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 12 Thu 2024 17:36
2024 12 12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民國113年10月16日 至113年11月6日 iCAP職能導向課程申請認證實作班 認證通過
- Nov 25 Mon 2024 00:34
2024 11 24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恭喜世界12強棒球賽台灣隊24日完封日本隊奪冠,拿下史上首次世界第一榮耀,台灣隊長陳傑憲(前)獲頒本屆12強賽最有價值球員(MVP)
2024 11 24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恭喜世界12強棒球賽台灣隊24日完封日本隊奪冠,拿下史上首次世界第一榮耀,台灣隊長陳傑憲(前)獲頒本屆12強賽最有價值球員(MVP)
世界12強棒球賽台灣隊24日晚間在東京巨蛋與日本隊爭冠,台灣隊長陳傑憲(圖)5局上半成功轟出3分砲,擴大球隊領先,陳傑憲興奮吶喊,
場邊球迷也開心展開中華民國國旗。中央社記者鄭清元攝 113年11月24日
- Nov 19 Tue 2024 16:43
2024 11 19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2015 年,聯合國宣布了「2030 永續發展目標」SDGs
2024 11 19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2015 年,聯合國宣布了「2030 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s 包含 17 項核心目標,其中又涵蓋了 169 項細項目標、230 項指 標在 2030 年前 政府及企業推出哪些對策? SDGs 永續發展目標是什麼? 有幾項目標? SDGs 永續發展目標是什麼?
2015 年,聯合國宣布了「2030 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SDGs 包含
17 項核心目標,其中又涵蓋了 169 項細項目標、230 項指 標,
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
在 2030 年前
政府及企業推出哪些對策?
SDGs 永續發展目標是什麼?
有幾項目標?
SDGs 永續發展目標是什麼?
由於氣候變遷、經濟成長、社會平權、貧富差距 等難題如重兵壓境,
2015 年,
聯合國宣布了「2030 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包含消除貧窮、減緩氣候變遷、促進性別平權等 17 項 SDGs 目標,
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
當時,有 193 個國家同意在 2030 年前,努力達成 SDGs 17 項目標。
SDGs 目標有哪 17 項?
1. SDG 1 終結貧窮: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
2. SDG 2 消除飢餓:確保糧食安全,消除飢餓,促進永續農業
3. SDG 3 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4. SDG 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 學習
5. SDG 5 性別平權: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
6. SDG 6 淨水及衛生: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衛生及其永續管理
7. SDG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確保所有的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永 續
及現代的能源
8. SDG 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讓每個人 都有
一份好工作
9. SDG 9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 且
永續的工業,並加速創新
10. SDG 10 減少不平等:減少國內及國家間的不平等
11. SDG 11 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12. SDG 12 責任消費及生產: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13. SDG 13 氣候行動:完備減緩調適行動,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14. 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以確保生物多樣性
並防止海洋環境劣化
15.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確保生物多樣性並
防止土地劣化
16. SDG 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促進和平多元的社會,確保司法平等,
建立具公信力且廣納民意的體系
17.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
SDGs目標 |
ESG |
|
SDG1 |
終結貧窮(No Poverty) |
社會(S) |
SDG2 |
消除飢餓(Zero Hunger) |
社會(S) |
SDG3 |
健康與福祉(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 |
環境(E) 社會(S) |
SDG4 |
優質教育(Quality Education) |
社會(S) 治理(G) |
SDG5 |
性別平權(Gender Equality) |
社會(S) 治理(G) |
SDG6 |
淨水及衛生(Clean Water and Sanitation) |
環境(E) 社會(S) |
SDG7 |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Affordable and Clean Energy) |
環境(E) 社會(S) |
SDG8 |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 |
環境(E) 社會(S) 治理(G) |
SDG9 |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Industry, Innov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
環境(E) 社會(S) |
SDG10 |
減少不平等(Reduced Inequality) |
社會(S) 治理(G) |
SDG11 |
永續城鄉(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環境(E) 社會(S) |
SDG12 |
責任消費及生產 (Responsi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
環境(E) 社會(S) 治理(G) |
SDG13 |
氣候行動(Climate Action) |
環境(E) 治理(G) |
SDG14 |
保育海洋生態(Life Below Water) |
環境(E) |
SDG15 |
保育陸域生態(Life on Land) |
環境(E) |
SDG16 |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Peace, Justice and Strong Institutions) |
社會(S) 治理(G) |
SDG17 |
多元夥伴關係 (Partnership for the Goals) |
治理(G) |
- Nov 15 Fri 2024 20:19
2024 11 15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恭喜左永安顧問 榮獲 (IPAS) 經濟部產業人才能力鑑定證書
- Nov 08 Fri 2024 12:32
2024 11 08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永續管理師 永續金融 永續投資 永續授信 永續保險 永續融資
2024 11 08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永續金融 永續評比與指數 永續評比 ESG評比主要由第三方機構或公司內部對企業的ESG績效進行評估,可幫助引導公司 推廣永續的方向、符合各國政府法規及政策要求,也能使投資者了解公司永續表現樣貌。 國內公司治理評鑑 公司治理評鑑每年辦理一次,除公司治理指標外,也有關環境及社會的指標。 現行公司治理評鑑除公布所有受評上市櫃公司七級距名單,也以產業和市值公布級距名單。 永續投資 永續投資之概念 ESG投資是指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因素納入投資決策中。 國際倡議 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PRI)旨在設計全球通行的責任投資架構, PRI責任投資原則完全獨立,不受各國政府、政策制定者引導,屬自願性遵循。 永續融資 綠色/永續債券國際準則 目前國際對永續債券的監理準則主要為: 1. 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MCA)之 綠色債券原則(GBP)、 社會責任債券原則(SBP)、 可持續發展債券指引(SBG)、 永續發展連結債券原則(SLBP)。 2. 氣候債券倡議組織之氣候債券標準 (CBS)。 3. 歐盟之歐盟綠色債券標準 (EUGBS)。 永續授信 永續授信概念 目前永續相關貸款商品主要有四種: 綠色貸款、 社會貸款、 永續貸款、 永續連結貸款。 國際倡議 赤道原則: 由荷蘭銀行、巴克萊銀行等國際大型銀行共同發起制定, 屬自願性行為規範。 責任銀行原則 (PRB): PRB是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推動的準則,旨在引導銀行業實踐永續, 屬自願性遵循。 永續保險 綠色保險:具有綠色性質或元素的保險商品皆可視為綠色保險。 主要目的:提高環境治理與監管之水準。 國際倡議 永續保險原則 (PSI) 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機構啟動, 是第一個針對保險業的永續框架。
永續金融
永續評比與指數
永續評比
ESG評比主要由第三方機構或公司內部對企業的ESG績效進行評估,可幫助引導公司
推廣永續的方向、符合各國政府法規及政策要求,也能使投資者了解公司永續表現樣貌。
國內公司治理評鑑
公司治理評鑑每年辦理一次,除公司治理指標外,也有關環境及社會的指標。
現行公司治理評鑑除公布所有受評上市櫃公司七級距名單,也以產業和市值公布級距名單。
永續投資
永續投資之概念
ESG投資是指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因素納入投資決策中。
國際倡議
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PRI)旨在設計全球通行的責任投資架構,
PRI責任投資原則完全獨立,不受各國政府、政策制定者引導,屬自願性遵循。
永續融資
綠色/永續債券國際準則
目前國際對永續債券的監理準則主要為:
1. 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MCA)之
綠色債券原則(GBP)、
社會責任債券原則(SBP)、
可持續發展債券指引(SBG)、
永續發展連結債券原則(SLBP)。
2. 氣候債券倡議組織之氣候債券標準 (CBS)。
3. 歐盟之歐盟綠色債券標準 (EUGBS)。
永續授信
永續授信概念
目前永續相關貸款商品主要有四種:
綠色貸款、
社會貸款、
永續貸款、
永續連結貸款。
國際倡議
赤道原則:
由荷蘭銀行、巴克萊銀行等國際大型銀行共同發起制定,
屬自願性行為規範。
責任銀行原則 (PRB):
PRB是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推動的準則,旨在引導銀行業實踐永續,
屬自願性遵循。
永續保險
綠色保險:具有綠色性質或元素的保險商品皆可視為綠色保險。
主要目的:提高環境治理與監管之水準。
國際倡議
永續保險原則 (PSI)
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機構啟動,
是第一個針對保險業的永續框架。
- Nov 05 Tue 2024 23:23
2024 11 05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永續管理師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以下稱WEF)於2023年1月發布之《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
2024 11 05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以下稱WEF)於2023年1月發布之《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The Global Risks Report 2023):全球前景預見(Outlook)、全球風險嚴重性(Severity)、全球風險影響後果(Consequences)、全球風險預備與治理(Risk Preparedness and Governance)與面對風險的質化問題(Qualitative Questions on Risks)
世界經濟論壇(WEF)《2023全球風險報告》
重點整理與反思
文 / 魏麗容 中心兼任助理;郭雅婷 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以下稱WEF)於2023年1月發布之《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The Global Risks Report 2023),關注在地緣政治緊繃的局勢下,對既有社會經濟與環境各面向風險所帶來的挑戰。自2020年COVID-19的黑天鵝事件衝擊全球高度分工的供應鏈體系,全球各經濟體的脆弱與數位轉型的加速無形地加劇各個國家內部和各個國家之間的不平等現象;
至2022年初爆發烏俄戰爭、全球高通膨現象、與監管機構由鴿轉鷹的政策態度,全球風險樣貌無疑更趨複雜,多重危機的湧現將成為世界新常態。
有鑑於日漸詭譎的風險局勢,為維持合宜的風險感知(Risk Perception)以助各利害關係群體得以洞察並防範未來的不確定性,《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針對未來一年、未來2年、與未來10年的風險重大性,與風險治理成效進行彙整分析,並提出「多重危機(Polycrises)」壟罩下的新興未來可能與相關籌備建議,以下將分成五個部分說明。
一、《全球風險報告》系列(The Global Risks Reports)內容
《全球風險報告》系列為世界經濟論壇統籌的年度風險研究報告,自2005年首版報告發布以來,已經超過18年。在該系列報告書中,所謂「全球風險」指稱不確定的事件或條件,但如果發生,則可能在未來10年內對多個國家或產業造成重大負面影響,所有的合作調查夥伴皆以此定義作為調查基礎(胡祐瑄,2021;張睿寧,2022)。
《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是根據2022年9月至10月進行的全球風險感知調查(The Global Risks Perception Survey,以下稱GRPS),調查對象橫跨不同國家之公私部門、學術界、政府、國際社會,與民間社會大眾,逾1,200名專家共同評估世界面臨的風險。往年,GRPS的調查主要分成三個部分,分別是:年度風險調查(例:The world in 2023)、全球風險格局(The global risks landscape)以及全球風險之間的關係(Global risks interconnections)。
今年度的GRPS大方向地延續2022年的調查項目,分為五個調查子項:全球前景預見(Outlook)、全球風險嚴重性(Severity)、全球風險影響後果(Consequences)、全球風險預備與治理(Risk Preparedness and Governance)與面對風險的質化問題(Qualitative Questions on Risks),見表1。同時,根據五大關鍵風險主題,對風險選項進行調整,由前一年度的37個風險彙整成32個風險,並增加2個新風險項目,包含
(1)生活成本負擔困境(Cost-of-living crisis)
(2)錯誤資訊與造假資訊(Misinformation and disinformation)。
同時,基於環境議題備受重視,遂將「氣候行動失敗」區分成
「氣候變遷調適失敗(Failure of climate-change adaption)」與
「氣候變遷減緩失敗(Failure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表1 GRPS五項調查子項目簡介
GRPS調查項目 |
內容 |
全球前景預見 |
邀請受訪者預測未來風險樣貌的演變與波動程度 |
全球風險嚴重性 |
評估不同期間(未來1年、2年、10年)全球風險的發展,對風險的急迫程度表達看法 |
全球風險影響後果 |
要求受訪者評估風險的影響層面,並考量風險間的連動效果,釐清關聯性 |
全球風險預備與治理 |
認識不同利害關係人對風險治理的現狀,評估治理的有效程度,確立未來全球行動與合作的機會領域,以期為下一階段的準備工作提供資訊 |
面對風險的質化問題 |
運用受訪者的專業,補充新興風險的識別,使全球風險視野更加全面 |
資料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 Global Risks Report 2023 (作者自行整理製表)
二、全球風險新局勢:「生活成本負擔困境」與「氣候變遷減緩失敗」列屬近期及遠期未來的首要挑戰
《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由近而遠的推進對風險重大程度的預期,揭露不同時間點下,全球普遍不願面對卻日漸加劇的全球性風險。以面臨未來一年(2023年)的重大風險來說,世界多國由於烏俄戰爭所致,使得糧食及能源產生供給危機,面臨輸入型通膨(Importing Inflation),或稱供給驅動的通膨危機(Supply-driven Inflation)。
為了穩定物價水平,各國監理機構相繼推行緊縮性貨幣政策,告別過往的低利率時代。然而,快速的升息步調卻壓抑了經濟復甦,產生停滯性通膨的隱憂。同時,疫情催化經濟發展極化與數位轉型加速的問題仍存,亦使相關議題於短期內備受關注。故根據圖1,將受訪者對各項風險感知在2023年對全球範圍的影響嚴重程度進行排序,可以發現
「能源供給危機」、
「生活成本負擔困境」、
「通膨升溫」、
「糧食供給危機」與
「關鍵基礎建設遭受網絡攻擊」
為未來一年最為重大的前五項風險。
圖1 面臨未來一年(2023年)的重大風險
資料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2023)Figure 1.1(作者自行翻譯)
另外,今年度「全球風險感知調查排名」(Global Risks Perception Survey Ranks)顯示,由於戰爭導致原物料資源短缺、供應鏈破碎與高通膨等問題,快速的升息步調亦提升民眾的借貸與租賃資金成本,致使「生活成本負擔困境」迅速飆升為短期(未來2年內)最具威脅的全球危機,「自然災害及極端天氣事件」延續去年排名居次,而「地緣經濟衝突」則因疫情及戰爭因素首度躍升前三。
值得關注的是,長期(未來10年內)的十大風險中,氣候環境面向的風險具有6項,其中以「氣候變遷減緩失敗」列居首位。此外,長短期的10大重要風險議題僅有一項相異,彰顯未來10年內的風險熱點將多延燒在近似的議題上,並以環境面與社會面的風險為主,如圖2。
圖2 按照影響嚴重程度劃分的未來短期與長期十大全球風險感知排名
資料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2023)Figure A(作者自行翻譯)
各風險之間常常會彼此互相影響,故報告亦呈現風險關聯圖,展現風險之間錯綜複雜的相關性,藉以萃取出全球的核心風險議題之關聯,如圖3中「國家解體」與「社會凝聚力侵蝕」和「州際衝突」息息相關,亦可能因此引發「大規模非志願性移民」問題,同時也間接與「自然資源危機」交互影響。綜合來看,WEF根據調查結果,將未來的全球風險收斂至
五大關鍵風險主題
(經濟面、環境面、地緣政治面、社會面,與科技面)
如圖4,其中囊括經濟穩定性、自然環境生態系統、人類健康水平、人類安全、數位權利,呼籲各利害關係人不可輕忽風險間的相依性。
圖3 全球風險關聯圖
資料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2023)Figure C(作者自行翻譯)
圖4 全球風險調查結果呈現
資料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 Official Site, 2023b.(作者自行翻譯)
三、新興未來可能:多重危機情境
併發衝擊與韌性的弱化,多領域的脆弱度使得未來多重危機將成為嚴峻的挑戰。因此,《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以未來自然資源短缺為前景核心,並以「全球化合作程度」與「氣候變遷對資源供給的影響暨低碳轉型的速度」為雙軸,試圖地建構未來 2030年的4種多重危機情境之可能(如圖5):
資源競爭(資源自給自足的危機)、
資源合作(資源稀缺的危機)、
資源限制(分歧的困境)
與資源控制(資源爭奪的危機)。
在可想見的未來,水與原物料資源的短缺將可能日漸成為社會不可忽視之問題,鑑於地緣經濟對抗的高低與氣候行動的積極與否,預計2030年世界將呈現上述4種多重危機情境的其中一種局面。總之,各國亦須以多重危機情境為預警,慎防世界走向其中之一的多重危機情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惡劣局勢。
圖5 自然資源的多重危機情境(2030年)
資料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2023)Figure 3.2(作者自行翻譯)
四、全球前景預期:風險治理成效、風險短期示警與長期韌性、四大對策準則
面對危機四伏的國際局勢,各國陸續部署風險預備與治理的工程。而今年度的報告遂針對風險治理成效感知進行調查,同時新增對各利害關係人治理的有效程度排序(如圖6)。調查發現氣候環境面雖為長期的重大風險議題,然卻被認知為準備最欠缺的領域,尤其是以平衡科學與政策可行性的淨零目標的不齊一、公私部門面臨多重危機的資源排他性問題,及公正轉型等重大議題同被視為氣候行動的三大挑戰。
因此,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國家政府、多國努力和國際組織是管理這些全球風險最相關的利害關係人。亦即,全球風險是複雜的,有效的準備可能需要在各個地方、國家、區域,和全球層面共同採取行動。
圖6 風險預備與治理成效感知
資料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2023)Figure F(作者自行翻譯)
另外,綜合GRPS的調查(如圖7),短期內雖有近8成的受訪者認為前景不穩定,然而長期而言,略多於一半的受訪者預計前景為負面,但是卻有約2成的受訪者相信局勢將重歸穩定,世界將恢復韌性。
圖7 未來短期與長期全球風險感知前景預期
資料來源: World Economic Forum(2023)Figure B(作者自行翻譯)
隨著進入低度成長、低度投資、低度全球化合作的世代,以及各國的經濟體面臨未來風險的調節能力下降之際,大多數的全球風險都須仰賴有效、國際性的合作,其中國家政府、跨國合作與國際組織亦被賦予重要使命。因此,《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在這個各種風險相互衝擊的新時代下,給予四大對策準則的建議:
(1)強化風險識別與預見
(2)重新衡量未來風險之於現今的影響
(3)投資於多領域、跨族群間的風險準備
(4)加強對風險的對策準備與響應合作行動。
五、反思:給台灣的啟示
多領域脆弱度的問題浮現,風險源與各國際性危機間複雜的交互關係,皆點出目前已經沒有任何經濟體能夠置身事外。尤其考量本國的地理位置與地緣政治局勢,台灣將會是國際上首當其衝的國家之一。
1. 佈建國家等級的危機識別與預警系統
覆巢之下無完卵,台灣須積極通過公私部門的資訊交流,建置國家等級的風險預警平台或者相關管理機制。舉例來說,美國目前正組建跨部門委員會並提出全球風險因應的法案;英國政府建立衡量社會經濟韌性的評估框架,以數據驅動方式評估不同族群間的風險( World Economic Forum,2023:71)。因此,建議政府應廣邀產、官、學界專家協同建立國家等級的前瞻風險預警平台,或者建立相關管理機制。
2. 全面性強化各產業之企業風險管理能力
唯有整體各產業之企業的風險意識提升,氣候行動失敗的風險才得以有效降低。台灣得借鏡香港交易所公布「氣候信息披露指引」之經驗,編撰並揭露氣候風險評估與情境設定的方法指引,引導眾多中小企業與新創公司得以順利使用系統性的量化與質化的方法,完成永續報告書,強化企業風險管理能力,以避免未來遭遇不可預期的風險襲擊之危機,為未來各項風險衝擊進行準備與管理。
3. 金融產業宜扮演「氣候正義」的推行助力
金融業宜根據全球風險報告揭露之重大風險源,設計相對應的融資、保險與投資策略。同時,不應排擠目前高碳排產業的客戶,而應積極扶持各企業,協助進行低碳轉型,以捍衛氣候正義的精神。
4. 植入永續DNA—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並響應國際間的永續倡議
面對氣候變遷與多重面向的危機考驗,都需要仰賴公私部門與跨國間的密切合作。因此,建議台灣各界亦需積極地回應國際間發布的永續倡議與框架,以期迎來更具韌性的長遠未來。
總之,在面臨短期與長期的風險前景中,必須更好地提高國家準備程度和全球合作深度。我們需要共同行動,開闢一條擺脫連鎖多重危機的道路,並為下一次全球衝擊做好集體準備。因此,各國領導者必須接受風險的複雜性,並且根據平衡的願景採取合適的行動,以創造更強大、繁榮的共同未來。
參考文獻
- World Economic Forum(2023). The Global Risks Report 2023, 18th Edition — Insight Report. Geneva: World Economic Forum.
- World Economic Forum Official Site (2023a). "Global Risks Report 2023."
- World Economic Forum Official Site (2023b). "Global Risks."
- 胡祐瑄(2021)。〈世界經濟論壇(WEF) 《2021全球風險報告》重點整理〉。
- 香港交易所(2021)。〈氣候信息披露指引〉。
- 張睿寧(2022)。〈世界經濟論壇(WEF) 《2022全球風險報告》重點整理〉。
- Nov 04 Mon 2024 23:11
2024 11 03 左永安顧問 玫瑰的故事 The Tale of Rose
2024 11 03 左永安顧問 玫瑰的故事 The Tale of Rose
2024 11 03 左永安顧問 玫瑰的故事
太好听了,寫歌的人用了腦,唱歌的人用了心,聽歌的人用了情,有故事的人流了淚,不怕音樂太好聽,

- Nov 04 Mon 2024 13:29
2024 11 04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永續報告書怎麼寫?
2024 11 04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永續報告書怎麼寫?一次搞懂GRI、SASB、TCFD準則 金管會公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2023年將把CSR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更名為「永續報告書」。SASB準則:2018年公布了涵蓋五大面向 社會資源 人力資源 商業模式與創新 領導力及 公司治理、環境 11項產業別、 77項行業別與 26項通用ESG議題的「重大性地圖」(Materiality Map)2017年6月正式發布「TCFD準則」, 要求企業透過 「治理」 「策略」 「風險管理」及 「訂定指標與目標」 4大要素, 來達成有效管理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永續報告書怎麼寫?一次搞懂GRI、SASB、TCFD準則
2022/12/13 |
金管會要求實收資本額達2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
在2023年開始編制和申報永續報告書。
一文搞懂永續報告書三大編寫準則,
什麼是GRI、SASB、TCFD?
金管會公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
2023年將把CSR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更名為「永續報告書」。
未來除了遵循GRI準則外,也需參考TCFD與SASB準則,
來強化永續報告書的揭露。
GRI 準則:組織非財務資訊的通用語言,普及性高
GRI準則(GRI Standards)是全球報告倡議組織
(GRI,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在2016年所推出了永續性報告的全球標準。
它為組織提供了一種公開非財務資訊的通用語言。
目前的GRI準則是根據G4指南修編而來,並在2018年正式取代了G4指南,成為全世界CSR報告的新標準。
到了2021年10月發布了
GRI通用準則2021(GRI Universal Standards 2021),
預計在2023年1月正式實施「GRI準則2021」。
同時,GRI也發布針對第一個特定行業的揭露規範——
「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準則」 。
為了讓全球的組織能夠有更加精確、透明的方式,了解其對經濟、環境和社會層面的影響,GRI準則和過去版本不同之處,不再是分為「報告原則與標準揭露」「實施手冊」,
而是依照編寫報告時必須揭露的項目分類。
GRI準則2021包含了
「GRI 1 基礎」
「GRI 2一般揭露」和
「GRI 3 重大性議題」。
在GRI 2一般揭露中,有關注
公司員工、
治理策略、
利害關係人等,
並把「人權評估」與「盡職調查」納入到一般揭露指標中。
在「GRI 3 重大性議題」中,給予
組織鑑別重大主題時宜遵循的程序指引,
幫助組織有效鑑別 並 順利揭露有關重大主題 的要求。
SASB準則:
「投資人」為主要溝通對象,具備各產業可量化指標
「SASB準則」是由非營利永續會計準則機構
「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
(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所提出的。
他們在2018年公布了涵蓋五大面向
社會資源
人力資源
商業模式與創新
領導力及
公司治理、環境
11項產業別、
77項行業別與
26項通用ESG議題的「重大性地圖」(Materiality Map)。
SASB準則能夠成為ESG報告書揭露的主流框架之一的
關鍵,在於它提供投資人需要了解各產業
對財務有重大性影響的永續面向指標揭露。
此外,
SASB準則獨特之處,在於它具備可依據個別產業的
機會和風險,
制訂對該產業財務重大影響的一致產業指標、衡量方式。
透過這樣的方式,也提供投資人取得資訊可比性。
TCFD準則:以「投資人」為主要溝通對象,著重氣候風險
不同於GRI、SASB,
「TCFD準則」著重企業如何因應氣候風險。
2015年,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TCFD,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工作小組由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
(FSB,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所成立。
該工作小組的目標,
為擬定一套具備一致性自願性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
建議、協助投資者與決策者了解組織重大風險。
因此,到了2017年6月正式發布「TCFD準則」,
要求企業透過
「治理」
「策略」
「風險管理」及
「訂定指標與目標」
4大要素,
來達成有效管理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和SASB準則的主要溝通對象相同都是「投資人」。
- Oct 31 Thu 2024 18:57
2024 10 31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共通核心職能課程 知識職能(KC)之16小時三課目
2024 10 31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共通核心職能課程 知識職能(KC)之16小時三課目 K1職場環境的學習與創新 (5小時) K2價值概念與成本意識 (5小時) K3問題反映與分析解決 (6小時) ●問題定義與問題意識 ●問題的描述 ●問題發現與分析的工具 ●問題解決的步驟流程與標準化依據Spencer & Spencer(1993)提出 冰山模型(iceberg model), 職能就像冰山; 有看得見的表面,是可自我充實及改變,藉由 技能提升(Upskill)和 技能再培訓(Reskill), 提升個人職場競爭力與發展空間。 而水面下看不見的人格及核心特質, 是不易改變發展的自我概念、特質及動機。。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師資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職能就像冰山
有看得見的表面,是可自我充實及改變,藉由
技能提升(Upskill)和
技能再培訓(Reskill),
提升個人職場競爭力與發展空間。
而水面下看不見的人格及核心特質,
是不易改變發展的自我概念、特質及動機。
備註:
依據Spencer & Spencer(1993)提出
冰山模型(iceberg model),
認為職能是一連串能力的綜合,
像一個巨大的冰山,包含水面下與水面上兩個部分:
水面下為個人潛在基本特質,
例如動機、特質、自我概念屬於較不易為人發現;
而在水面上則為知識與技能,容易被人發現同時
也是可以透過訓練與發展方式去獲得這些知識與技巧。
共通核心職能課程
知識職能(KC)之16小時三課目
學分訓練-「認識」之訓練;建立「客觀」條件
K1職場環境的學習與創新 (5小時)
●職場大環境的認知與探索
●職場知識的管理與運用
●掌握職務脈動與積極促進創新
●跨領域整合的思維與運用
K2價值概念與成本意識 (5小時)
●成本意識與價值概念的基本意涵
●成本的節制與控制
●價值的加值與創造
●開源節流的策略與倫理
K3問題反映與分析解決 (6小時)
●問題定義與問題意識
●問題的描述
●問題發現與分析的工具
●問題解決的步驟流程與標準化
- Oct 30 Wed 2024 23:20
2024 10 30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核發3年效期之iCAP標章及證書 職能導向課程,即為職業或職類養成的相關課程。
2024 10 30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核發3年效期之iCAP標章及證書 職能導向課程,即為職業或職類養成的相關課程。也就是設計出一套課程,明確的定義出: 什麼人? 要做什麼? 應該要學會什麼?以及 最後需要達到的成果是什麼?。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師資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2024 10 30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核發3年效期之iCAP標章及證書 職能導向課程,即為職業或職類養成的相關課程。也就是設計出一套課程,明確的定義出: 什麼人? 要做什麼? 應該要學會什麼?以及 最後需要達到的成果是什麼?。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師資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職能導向課程,即為職業或職類養成的相關課程。
也就是設計出一套課程,明確的定義出:
什麼人?
要做什麼?
應該要學會什麼?以及
最後需要達到的成果是什麼?
職能導向課程品質(iCAP)管理機制的目標 是
確保職能導向課程品質,透過職能導向課程審核指標
對所產出之職能導向課程進行檢驗,以確保課程的
規劃實施與訓練成效能
有效連結 產業所需的職能。
審核指標以ADDIE教學設計模型為本,分為
分析(Analysis)
設計(Design)
發展(Development)
實施(Implementation)
評估(Evaluation)
五大構面
並依據各面向之重點要求,發展審核指標。
通過品質認證審查的課程,
由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核發3年效期之iCAP標章及證書,
使這些課程與其他訓練課程有所辨識區隔,
期據此帶動現行訓練課程及產品,
共同發展符合勞動市場及產業發展的訓練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