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代行銷學之父開藥方:4P行銷已過時,最新公式是CCDVTP
【記者陳珮馨/台北報導】
現代行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二度訪台,
2006-10-16日公開分享最新品牌公式,他看好台商的中國大陸經驗,
建議台灣企業速下決定,不管是
1.獨自作品牌、
2.還是尋找合作夥伴,
都要打造差異化品牌並進軍全球。
科特勒認為,4P行銷策略過時了,他提出最新公式為CCDVTP,
意指企業要創造好品牌,
1.必須不斷和顧客溝通(create, communicate)、
2.傳遞(deliv-ery)品牌的獨特價值(value),
3.同時要清楚自己的目標市場(target mar-ket),
4.才有機會創造利潤(profit)。
科特勒以宗教比喻,
強調
1.做品牌必須有起源、
2.信條、
3.儀式、
4.神聖的宣言、
5.好的領導者等,
若談到具體步驟,做「品牌」是最後一步,
前提是
1.找到目標市場、
2.決定企業定位、
3.大聲提出企業的價值主張,
4.最後才是品牌。
科特勒強調,
1.在全方位品質管理(TQM)風行、
2.資訊流通迅速的時代,
3.企業產品都已具高品質,更必須善盡形象、努力做好企業責任,
才能把公司帶入更好境界。
例如,奇異公司現任領導人,就很重視環保議題。
過去存在的要花大錢打品牌的概念,科特勒認為是迷思,
真正作法應該透過好的公關技巧、創意,吸引媒體報導,
也可運用一些低成本的市場調查,例如七到八人焦點團體法。
除了分享品牌新趨勢,科特勒還參與外貿協會與天下雜誌主辦的行銷論壇,與Intel副總裁克洛伊、科特勒行銷顧問機構總裁密爾頓.科特勒(菲利浦.科特勒之弟)、宏碁創辦人兼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外貿協會秘書長趙永全對談。
面對台灣產業轉型關卡,密爾頓‧科特勒認為,
尋找合作伙伴是策略關鍵,他以海爾進軍美國市場為例,
建議台灣廠商跨足消費者領域品牌,可以直接購買國外品牌,
借重當地人管理當地市場,同時從中吸收歐美的品牌技術;
若要進軍中國大陸,則應結合台灣、美國、歐洲三方力量。
不過,施振榮認為,結合歐美力量只是「手段」,
若想降低風險、達到短期利益可以考慮,但絕對不能視為長期目標,
「台灣不能只走歐美的路子」。
他說,宏碁從第一天就走自己的路,選擇全球品牌結合地緣概念,
新宏碁更專注於品牌行銷,成立全球經營團隊,將台灣資源利用到極致,
是值得參考的模式。
施振榮建議,
台灣廠商可以跳過中間企業,直接和終端消費者、或是遠端的更小企業溝通。
【2006-10-17/經濟日報/A9版/綜合新聞】
【記者陳珮馨/台北報導】
現代行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二度訪台,
2006-10-16日公開分享最新品牌公式,他看好台商的中國大陸經驗,
建議台灣企業速下決定,不管是
1.獨自作品牌、
2.還是尋找合作夥伴,
都要打造差異化品牌並進軍全球。
科特勒認為,4P行銷策略過時了,他提出最新公式為CCDVTP,
意指企業要創造好品牌,
1.必須不斷和顧客溝通(create, communicate)、
2.傳遞(deliv-ery)品牌的獨特價值(value),
3.同時要清楚自己的目標市場(target mar-ket),
4.才有機會創造利潤(profit)。
科特勒以宗教比喻,
強調
1.做品牌必須有起源、
2.信條、
3.儀式、
4.神聖的宣言、
5.好的領導者等,
若談到具體步驟,做「品牌」是最後一步,
前提是
1.找到目標市場、
2.決定企業定位、
3.大聲提出企業的價值主張,
4.最後才是品牌。
科特勒強調,
1.在全方位品質管理(TQM)風行、
2.資訊流通迅速的時代,
3.企業產品都已具高品質,更必須善盡形象、努力做好企業責任,
才能把公司帶入更好境界。
例如,奇異公司現任領導人,就很重視環保議題。
過去存在的要花大錢打品牌的概念,科特勒認為是迷思,
真正作法應該透過好的公關技巧、創意,吸引媒體報導,
也可運用一些低成本的市場調查,例如七到八人焦點團體法。
除了分享品牌新趨勢,科特勒還參與外貿協會與天下雜誌主辦的行銷論壇,與Intel副總裁克洛伊、科特勒行銷顧問機構總裁密爾頓.科特勒(菲利浦.科特勒之弟)、宏碁創辦人兼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外貿協會秘書長趙永全對談。
面對台灣產業轉型關卡,密爾頓‧科特勒認為,
尋找合作伙伴是策略關鍵,他以海爾進軍美國市場為例,
建議台灣廠商跨足消費者領域品牌,可以直接購買國外品牌,
借重當地人管理當地市場,同時從中吸收歐美的品牌技術;
若要進軍中國大陸,則應結合台灣、美國、歐洲三方力量。
不過,施振榮認為,結合歐美力量只是「手段」,
若想降低風險、達到短期利益可以考慮,但絕對不能視為長期目標,
「台灣不能只走歐美的路子」。
他說,宏碁從第一天就走自己的路,選擇全球品牌結合地緣概念,
新宏碁更專注於品牌行銷,成立全球經營團隊,將台灣資源利用到極致,
是值得參考的模式。
施振榮建議,
台灣廠商可以跳過中間企業,直接和終端消費者、或是遠端的更小企業溝通。
【2006-10-17/經濟日報/A9版/綜合新聞】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