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 左永安顧問 變革管理 失去願景的企業品牌 堂堂一家台灣能登上國際地位的品牌公司, 毛利率僅在10%上下,營業利益率「常軌」也不過2~3%。 到底是台灣電子業僅適合做苦力? 還是品牌價值的定位始終跟不上瞬息萬變的國際產業變化,這點相當值得討論。


科技瞭望-宏碁三次再造 再為台灣創新頁

2011-04-10工商時報【呂俊儀】

 
PC產業獲利面臨「毛三到四」(毛利率3~4%)已經不是新聞,

但堂堂一家台灣能登上國際地位的品牌公司,

毛利率僅在10%上下,營業利益率「常軌」也不過2~3%。 


到底是台灣電子業僅適合做苦力?


還是品牌價值的定位始終跟不上瞬息萬變的國際產業變化,


這點相當值得討論。

宏碁2010年合併營業額高達6,000餘億元,過去10年來,

透過品牌製造分家、積極併購,成就PC市場二哥的盛名,

尤其在企業經營管理上,創辦人施振榮60歲退休之後,

傳賢不傳子,更從旗下各事業體拔擢出蘭奇這位大將出來,

在掌握通路優勢下,橫掃歐洲市場,幾乎成為台灣企管教材的範本。 

回顧宏碁成功的歷史背景,

1992年創辦人施振榮提出微笑曲線,


2000年宏碁宣布品牌、代工分家,

當時都面臨到PC產業競爭激烈的時空,也是宏碁前兩次再造的開端。 

但是從2005年起,宏碁塑造出了台灣企業的新典範,

將外籍CEO的長處發揮到淋漓盡致。 

只是必須留意的,當時不是沒有產業競爭壓力,

而是產業處於順風階段,加上PC屬成熟產業,

宏碁在產品開發並未有嚴重落後狀況下,


「謀定而後動」、「後發先至」總能在通路優勢的策略下,


扮演「龜兔賽跑的故事中,烏龜一定勝出」的戲碼。 

但事隔6年,蘋果電腦捨棄了「電腦」2字,

旗下產品不論iPod、iPhone、iPad席捲全球,

更拉抬Macbook重回全球筆電市場,

以蘋果旗下產品來看,所有東西都不是新鮮貨,


但透過執行長賈伯斯獨特演繹行銷手法,


掌握數位內容優勢與4C匯流,讓附加價值變得有無限可能,


蘋果享有的高毛利以及高營業利益率就是這樣來的。 

而宏碁以PC品牌龍頭為目標,雖早就嗅到這股產業巨變,

施振榮就曾「感應」,

宏碁經過10年,該到變革管理的時候,

2010年下半年即提出「類再造」看法。 

只不過就如董事長王振堂所言,宏碁過去太成功。 

言下之意,宏碁的無往不利讓企業忽視「自省」,

當世界不再認為PC有多了不起,「就算贏了世界又如何」,

勝利方程式失靈,就造成現在的手足無措。 

事實上,宏碁以往的道理並沒有錯,在成熟的PC市場中,

產品要創造出差異化並不容易,因此搶第一曲高和寡,

不一定會有好下場,

重要的是產品要賣得出去,衝量、拚量薄利多銷才是贏家。 

宏碁第三波升級再造剛剛開始,面對外資拋售持股的壓力,


及投資人的不信任,不但考驗王振堂的領導智慧


對於台灣企業也是重新再教育。 

一位同樣也是專注電子品牌事業經營的老闆提出另類看法說

台灣企業經營品牌常常希望把品牌用在所有產品上

長久下來,品牌的忠誠度卻往往集中在最擅長的產品,


導致其他產品受到排擠效應。 

又或


建構多品牌策略與利潤中心制,僅在單一產品中進行市場區隔,


等某品牌成功後卻又分割獨立,欠缺長期的集團資源奧援與管理。 

若能以歐美品牌控股概念,讓各品牌能專注自有領域,又能有控股管理,

也不失為企業轉型思考方向。 

若讓蘭奇能依其理念堅守PC全球第一的目標,

而手持裝置產品成立新品牌另起爐灶,

或許是減少投資人對蘭奇去職疑慮的方法之一。 

只不過宏碁危機已經產生,這些言語都是事後諸葛,

況且企業經營背後牽涉問題相當複雜,單一想法難以闡述全貌。 

宏碁品牌有一定基礎,營運策略九十度大轉彎後,

能否再為台灣品牌史再創一章,大家都等著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suoscott 的頭像
    tsuoscott

    左永安顧問專欄 共通核心職能 卓越經營模式 ISO10015 TTQS 連鎖加盟創業 雲端運算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