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 左永安顧問 勞動市場回溫,人力銀行市場戰火燎原!104、1111、518與yes123等業者除了強打廣告,還祭出各種「好康的」,518強調「不收費」,yes123則擺明搶104生意,求職者在104履歷,yes123照單全收。
四家人力銀行 廣告激戰
【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2011.02.27 03:15 am
勞動市場回溫,人力銀行市場戰火燎原!104、1111、518與yes123等業者除了強打廣告,還祭出各種「好康的」,518強調「不收費」,yes123則擺明搶104生意,求職者在104履歷,yes123照單全收。
企業人士說,人力銀行業者眾多,但是104、1111、yes123與518等業者廣告多、行銷手法高明,知名度相對較高,彼此競爭也很激烈,尤其518打出「送現金」、「不收費」行銷廣告後,引爆市場大戰,四大品牌人力銀行陷入混戰,打得暗無天日。
518人力銀行去年九月間成立,一出場就祭出「填履歷送現金」的誘人好康,並且邀請具備律師資格的名嘴謝震武代言,518找律師充當代言人,凸顯518的「公信力」。
形象代言人加上「現金」果然達廣告效果,518知名度一夕暴漲,網站瀏覽量激增,根據518自行統計,春節期間廣告密集曝光後,網站流量比起去年同期大增兩、三倍,每日瀏覽人次最高達卅萬,不過其他人力業者則認為518的說法是「膨風」,有的業者說請518再拍個流量成長兩、三倍的誇大廣告,屆時公平會一定會處理。
yes123求職網廣告更猛烈,充滿「煙硝味」,矛頭對準104,先說百分七十的工作,在104人是找不到的,求職者可以把104履歷表直接傳送給yes123,「不用重填履歷」。
104以「與眾不同」的形象廣告「反擊」yes123窮追猛打,雙方隔空交火。
為了區分市場,人力銀行業者也開始大打特色牌,例如104強調自家會員數、職缺數、求職數都是同業最多,且品質最優;一向強調服務作品牌區隔的1111人力銀行,除了提供線上徵才服務,還會針對不同產業做實體徵才。
yes123強調提供求職者便利的服務,像是不用重寫履歷,或是以擁有員工旅遊、保障十四個月年薪等特色專區來規畫求職需求。
518因為由網路起家,對於求職網頁的設計與操作介面相當要求,幫助使用者能快速上手。
104人力銀行行銷處協理陳力孑說,三、五年前只有兩、三家人力銀行,近年來投入人力媒合的品牌激增,大打著低價或免費刊登徵才廣告,來拉高網站流量,提升職缺數與求職人數。
陳力孑說,以人力銀行的營運模式,通常是向徵才企業收取費用,並針對企業或釋出職缺做把關後,再提供給求職者進行媒合。
但部分業者認為拉高職缺或企業徵才數量,就能獲得高媒合率,因此後進人力銀行常用免費的手法吸引企業上門,卻忽略求職端的「需求量」也是媒合關鍵之一。
【2011/02/27 聯合報】
【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2011.02.27 03:15 am
勞動市場回溫,人力銀行市場戰火燎原!104、1111、518與yes123等業者除了強打廣告,還祭出各種「好康的」,518強調「不收費」,yes123則擺明搶104生意,求職者在104履歷,yes123照單全收。
企業人士說,人力銀行業者眾多,但是104、1111、yes123與518等業者廣告多、行銷手法高明,知名度相對較高,彼此競爭也很激烈,尤其518打出「送現金」、「不收費」行銷廣告後,引爆市場大戰,四大品牌人力銀行陷入混戰,打得暗無天日。
518人力銀行去年九月間成立,一出場就祭出「填履歷送現金」的誘人好康,並且邀請具備律師資格的名嘴謝震武代言,518找律師充當代言人,凸顯518的「公信力」。
形象代言人加上「現金」果然達廣告效果,518知名度一夕暴漲,網站瀏覽量激增,根據518自行統計,春節期間廣告密集曝光後,網站流量比起去年同期大增兩、三倍,每日瀏覽人次最高達卅萬,不過其他人力業者則認為518的說法是「膨風」,有的業者說請518再拍個流量成長兩、三倍的誇大廣告,屆時公平會一定會處理。
yes123求職網廣告更猛烈,充滿「煙硝味」,矛頭對準104,先說百分七十的工作,在104人是找不到的,求職者可以把104履歷表直接傳送給yes123,「不用重填履歷」。
104以「與眾不同」的形象廣告「反擊」yes123窮追猛打,雙方隔空交火。
為了區分市場,人力銀行業者也開始大打特色牌,例如104強調自家會員數、職缺數、求職數都是同業最多,且品質最優;一向強調服務作品牌區隔的1111人力銀行,除了提供線上徵才服務,還會針對不同產業做實體徵才。
yes123強調提供求職者便利的服務,像是不用重寫履歷,或是以擁有員工旅遊、保障十四個月年薪等特色專區來規畫求職需求。
518因為由網路起家,對於求職網頁的設計與操作介面相當要求,幫助使用者能快速上手。
104人力銀行行銷處協理陳力孑說,三、五年前只有兩、三家人力銀行,近年來投入人力媒合的品牌激增,大打著低價或免費刊登徵才廣告,來拉高網站流量,提升職缺數與求職人數。
陳力孑說,以人力銀行的營運模式,通常是向徵才企業收取費用,並針對企業或釋出職缺做把關後,再提供給求職者進行媒合。
但部分業者認為拉高職缺或企業徵才數量,就能獲得高媒合率,因此後進人力銀行常用免費的手法吸引企業上門,卻忽略求職端的「需求量」也是媒合關鍵之一。
【2011/02/27 聯合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