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4/9 |
| |
作者:李祖翔 |
|
|
|
|
|
|
|
|
|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人力銀行昨天公布一項「職場霸凌調查」,
發現五成四的上班族都曾受到言語、肢體、性騷擾等霸凌,
三成七天天被欺壓,六成一每周至少一次,但七成的人選擇隱忍; 心理師呼籲,
冷嘲熱諷、勞務分配不均都算霸凌,
企業應妥善處理,勞工則要避免長期隱忍,累積過多壓力。
根據人力銀行的報告,
以科技、傳媒、服務業和政府為主要調查對象的上班族中,
五成四表示長期被霸凌,霸凌者六成一是上司、三成五是同事。
職場霸凌以上司的言語謾罵、冷嘲熱諷、勞務分配不均居前三位,一成二是性騷擾,同事霸凌則以背後攻訐、小團體排擠居多。
七成上班族選擇默不吭聲,四成七漠視;公司六成冷處理,四成六居中協調,但百分之五的企業主選擇直接開除當事者。
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表示,上班族選擇隱忍的原因,比例最高的是有經濟壓力怕被解雇,其次有三成四的人想物色到更好工作再反抗,二成四認為霸凌者會有報應,所以不用自己處理。
比較糟糕的是,一成七認為其他職場也會發生,進而默許霸凌行為,
另外
五成六認為反映給高層也無濟於事,四成八不想惹事,
三成五還認為這就是企業文化。
諮商心理師林萃芬指出,
職場上非針對單一事件的言語打擊、經常性的人身攻擊或辱罵,
就算霸凌,職場霸凌者往往有「認為他人對自己不友善」的負面認知,
所以習慣先下手為強。
另外,上司霸凌則因忍受不了外界壓力而對下屬發洩,
公司在處理類似問題時,把霸凌者叫去「罵」也算對霸凌者霸凌,
所以公司應建立對欺壓行為的規範,
否則勞工會以為霸凌等於好的管理方式,很容易「上行下效」。
林萃芬強調,
勞工若不妥善紓壓,即使找到新工作,還可能擴大創傷、累積更多壓力。
怎樣的行為屬於「職場霸凌」
心理師表示,
性騷擾也算,性騷擾的人習慣性詢問男女隱私,或
用討論性議題來試探可侵犯性;
過度的職場倫理同樣是霸凌,
例如內規
新人不能比前輩早下班,
休假排定要前輩剩下的時間,
若不遵從,上司就評為不尊重前輩、無倫理觀念,使考績低等或解聘,
甚至聯合排擠共享的福利等,
勞工都應據理申訴。
另建議職場新人先詢問公司文化和禁忌,有誤會要釐清,
並向主管表示同事某些行為已嚴重影響自身的工作表現。
(記者李祖翔)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