別討人情」。
3.對同事,要特別注意「男人的忌妒比女人更可怕」。
羅馬歷史學家李維Titus Livius說過:「將與卒的才能一定有所不同」,
偉大的人身上一定有某些特質,符合他的偉大成就。
川北義則提醒,要充分表達對上司的尊敬之心,不管他是好上司,或壞上司。
至於怎麼當好長官?川北引「唐吉訶德」這部小說作者,
西班牙籍的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的千古名言:
「給的人沉默,收的人說。」這才是最高明的領導統御。
同事相處呢?女人常被說成醋罈子,川北義則有不同的看法,
他引用日本有名的三洋電機與松下二大企業之爭來說,
連經營之神松下信之助也碰到了這樣可怕的、有忌妒的男人。
他建議,發現成員對其他人抱持嫉妒心時,就應適時疏導,別讓嫉妒心發展成憎恨的情感。
說到情感,子女、父母應是人生中最高境界的情感世界了吧。
但是,人生就經常不是這一回事。我們要用心對待可能化為潛在敵人的雙親。
有一句話說,「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很多古代人面對的,因為那時人類壽命短,
父母早死,子女有此慨歎。現代人壽命長,有人忍不住會說,
「不想盡孝,但是父母還在」,怎麼辦?川北義則提到,有資格的父母,
才能接受子女的孝行,而且,子女孝順行為,要覺得是多出來的紅利,這樣父母才當得好。
說到妻子與女性,作者告訴有智慧的男性,如何才能不與女同事為敵,
而且,要用「無」的心境面對夫妻爭吵。
如何應付女部屬?川北的絕招是,
無論何時何地,一定要讚美女性。
至於對一起生活的妻子,他用日本詩人加島祥造的話說:
「把自己放空,全盤接受妻子說的話,自己對妻子甚麼也不要求」,
像是中國老子的「空無」境界了。
其實,嚴肅來說,男人真正的敵人,是自己。幾乎所有問題都是杞人憂天,
我們經常在「擔心」,這是屬於想像的世界。要如何制止這種擔心?
川北提出要知道「覺悟」,覺悟是勇氣,勇氣就產生力量。
日本明治時期,六大教育家之一,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創辦人福澤諭吉的話很有道理:
「覺悟是一種處世哲學,凡事往最壞地步想像,預存覺悟之心。」
但是,我們大家都覺悟了嗎?我們預備好了嗎?
作者簡介
川北義則
一九三五年生於大阪,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畢業後,進入東京體育新聞社,歷經文化部經理、出版部經理,並於一九七七年辭職,創立日本創造社,以出版製作人身份活躍於文化界。同時兼任生活經濟評論家,文章經常出現在新聞、雜誌等各種媒體,也經常公開演講。
主要的著書有《男人的品格》、《一流男人、二流男人》、《尋找人生歡愉的方法》、《今天不行還有明天》《人生始於四十歲?止於四十歲?》、《老公的分數,老婆的分數》、《男人的器量》、《獨身的快活術》、《鐵漢型男人的生存術》、《古往今來的人際關係》等,著作豐富。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