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社群網站會逼退部落格嗎?
   
作者 : 【艾比傑媒體】 更新時間 : 20114:58



   
(2010-10-15)

社群媒體網站營造的網路新世界,成為各大品牌亟欲攻佔的市場,

同時也是和消費者溝通的新管道。

從社群媒體發展至今的趨勢看來,

台灣企業可以從哪些要素掌握行銷契機?
 
 
(Brain.com 全民報新聞)

 UM台灣參與全球53個國家針對網路常態使用者「社群媒體」行為調查的Wave 5,已經在2010年10月14日完成。

這是UM自2006年開始,連續第五年完成對社群媒體發展的追蹤研究,

從第一次的Wave 1僅15個國家地區參加,到2010年第五波Wave 5增加至53個地區國家

這份社群媒體的追蹤調查,從第一波到今年的第五波都延用了相同的調查方法,以便每一次結果的比對。


問卷設計、受訪者過濾、調查進行與資料分析整個調查都是

由UM自家的線上調查公司Intuition負責。所有有效問卷都是由16-54歲,

每天或至少每隔一天使用網路的「網路常態使用者」在線上自行填答完成的,

這是一份有關社群媒體使用行為的量化調查。

一定要由「網路常態使用者」填答的原因,


是因為對於不常上網或沒有常態習慣性上網的人,

就不太可能申請個人部落格或管理自己的社群網頁,

網路常態使用者因為長時間在網路上,

對網路的新媒體或技術自然也會比較熟悉,進而也比較可能接觸或使用。

這份調查報告除了涵蓋了消費者的社群媒體使用行為外,

還包含了16個不同產品品類,消費者

對每一品類的網站活動參與及互動的型態與期望等。

是目前市場上唯一一份持續關心社群媒體發展的研究。

從internetworldstats.com在2010年6月公佈的一項統計,台灣網路滲透率為70%,


在本次Wave 5的53個國家中,

排名第19,低於南韓(81%)、新加坡與日本(78%),

略高於香港(69%)。

圖1:網路滲透率


按此放大】資料來源:internetworldstats.com

圖2:

按此放大

網路常態使用者過去6個月「部落格」的使用行為,有57%的人擁有自己的部落格,這個數字比53個國家的平均值52%要高一些;其他無論是社群網站或部落格的使用率,都略低於全球平均值。尤其是「在部落格留下評論」的比例,如果把留評論的百分比除以閱讀部落格的百分比,全球平均有86%的人在閱讀他人部落格後會留下評論,而台灣只有76%,雖然表現不俗但反應出台灣的互動率低於整體平均。


就台灣整體來說,閱讀「部落格」比到訪朋友「社群網站」的人稍多


但自己使用「社群網站」的比例卻比經營自己的「部落格」要高。

全球過去五年的趨勢,在閱讀「部落格」

人數的成長已在2008年開始趨緩,

與Facebook這一類的社群網站竄紅不無關係。

圖3:年齡層分析

按 此放大
值得注意的是25-44歲族群,到訪朋友「社群網站」已經超過閱讀「部落格」的比例


而且,他們經營自己社群網站上的個人檔案,遠超過自己的部落格。

看來這群人偏好社群網站上快速分享與連絡朋友的功能。

但是,若針對19個面項的網路服務需求,社群網站唯在「認識新朋友」略勝於部落格;


其餘在18個面項的滿足上,部落格大獲全勝。(請參考下圖4)

圖4:不同網路服務滿足的需求程度

按此放大

既然部落格的閱讀率高達76%,就來看一下網友最常閱讀的主題。


除了自己及親友的日誌外,「旅遊」、「電影/電視」及「電腦類」

的閱讀率較高,而46%會在自己部落格撰寫故事或57%

會經營自己部落格的網友,撰寫比例最高的主題類型,

大致與他們常閱讀的類型一致。(請參考下圖5)

圖5:部落格類型

按此放大

除了部落格外,興起於最近兩年的「微網誌」的使用率也在


今年有大幅的成長。

從Wave 4與Wave 5兩年的資料比較,全球微網誌的平均使用率從15%成長至34%,足足有一倍以上的成長幅度!使用者輪廓,女性佔比從2009年的35%,到2010年增加至43%。

在台灣,微網誌的使用率為42%,比全球53個國家平均值高;

使用者仍偏重男性(63%)。

若進一步看不同族群的使用率,發現中高收入家庭的受訪者及

職業屬於IT或通訊的人,並沒有相對較多的比例使用微網誌;

反而是在家中具有購買決策權或在某些商品具有購買影響力的人,

及會用手機上網的族群,有相對較高的使用比例,

尤其是在科技商品具購買影響力的人有高達73%的人使用微網誌。

(請見下圖6)

圖6:

按此放大

從以上無論是消費者對「部落格」、「社群網站」或「微網誌」


的使用,與全球平均值相較,台灣都有不俗的發展;

再加上從他們對這些網路服務所能滿足的需求來看,

現在消費者除了愈來愈重視自己的聲音能被他人聽見外,

這些服務也增加了他們人際溝通的另一個舞台,

這些正夯的網路服務也拉近了他們與這個世界的距離,讓生活更豐富!

而市場上的品牌要如何運用這樣的社群媒體,自然地融入消費者生活?


有多少消費者曾到訪任一商品的官方網站

他們與產品/廠商網站的互動

他們的需求又是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