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院會於2009年12月3日通過投入新台幣21.34億元,發展電子書產業。



政府也希望通過各部會資源的整合,於2013年建構完整的電子書與數位出版上中下游產業鏈,總體產值也希望提昇至新台幣1000億元。


行政院表示,希望能夠透過這筆預算,推動國際與華人文化圈之電子書共通標準,並且建立數位版權管理(DRM)機制。

而全彩式的電子紙顯示器,也是未來在電子書硬體方面,行政院所希望鼓勵的重點目標。

目前我國在電子書產業發展,已經於封閉式系統(e book reader)的硬體生產方面掌握關鍵關鍵,而臺灣自由社會環境與高度數位化,也對於數位時代作家的創作書寫,有一定的推波助瀾作用。

如能有效整合

1.硬體、

2.內容、

3.服務,並且解決

4.智財權與

5.利潤分配問題,

相信未來臺灣在華語文數位出版,以及數位生活型態的創造上,將會扮演重要的火車頭角色。


產業鏈角色 廠商

數位出版-電子書內容
 城邦、遠流、天下、中時、聯經、皇冠、格林、尖端、東立、壹傳媒、康軒、翰林

數位出版-電子書製作
凱立國際、遠通(Koobe)、尚美讀書網路、Zinio

數位出版流通-電子書內容
博客來、誠品、遠流博識網、PC Home、中華電信、遠傳、臺灣大哥大、義美電子聯合商務,臺灣Yahoo

數位出版流通-電子書傳遞
中華電信、遠傳、臺灣大哥大

電子書閱讀器-軟體
遠通(Koobe)、晟鑫、Zinio、Adobe、Foxit

電子書閱讀器-硬體
電子墨水:E Ink、SiPix、Bridgestone

電子紙:
元太、友達、台達電、緯創

IC與其他關鍵零組件:
晶心、類比科、聯詠、旭曜、聯發科、威盛、金像電、Samsung、Freescale、Epson

電子書閱讀器組裝生產:
鴻海、振曜、華碩、英華達、明基、佳世達、天瀚、無敵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伍茲「腥」聞 壞了品牌價值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 2009.12.14 05:13 am

世界排名第一高球名將老虎伍茲(Tiger Woods)在偷腥曝光後,

職業生涯、個人形象與廣告代言全都亮起紅燈。

包括Accenture、吉列刮鬍刀等重要廣告業者都考慮撤下他的廣告,

這可能引發其他大企業跟進,伍茲的金冠正在急速褪色。

全球最大消費品製造商寶鹼公司(P&G)旗下品牌吉列的決定可能是一個引爆點,說明了大企業想與伍茲保持距離。吉列12日發表聲明中說:「隨著老虎暫時揮別大眾,我們準備支持他希望維護隱私的決定,減少他在行銷計畫中的角色。」

其他贊助商也在考慮下一步,衡量連續外遇醜聞將對伍茲造成多大的傷害。
伍茲11日宣布將無限期暫別高球界,以挽救岌岌可危的婚姻。

AT&T也說,正在評估與伍茲的關係,Accenture已將伍茲的照片從網站上撤除。

肯塔基州危機管理研究院(Institute of Crisis Management)總裁史密斯說,「接下來幾天陸續將有五、六家公司」可能作出艱難的決定。

接連兩周爆出外遇醜聞,使伍茲精心維護的好男人形象嚴重受損。不過,專家認為,伍茲11日晚間以痛悔的語氣宣布挽救婚姻的決心是正確的一步,多少有助修補其公眾形象。

這是事件爆發以來伍茲首次面對問題。之前含糊的回應被批評避重就輕,而欲蓋彌彰的態度也很彌補他的形象。

北卡羅來納大學Chapel Hill新聞與大眾溝通學院主任史威尼說:
「這就有如你最優美的精品品牌被丟進垃圾桶。

我不認為老虎還能維持他廣告金童的地位,但他也不至於從此不再代言,畢竟他的成就與天份都太突出。然而,與從前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了。」

伍茲花費13年時間打造伍茲品牌,但現在他全球最佳廣告代言人之一的巨星地位,只怕已一去不復返,就算他再多拿幾個大滿貫恐也無補於事。

美國人一向喜歡落難英雄重返榮耀的劇碼,然而,伍茲未來代言的機會即使有,恐將只限於運動品牌,收入勢必一落千丈。

伍茲外型帥氣,又是混血兒,使他左右逢源。

他在高球界前無古人的壓倒性地位與認真的態度也使得球迷不願錯過他任何一次出賽。他的敬業精神無懈可擊,行銷人士看上伍茲的喪父傷痛、他侍奉母親的純孝典範、以及娶到前瑞典名模為妻、育有二子的完美顧家男人形象,使他也成為史上首位賺進10億美元的運動明星,遠超過第二名的喬登(Michael Jordan)的8億美元。

伍茲過去的正直與精準球技形象符合全球顧問與外包業者Accenture的訴求。

他2006年為這家顧問公司代言的廣告就是一大成功,廣告詞

「前進,效法老虎」(Go on, be a Tiger)深入人心。

Accenture主持行銷與溝通部門的莫菲說:

「大家看到老虎就想到超技表現,他體現了永不放棄追求完美的精神。」

伍茲2007年起開始與吉列合作,代言Fusion Power系列刮鬍刀,

廣告詞說:「男人所能擁有的極致」。

這些例子說明,

企業找上運動員或名人代言,不僅僅是賣東西,而是希望他們的品格與公眾形象能賦予品牌功能以外的更高價值,使觀者渴望與代言人一樣幸運、一樣成功,一樣值得人生種種享受。

但伍茲的品牌價值已砸得稀爛,這類廣告恐怕很難再找上伍茲。

據Zeta互動公司調查,在伍茲車禍2009 11月27日上報之前,網路上的受訪者有91%表示對伍茲有正面好感,但至12日止,仍回答對伍茲有好感的只剩下41%。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18歲青年偷竊遊艇飛機 擁有8千粉絲


更新日期:2009/12/15 10:27

據美國媒體報導,華盛頓州警方正在追捕一個名叫(摩爾)的18歲青年。他從8歲開始偷腳踏車,隨後開始偷汽車、遊艇,甚至是飛機,贏得(赤腳賊)的綽號。警方至今沒能逮到他,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Facebook竟有8000多名粉絲支持他。

摩爾身高196公分,他的眼睛總是四處遊移。他已被警方認定為美國頭號青年通緝犯。警方說,他偷腳踏車和汽車後,進一步偷遊艇,最近又偷飛機。令人驚奇的是,他從未上過飛行課,竟然能將飛機開走。

摩爾已經成為美國的一個傳說。很多人的T恤衫上有他的頭像,(摩爾飛行)成為西雅圖和網路上最著名的詞語之一。他的Facebook追星俱樂部已經有8000多名粉絲,YouTube甚至有讚揚他的歌謠。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研院雲端應用中心:明年底推出貨櫃資料中心與OS


文/蘇文彬 (記者) 2009-12-14

工研院將與國內軟硬體業者合作,研究適合國內產業的雲端運算資料中心與軟體、作業系統、服務。

工研院雲端應用中心希望2010明年底與國內軟硬體業者合作推出專供雲端運算市場使用的貨櫃資料中心(Container Computer)與雲端應用作業系統。

為協助國內業者搶進全球雲端運算及服務市場,經濟部技術處以科專計劃委託工研院成立雲端運算行動應用中心,希望聯合國內產業研發資源與技術,投入雲端運算相關研究,帶動國內產業跟上全球雲端市場發展商機。

應用中心由闕志克領軍擔任主任,並延覽其他人材,至今已有33位員工。

今天玉山科技主辦的雲端計算高峰論壇中,闕志克表示,

工研院未來還會擴大人力資源,預期明年第一季擴大至80人,後年計劃擴大至150人。

同時,明年底計劃與業者聯手推出第一版的貨櫃式資料中心及作業系統。

闕志克表示,工研院希望與國內業者合作,像Google發展雲端運算的模式一樣,未來例如伺服器、作業系統、軟體,與應用服務等等都在開發範圍之列。

應用中心設立三個工作小組,與國內產業合作,針對雲端計算的硬體系統、軟體與作業系統、應用服務進行研究。

以伺服器為例,國內業者擅長於製造系統元件製造,

工研院希望以完整的貨櫃式資料中心(Container Computer)概念設計完整的運算系統,

針對雲端運算大量部署、低成本、節能需求,開發出易於管整、擴充的貨櫃式資料中心。

未來貨櫃式資料中心具有散熱、能源使用效率、低耗電、可擴充網路、高可用度儲存等等。

至於作業系統方面,闕志克指出,工研院的策略是採用開放源碼,但不會全部採用某一開放源碼作業系統,將評估開放源碼系統特性進行研究開發。

台灣在這部份相對硬體製造資源較為不足,未來希望政府協助國內系統軟體的研究,若能在國內先建立系統軟體研發的成功實例,將有利於未來銷售至國外市場。

而雲端應用服務部份,工研院也跟資策會合作研究新的應用服務。

闕志克透露,

目前正進行中的一項可能的應用,是為國內小診所提供電子病歷系統,傳統是由軟體業者銷售電子病歷軟體給小診所使用,按衛生署規劃2012年國內1.3萬小診所約7成採用電子病歷系統,部署上有相當的困難。

但未來若成功建立服務平台、解決資料傳遞、安全等問題後,小診所可以透過雲端病歷系統達到e化的目的。

為了加速國內雲端運算、應用的研究,工研院正與國內業者協商合作可能,

以成為東亞的雲端服務提供者為目標,若研究發展成功,

工研院也不排除未來將團隊獨立出來,成立雲端運算新創公司。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習慣--帶不走的競爭力


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買什麼賺什麼,有人說他天生就是老闆命,

為什麼他們的運氣總是特別好?

「你應該去看看他們有哪些習慣,一個人好習慣多,就會有好命運。」

已經高齡八十歲的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榮譽 教授柯永河,這麼提醒著。

柯永河是台灣研究「習慣」行為理論的臨床大師,一輩子研究習慣,

他認為習慣是一個人成功的密碼,而且最好從小時候就開始培養。

柯老師的觀察沒錯,因為巴菲特早在六歲的時候就開始做生意

他用兩毛五分錢買六罐可口可樂,再以每罐五分錢,賣給度假的遊客。

投資對他而言,是習慣,不是工作。

好習慣是成功的行為模式

一命二運三風水,但是命好不如習慣好,不但對人如此,對「事」更是這樣。

美國的銀行,會要求每輛汽車都一定要車頭面向牆壁停放,為什麼呢?

因為這樣遇上搶匪,他就必須還要倒車才能離開,增加了脫逃的困難度。

習慣就是行為,是刻意去做的,因此無論建立或打破習慣,都是有方法,有步驟。

「習慣是刺激與反應(Stimuli-Response),絕對可以後天培養,最常用的方法是『強化』,」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榮譽 教授鄭昭明是實驗心理學派的專家,

他指出習慣可以透過「強化」來養成。

在實驗室,心理學家善長用小白鼠做實驗,不斷地在迷宮的出口放食物跟水,重複幾次,小白鼠就會習慣走最快的路徑,這就是「酬賞」的方法。

在人類社會,除了食物跟水,還需要更多的「社會性酬賞」幫助自己建立好習慣。

好習慣的三階段成功密碼

職場上,因為「社會性酬賞」的競爭者多,所以需要更多的好習慣來爭取,而在不同的位階,關鍵的好習慣,也隨時會讓命運轉彎!

經營者的好習慣

郭台銘認為,當一個經營者,最重要的是培養大格局的習慣,指出如果習慣把自己當老虎,那加了翅膀就成了「飛虎」,如果習慣當老鼠,加了翅膀不過就是隻「蝙蝠」。


管理者的好習慣

台灣賓士售後服務處副總裁漢勒斯(Hannes Bobke)認為,

當主管最重要是

尊重別人

的習慣,因為懂尊重,

1.才會接受別人的建議,

2.願意與人溝通,

特別是全球化企業,習慣硬碰硬做管理的人,通常不會有好結果。


工作者的好習慣

對初階工作者, 柯永河 教授直接點明,凡是跟「紀律」有關的習慣,都是關鍵。

他指出早起是最棒的好習慣,因為刷牙洗臉的時間充裕,上班就不會遲到,公事處理好,老闆就不會罵你。


好習慣:不談進步,談起步

《管理雜誌》

在一年即將結束的12月號,思考什麼是大家在職場上最關鍵的競爭力呢?

答案就是「好習慣」。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者看ECFA:兩岸人力將出現位移


【聯合晚報╱記者楊美玲、吳孟庭/台北報導】 2009.12.14 02:56 pm

行政院勞委會2009 12 14 今上午舉行「貿易自由化對台灣勞動市場之影響及因應」論壇。

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指出,隨著兩岸貿易自由化的深化,中國大陸資本的流入與商品的輸入,將會影響兩岸人才與人力移動的方向。

他強調,ECFA簽訂後,將會減少產業外移可能性,因此「磁吸效應」反而會減少。

成之約表示,貿易自由化,應正視中國大陸對人才的「磁吸效應」。他說,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發展,不僅吸引各國資本與產業的流入,對於人才的移入也產生「磁吸效應」。

在台灣高齡化與少子女化並不亞於日本之下,加上新生人力資源短缺,引進外來勞動力勢必會持續進行,而中國大陸的勞動力勢必會成為選項。

經濟部國貿局主任秘書王劍平指出,我國於大陸的投資已高達1000多億美金,而2010明年大陸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因此磁吸效應早就已產生,而其他國家也會去搶食這塊大餅。

他認為,台灣也可以把大陸吸過來,

舉例而言,一些優質又廉價的人才將可幫助我國產業升級。


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徐世勳指出,兩岸簽訂ECFA協議,台灣國內將可透過產業產出的增加,帶動對勞動需求的成長,而

簽訂後,主要就業創造部門,將是服務業相關部門。

徐世勳指出,受限於台灣各產業的競爭力與產業型態,因成本過高、轉型技術尚未成熟等因素,產出仍呈現負面的變動,

因而連帶影響其對勞動的需求趨緩,傳統製造業所減少的就業機會最多

服務佐理人員增加最多就業機會。

他強調,兩岸若無簽訂ECFA協議,將對台灣各職業別的勞動需求,

因各業實質產出的減少而受到負面衝擊,

整體而言,以低階技術的操作工與體力工,因傳統製造業國際競爭力的消失,衝擊影響最大。


【2009/12/14 聯合晚報】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理財週報記者對話7天酒店CEO鄭南雁


他出身IT業,卻在經濟型酒店領域做得風生水起。

他掌舵的“7天酒店”成為首家登陸美國紐交所的中國連鎖服務企業。

他喜歡不按常理出牌,以IT人的思維方式在酒店管理上頻繁創新,被業界譽為

成本殺手”。

200912月10日,在7天酒店廣州總部,鄭南雁接受了理財週報記者專訪。

在一個小時的不間斷對話中,這個41歲的潮汕男人始終保持著極快反應和語速。


  “我的價值已經得到體現”

2005年,7天成立,何伯權投資500多萬美元任董事長,鄭南雁投資100萬美元任CEO

經過3輪總數近2億美元的融資稀釋後,兩人目前持股比例分別為35.3%和13.4%,鄭南雁的原始投資相對何伯權已增值超過1倍。

 理財週報:我看到7天的財務報表,3年虧損4億多,最近一年是2.9億,壓力很大吧?

鄭南雁:我們現在是高速擴張期,增長的速度越快,這樣的虧損就多,不過這只是財務上的虧損,實際上我們的經營很好,並不是你看到的這麼嚇人。


  理財週報:2010明年又有一筆8000萬美元的債務到期?

鄭南雁:已經解決了。其實我們手上有現金,但要拿來投資發展就沒辦法還債,反過來一樣,上市給我們解決了債務問題,現在就可以專心拿錢去擴大規 模。其實你可以這麼看,股東不會投錢給一個沒希望盈利的公司,連鎖酒店是比較實在的生意,不像以前的互聯網,大家拿錢出來賭一把,這個行業一切都是很清楚 的,股東只有覺得你能給他帶來收益,才會投資。

  理財週報:上市解了燃眉之急?

  鄭南雁:上市讓我們可以不太受外界的影響了,專心做好自己的事。

  理財週報:什麼樣的影響?

  鄭南雁:比如金融危機,如果你特別缺錢的時候,突然碰到這種大的變化,
                         可能就突然死亡了。

  理財週報:7天的資金鏈繃得很緊,可是你總能在快沒錢的時候找一筆錢來,
                           這是本來就計劃好的,還是每次都臨時抱佛腳?

鄭南雁:其實我並不想總是弄得很緊張,如果回過去幾年,再讓我重新選擇,或者是以後我另外開家公司的時候,我可能就會先找很多錢來放著,安心一點。不過股東們好像都不急,他們挺喜歡這種方式。

  理財週報:股東覺得缺錢了再去找更合適?

鄭南雁:也不是,比如華平,他們可能就覺得實在沒錢的話自己可以再掏一點,
                問題不大,所以就不急了。

  理財週報:股東對你的干涉多嗎?

  鄭南雁:基本沒有,只有在涉及到股東利益增值問題的時候會說話吧。

  理財週報:2009今年預計如何?能扭虧嗎?

  鄭南雁:具體數字在25日之前還不能披露,不過扭虧是沒問題的,
                         2009今年前10個月的狀況比較樂觀。

  理財週報:我發現你的持股比例和你的原始投資所佔比例相比,顯得高了些,
                             為什麼會這樣?

  鄭南雁:現在的股權結構是經過幾輪融資稀釋的,大家的比例都有變化。

  理財週報:你的投資相對增值最快,財富的增長在上市前其實已經開始了。

  鄭南雁:這是股東們對我的認可吧,也算是我個人價值的一種體現。

  “我是攜程系裏活得最好的”

2002年,沈南鵬創立如家連鎖酒店,4年後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與沈南鵬同樣出自攜程的季琦、鄭南雁、吳海,不約而同地都選擇了這一行,先後創辦漢庭、7天和桔子,形成了經濟連鎖酒店領域的“攜程係”。

理財週報:你們幾個從攜程出來的人現在都選擇做同一行,之前有沒有坐下來商量過?

鄭南雁:還真沒有。

  理財週報:我真的不太相信這僅僅是巧合。

鄭南雁:那只能說攜程的人比較缺乏創新能力(大笑),大家都來做一件事情,其實主要還是我們都看好這一行的發展前景。

理財週報:那有沒有賭氣的因素在裏面?

鄭南雁:如果說是賭氣,那只能是之前大家在一間公司的時候彼此有矛盾,我們沒有的。我和吳海是好朋友,前幾天還跟他通電話,季總以前是我們的領導,更談不上賭氣了。


理財週報:我聽說如家曾經邀請你加入,但你堅持要自己做老闆?

鄭南雁:自己做老闆,一方面是想多賺一些錢,另一個原因是以前在攜程的時候,總覺得公司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就想自己來做一家公司,能不能避免這些問題,所以還是要試試自己當老闆。


  理財週報:7天避免了攜程的問題嗎?

鄭南雁:沒有,怎麼可能有沒問題的公司,我是做了才發現,7天的問題可能比攜程更多。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有絕對好的東西,很多時候都是你解決了一些問題,另一些問題又出來了。

  理財週報:去你的競爭對手那裏住過嗎?

  鄭南雁:桔子去的多一些。

  理財週報:刺探敵情?

鄭南雁:也不是,很公開的,也會和吳海聊聊天,和季總的聯繫可能會少一點。主要是面對季總,心理上可能會有一點……畢竟以前是我們的領導嘛。


  理財週報:季琦前不久卸任CEO,你有什麼看法?


鄭南雁:其實每個人的特長不一樣,有些人就不適合做管理,那就不要執著這一點。你創辦一個公司,然後退到幕後的股東,讓其他人來管理,這樣挺好。

理財週報:目前來看你比他們跑得快一些。

鄭南雁:現在我是攜程系裏活得最好的。其實剛開始做的時候,7天的基礎是最差的。


理財週報:哪些方面差呢?


鄭南雁:各方面吧。吳海一直就是做旅遊這一行相關的,季總也是比較有經驗了,我們在人脈、行業經驗上都是最差的。不是有人開玩笑說過嘛,錦江懂酒店不懂連鎖,莫泰懂連鎖不懂酒店,7天什麼都不懂(大笑)。


理財週報:最差的靠什麼實現了逆轉呢?鄭南雁:什麼都不懂,只能專心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所以我們的經營一直都很穩定,酒店就看開房率,我們的開房率始終保持很高的數字。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品牌行銷(250)自1978年之後出生的人,稱之為「N世代」(Net Generation)。

▲雖然人家常說女人心,海底針,但保養品牌「資生堂」透過粉絲社群的建構,不僅可以精準的對這群N世代女性消費者做行銷,
   還讓她們成為品牌價值的擁護者。 


▲信義房屋不僅有動人的電視廣告,在Facebook上Kuso有趣的心理測驗更受到網友喜愛。

N世代行銷


作者 : 邱家緯 更新時間 : 2009/12/11 13:12:39

N世代的消費者不受控制,也不喜歡過於商業化的訊息,要針對這群人做行銷,在展現出精彩的創意之前,你需要知道攻略N世代的方法。

(2009年12月404期動腦雜誌)

有一群人,他們長時間在Facebook種菜、看YouTube的影片、於部落格分享生活體驗、透過Google搜尋待會要吃的餐廳。這群隱藏在電腦背後的廣大網友,看起來特徵似乎不明顯,但如果仔細檢視,你會發現這些網友的行為中透露出許多行銷玄機。

  事實上,他們每天平均花14.65分鐘在Facebook上,並有8成的網友認為網路口碑會影響消費決策,而且喜愛動畫廣告更甚於傳統的橫幅網路廣告。

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的2009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顯示,

主要網友的年齡層大約在12至34歲,占台灣1,580萬上網人口的9成

他們不僅最常接觸網路訊息,也是品牌在進行網路行銷活動時,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族群。

專門研究這群網路世代的創新網董事長Don Tapscott,

將這群自1978年之後出生的人,稱之為「N世代」(Net Generation)。

Don Tapscott認為,

由於他們每天沈浸在數位生活之中,網路幾乎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其實,他們逗留在BBS、部落格、Facebook與Plurk的時間,比看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還要長。

百變網友 行銷難捉摸

  「你現在覺得很了解他們,但下一秒他們又改變了!」

創市際營運長劉耀聰認為,隨著科技進步與世代交替,網友變得愈來愈難捉摸,對這群人做行銷的方式也應該跟著轉變,而且對網路族群的輪廓要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儘管網路行銷的廣告量每年都逆勢成長,但有許多傳統產業對網路族群仍是一知半解。

「如果你不懂他們,要怎麼用網路做行銷?」

手中握有千萬廣告預算的三得利企劃部副部長吳惠萍,直接點出目前網路行銷最大的問題。

在她看來,很多品牌與代理商在透過網路與消費者溝通時,都忽略掉網路族群的特性,也不清楚自己要傳遞什麼訊息,往往讓行銷策略事倍功半。

奧美互動董事總經理張志浩也認為,唯有找出適合的目標對象,
網路行銷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因此,

要做網路行銷,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清楚這群N世代的特色,而不是盲目將行銷資源直接投入網路裡面。否則,你會發現花費大筆預算,最後卻得到一個幾乎沒有人煙的部落格,或是蒐集到一堆「贈品軍團」而不是「品牌粉絲」的會員資料。

5種特色 了解N世代

  N世代因為生活型態,與接收資訊的習慣都跟網路息息相關,其消費行為與對品牌的認知,和前一代比起也有很大的差異。

因此,用傳統行銷學4P對這群N世代來銷售商品,可能起不了太大作用,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互動與體驗

譬如說,他們喜愛願意放開心胸交朋友的品牌,更甚於那些高高在上,漠視消費者感受的知名大廠;或是,他們寧願相信網友推薦的小吃,也不會輕易被電視上精美的廣告所迷惑。

美國紐約一間專門研究年輕人的品牌顧問公司「Mr. Youth」,曾針對這群網路世代的族群,分析了他們的幾種消費特色:

1真實性比名人代言更重要──
N世代更重視「誠實」這件事,品牌或企業的欺騙行為,常會導致更大的反效果,而同儕間的言論,有時甚至比行銷訊息以及名人宣傳更有效。

2小眾市場成型──

在網路訊息愈來愈發達的今天,利基市場漸成趨勢,大眾市場開始式微,網路族樂於選擇與尋找那些專屬於他們的服務與商品,並且從中獲得客製化的樂趣。

3短訊傳播為王──

N世代喜愛更短,個人化以及切身相關的訊息,他們更擅長擋住不必要的廣告噪音。比起長篇大論的E-mail或是廣告內容來說,他們傾向閱讀Plurk、Twitter與Facebook上面的文字。

4個人需求影響消費──

N世代要買的商品,是對自己真的有用,而不是跟著大眾媒體製造的主流趨勢走。

5品牌價值取決消費者──

當他們發現適合的品牌時,N世代會不斷的討論、交流,重新調整與建立於品牌之間的關係,網路族群本身就是改善品牌形象的重要一員。

也因為消費者的轉變,達摩媒體行銷總監許景泰認為,廣告客戶與消費者的溝通方式,應該從過去的行銷轉變為對話,並鼓勵消費者分享其商品使用經驗。

最重要的是,要從定期研究消費者習性,改為經常性傾聽消費者在網路上的各種意見、討論、交流。

像是

全家便利商店為了更能貼近網友,就在Facebook上創了一個「全家粉絲團」,定期舉辦蠟筆小新、兄弟象球迷,以及咖啡優惠等活動。

用心的傾聽意見與經營社群,使他們迅速吸引一萬名粉絲加入。

N型族群 行銷有門道

品牌除了要知道N世代有哪些特色之外,也應該進一步了解自己的目標消費族群中,有哪些人是產品的主要口碑發聲者,哪些人是訊息接收者,才有辦法找出合適的行銷工具。

將目標消費者分類有什麼好處?

簡單來說,當新品上市時,如果你的群體大部分都屬於「潛水員」,此時,行銷人就不應該選擇號召自己的品牌粉絲上網撰寫部落格,來宣示自己對產品熱愛的策略。

網路基因總經理施俊宇指出,就長期的品牌行銷來說,這種群體分類是必要的,因為唯有深入剖析自己的目標消費者,有哪些人是屬於先行採用者,以及訊息跟隨者,才知道要怎麼將行銷訊息散布出去,甚至鞏固自己的核心消費群。

品牌價值 維繫靠粉絲

當行銷人安排好一切,成功吸引到N世代的注意力之後,最後的任務,就是要讓這群網友形成忠實粉絲團。

奧美中國整合行銷首席執行長莊淑芬認為,

未來數位行銷的品牌核心價值會更重要,尤其是累積數量龐大的網友,來建構自己的品牌社群,對於企業形象與實際商品銷售都有很大的幫助。

米蘭數位行銷執行長江祖榮也表示,

只要有固定的網友群,就能夠進一步擬定策略來進行顧客關係管理,再根據這些名單進行相關的行銷活動。

他舉例,
經營2年多的資生堂社群──「心機專館」,就累積了好幾十萬人的有效網友名單,而且還透過虛實整合的行銷手法,進一步提升他們專櫃的業績。

像是運用請網友填寫個人資料,便可以到專櫃領取試用包的策略,不僅在短時間內試用品全部被領完,也連帶拉抬其他商品的銷售。

江祖榮特別提醒,其實聚集網友變成粉絲並不難,但要怎麼運用這些社群,或是要如何根據名單進行下一波的行銷,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全家便利商店與永慶房屋,深入分析他們如何運用Facebook與部落格來經營品牌社群,還專訪Plurk的創辦人雲維彬,讓行銷人對N世代消費者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N世代攻略4法則

了解你的消費族群

 先分析目標族群特色,觀察他們的生活型態適不適合用網路行銷,如果他們是屬於N世代消費者的話,就大膽的利用網路吧!

找對合作夥伴

 要用口碑操作,還是要用活動網站,甚至只是架一個簡單的企業或品牌網站。這些都必須要透過與代理商的實際互動進行了解,才能找到最適合的夥伴。

花心思經營

 跟電視廣告不同,不論是短期活動,還是品牌網站。一旦網站建制好之後,行銷人應該常常觀察網友的互動情形,並視情況回應或改善負面評價,而不是閒置不管。

成效評估

 除了點閱率、訪客數的評估外,還要考量媒體轉換率,也就是網友從哪一家媒體、哪個廣告版位、與什麼類型創意而來,從而得知哪個投放預算的媒體帶來會員數最多。

N世代喜歡什麼?  

  這群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在網路上的N世代,行銷人在企劃網路活動時,也許可以透過以下幾個要素來吸引他們:

1商品獎勵 

米蘭數位行銷執行長江祖榮指出,
網路行銷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提供網友誘因,是一種能夠增加參與度的鉤子。

具有吸引力的限量商品,對活動成效有推波助瀾的效果。

但網路基因總經理施俊宇提醒,儘管送實體商品能有效增加參加意願,但不能忽略目標消費的需求;

比如說,女性品牌的活動網站,其贈品就應該要送保養品,而不是3C商品。

2高娛樂性

套一句網友最常說的話,「要是跟他們認真,你就輸了!」跟這群網友溝通,行銷人在觀念上要有顛覆性的改變,用更輕鬆、有趣的態度去面對他們,因為對網友來說,「好玩」才是最重要的。

擅長操作數位行銷的世紀奧美公關總監張裕昌認為,現在年輕人不喜歡太過於嚴肅或廣告化的議題,如果他們對內容提不起興趣,根本不可能去點你的廣告。

像網路平台「funP推推王」就幫信義房屋在Facebook上做了一個「想婚大考驗」的心理測驗,不僅強化電視廣告印象之外,極具幽默感與趣味性的對話內容,讓這群年輕的N世代消費者在遊戲中,能加深對購屋的基本認知與需求。

3搏感情

N世代的網友希望與品牌是對等關係,因此,當他們跟品牌的互動愈密切,就愈有可能選擇你的產品。

桑河創意總監許子謙指出,如果品牌的社群能夠有長期計畫的發展,甚至養出一群忠誠的網友,未來帶來的效益是相當可觀的。

「以朋友的身分接近網友,可以得到更多深度溝通的機會。」

三得利企劃部副部長吳惠萍說。尤其是高單價的酒類商品,需要很多的說明與專業知識,透過社群經營的方式會更有效。

N世代最愛娛樂

女人的心機社群

64.8%

根據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調查,發現19歲以下的年輕人,對動畫式網路廣告最感興趣,占64.8%。

37.4%

另一份創市際調查顯示,有37.4%的學生,除了入口網站外,最常點選的是部落格,與個人網站的廣告。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蒂漢堡本月底撤出日本市場 所有71家分店全數關閉


2009-12-12 05:30:32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美國連鎖速食業者溫蒂漢堡 (Wendy's/Arby's Group Inc;WEN-US) 2009 12 11周五宣佈,將於2010今年底退出日本市場,結束自 1980 年開始的授權營業。

股價聞訊下挫逾 2%。

溫蒂漢堡表示,在日本的授權合約於2009今年底到期後,將不再續約;而公司大部分位於東京及近郊的所有 71 家分店,也將於2009 12本月底跟著關閉。但這不會影響公司財報。

溫蒂漢堡指出,公司海外部因無法與日本代理商、連鎖餐廳業者 Zensho Co Ltd (7550-JP),就擴大溫蒂品牌營運達成新合約協定,而決定結束該區營業。

根據其他報導,Zensho 決定將資金資源轉投入旗下其他業務。
\
溫蒂漢堡在聲明中透露,日本是重要市場,公司意圖在該區尋求新的開發機會,或是透過新授權合約,或是找到合資夥伴。
\
目前日本速食市場,由對手麥當勞 (McDonald's Corp.;MCD-US) 把持。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好主管的第一課  Rob Goffee&Gareth Jones/著  莊惠晶/譯   臉譜出版 售價:300元

領導者的舞臺秀


文/iThome (記者) 2009-12-11

領導多少帶有一種戲劇成分在內,這是無法避免的;

這是為了追隨者的利益而展現的一種表演

如何讓人願意被你領導

領導從你本身開始。

除非了解自己是誰,否則你很難成功地做好一個領導者的角色。

因為你的同僚(也就是你的潛在追隨者)的需求通常很簡單,也很基本:

他們希望為一個人,而不是為一個企業官僚(corporate apparatchik)所領導。

所以除非你能夠在同僚面前展現出你是誰、你的立場是什麼,以及你的有所為與有所不為,要不然你很可能無法激勵眾人。

領導者的舞台秀

領導多少帶有一種戲劇成分在內,這是無法避免的;

這是為了追隨者的利益而展現的一種表演。

透過這種方式,把你的個人差異展現出來(以及找出有效展現這些特質的方式),或多或少都是「帶有某種內心目的」的刻意表演。

不過,雖說是表演,不表示就因此有損真誠。

為了自己和追隨者,好的領導者都希望自己能有傑出表現,因此他們會全心投入扮演的角色中。但是,這些領導者也一定會保留足夠的空間,反觀角色裡的自己和評估自己的表現,也不忘檢視自己的表現有多符合情境與其他人的需求。

有時候,運用一些出人意表的溝通作法,效果驚人。

我們曾在巴西遇到一名社工人員,他決定以成立足球隊及擔任足球教練的方式,進入當地幫派組織的世界。起初,幫派份子對這個和善的社工人員心存懷疑。對這位社工來說,他的最有利武器就是他是當地最強悍的足球阻截員之一。

於是,他乾脆直接展現出他最勇猛、強悍的能力,因為儘管巴西式足球強調溫和的技巧,但沒有任何事情比得上一個強悍的阻截員更能贏得人們的祟拜。這麼做讓他一開始便贏得大家的尊敬,後來更贏得大家的愛戴。

我們再看看珍‧湯姆林(Jean Tomlin)的例子。

我們訪問她的當時,

她是英國著名服飾及超市連鎖店瑪莎百貨(Marks & Spencer)的人力資源經理。

珍是一位黑人女性,也是全英國最資深的人力資源經理人之一。眼神之中經常散發著深刻洞悉力的珍,在反省她是否適當地展現自己的時候,說道:

在我進入某個情境之前,我會先試圖了解大家的想法,才開始準備我打算要說的話,以及在此情境中我要扮演的角色。

所以,在走進某個我不熟悉的大型集會或擠滿人的場合前,我會事先做點功課,了解一下我即將參加的集會或場合的性質為何。我也希望能完整地呈現自己,但我只能把一部分的我傳達給當下情境裡的所有人。因此,你在現場所接收到的我,是片段的我。不過所謂「片段的我」,並不表示這樣的我是虛偽的,而是指這些「我」是與當時情境有關。

為領導者,我用一種特殊的方式扮演這個角色。曾有人告訴我,當我的眼神愈來愈專注、說話速度愈來愈慢的時候,顯然就是我有一些事情要和大家討論了。除此之外,我還有頭腦清晰、專注、表情嚴肅等其他面向,不過這些也都只是「完整的我」中的一部分而已;了解我的人都知道這一點。

多次交談下來,我們從某所得獎學校校長約翰‧拉薩姆(John Latham)身上也看到類似的行為──細思該於何時及如何展現自己的個人差異。

拉薩姆生性熱忱、富有遠見與熱情,但他卻採取了一種謹慎低調的作法,來展開他的新角色,出任這所公立學校的校長。由於過去四年,前任校長急驚風的積極推動學校改革,因此當拉薩姆來到學校之初,許多教職員都認為,「新的地震又來了」。


「我思考良久就任校長之後第一句話該講些什麼,」拉薩姆說,「前任校長的作風就像他的姓一樣,什麼事都很急躁。於是,我用『我的名字是約翰』作為開場白。然後,開始解釋『教』與『學』是我的兩大動力。不過,我發現事情好像沒有我想像的簡單。

我傾聽他們告訴我,什麼事情讓他們振奮,什麼事情又會讓他們退縮,並到他們的教室就地聽取。

很多人跟我說,他們希望教室大門的門把能夠修好,或是教室裡的鐘根本動不了等等。所以,我就從這些小地方開始著手。在上任第一天的下午,我在下班離開學校之前,就先把幾個地方一一修好。就這樣,我很快地把一些可能的阻礙排除掉。我希望自己能夠贏得讓事情獲得解決的好名聲。」

拉薩姆展現了一個細心的有效領導者,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快地對外傳遞出他「正確」的個人差異。在拉薩姆的例子裡,他對教育與學校發展展現高度的熱情,不過他還結合了謙遜的態度、隨時做好傾聽他人意見的準備,而且也願意親自動手處理一些足以影響學校日常運作的細微瑣事。

最初印象一旦烙印下來,就很難被扭轉。

西蒙‧高立佛(Simon Gulliford)出任英商巴克萊銀行(Barclays Bank)行銷總監不久,就發現自己威爾斯式的魅力與直率個性,與銀行裡帶有一點政治文化的氛圍有些格格不入。

西蒙這位來自南威爾斯工業溪谷(industrial valleys)的前橄欖球球員,說話依然帶有濃重的威爾斯腔,一種比較接近他個性叛逆的祖父的腔調,而不是那種時尚、優雅的腔調。他規畫了一系列巡迴說明會,打算把他的想法推廣到各個分行,我們大力建議他把整個巡迴說明會的行程提前,因為我們都很清楚,西蒙會是個有效領導者。此外,西蒙也是我們所認識的人當中,最擅長運用電腦進行簡報的人之一,而且他對時間的掌控,還有個性、機智反應等方面,都充分顯示他是一個保證能夠贏得現場所有聽眾注意力的演說者。所以我們很確定,巡迴說明會之後,全體員工都會對他心悅誠服,樂意照他說的做。西蒙就是藉著運用這種簡報方式展現他的願景、獨特魅力,以及極具說服力的溝通技巧。

小心「魅力的黑暗面」

在「雀巢環境報告書」(Nestl?environmental report)的封面上,印著一張雀巢執行長彼得‧布拉貝克(Peter Brabeck)的照片。

照片裡的布拉貝克穿著登山服,坐在瑞士群山的懷抱中。他刊登在另外一本雀巢刊物《領導與管理原則》(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Principles)的照片,只見他穿著一套深色西裝,站在雀巢公司總部外面。

就像布拉貝克告訴我們的,「我喜歡用這種登山者的形象,因為水和環境皆是非常感性的主題。這張照片不是加工合成的,我本來就是個常爬山的人,平常在週末就是這樣穿。所以這些都是真正的我,你不可以把自己裝成是另外一個人。

那張登山照片,訴求的是我身為一個人類的談話;而另外那張穿西裝站在總部前面的照片,則反映了我的談話對象是雀巢人。這兩張照片的效果都很好,只是訴求的重點不同。而且這兩張照片呈現的都是真實的我,而不是在矯情作態。」

由於領導者的個人差異是在經過一番推敲、琢磨後始獲得確認及傳達,所以領導者及追隨者雙方雖未言明,但可能都已默認領導者是個被扮演的角色。但是高明的領導者會在過程中,充分展現他們真正的個人差異,以顯示他們真誠的一面,同時他們也會創造一些情境,以充分流露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

當湯瑪斯‧賽特柏格(Thomas Sattelberger)還是德國漢莎航空(Lufthansa)資深副總的時候,他告訴我們,「我必須創造我自己的舞臺,」好讓公司的訊息能夠確實傳達給兩萬五千名員工。

賽特柏格是個天生的演說家,他能夠在演說時和每一位現場聽眾的目光保持接觸。根據他自己的說法,他最有效的溝通方式,不是「一對一」而是「一對多」式的面對面。

所以他召開溝通大會(town meeting),讓自己可以一次面對多達兩百名的員工發表演說。

「大家注視著我的眼睛,」他說,「因此,我通常會拿把椅子,放在舞臺中央。我不需要桌子,也不要舞臺上方的投射燈。這樣,大家就可以當著我的面直接回應。」賽特柏格是對的,他的演說讓他成為一位有效領導者。

樣的角色扮演,當然必須謹慎以對。一般咸認領導者必須炫耀他們最大的長處,其實不然,這麼做往往只會招來失敗而不是成功。

一九九○年代早期,英國BP石油公司(BP Amoco)董事長兼執行長羅伯特‧賀頓(Robert Horton)在職期間,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賀頓炫耀似地展現他的聰明智慧──確實令人生畏──有時候會讓人覺得他傲慢又自誇。

在他短期出差赴美的期間,他那種自信滿滿的作風,對他來講相當有效;不過當他回到英國總公司的辦公室時,這一套就不太管用了。

事實上,賀頓的這些個人差異,正是造成他在上臺後三年便下臺的主因。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前英格蘭國家足球教練葛蘭‧霍德(Glenn Hoddle)身上。

霍德有一次要求他的明星球員貝克漢(David Beckham)練習某個特殊的足球動作,但是貝克漢做不來,於是曾經也是相當出色球員的霍德說道:「來,我告訴你怎麼做。」

接著,霍德完美無瑕地做了一次這個特殊動作給貝克漢看,不過就在那一剎那,霍德也失去了整個球隊的心,因為其他球員把這樣的情形,解釋成是對貝克漢的公開羞辱。

霍德後來被他的球員取了一個「巧克力」的外號,因為他們相信霍德如果是巧克力,一定認為自己「好到可以吃了自己」。


這種情形和有自戀傾向的領導者面臨的問題十分類似。在一些領導文獻中,這些問題也曾經詳細地探討過。

我們的一位同僚傑‧康吉爾(Jay Conger)稱這種現象為「魅力的陰暗面」(shadow side of charisma),而且認為不但會使人變得自利,還會誇大自己的能力及重要性。

以我們的角度來看,這些領導者很清楚自己的個人差異是什麼,卻讓這些獨特差異失真、變形,最後甚至因為過度自我膨脹而爆破,落得悲劇收場。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從一九七○年代美國拍立得公司(Polaroid Corporation)創辦人愛德溫‧蘭德博士(Dr. Edwin Land),一直到蘋果電腦執行長史帝夫‧賈伯斯、北歐航空(SAS)前總裁楊‧卡爾森(Jan Carlzon),以及富豪汽車(Volvo)執行長吉倫海默(Pehr Gyllenhammar),全都因為後來認為自己不會犯錯,讓公司陷入危機之中。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