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際標準組織 ISO10015   PLUS


國際標準組織ISO(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於西元1999年12月頒布了ISO10015品質管理-訓練指南。

該標準係由ISO176號技術委員會(品質管理與品質保證委員會)

3號分會(支援技術分會)所擬定。

初始由25個ISO會員國積極地參與起草運作

(例如:巴西、加拿大、法國、德國、墨西哥、俄羅斯共和國、瑞典、瑞士、
             荷蘭、英國、美國等等),

後由51個會員國投票決定之(計49票同意通過)。

內涵

一、ISO10015標準為ISO 9000系列之國際標準中,唯一對組織中的
       人力資源訓練進行規範的標準。

二、ISO10015標準目的在檢視如何藉由訓練,俾利於組織願景及營運計畫目標。

三、IS010015標準的優點在於,改善組織的訓練流程,以提昇組織產品及服務的品質,
        進而增進組織的營運績效。

ISO10015標準可適用於:

1.當涉及有關訓練的問題時,該標準可協助組織及其人員有可遵循、參考的指南。

2.當IS09000品質保證(QA)和品質管理(QM)標準體系中提到有關

  「教育」及「訓練」時,該標準可作為釋疑的指南。

藉訓練改善品質及經營績效
  
IS010015標準的作用在於協助組織藉著培訓輸入 輸出 四 因素:
 
一、分析與確認訓練需求;
 
二、設計與規劃訓練;
 
三、提供訓練;
 
四、評估訓練結果等的循環回饋,復透過監督機制,以改善訓練的過程與內容,
        達到組織績效提升的目標。
 
換言之,除可藉由IS010015標準以改善組織訓練的流程與內容外,最終目的在於提昇組織因應全球化市場環境變遷的創新與彈性能力,積極促進組織成功轉型。
 
當組織為了達到持續改善的目標,必然須藉由對組織的核心智慧資本
 
人力的訓練及發展來實施人力資本的投資,因此,須自診斷組織的需求著手,
 
此亦為IS010015標準中特別強調的焦點。
 
IS010015標準中要求組織如何採取三項步驟:
 
一、以訓練改善品質-分析組織經營計畫及需求
 
二、導引出組織績效落差之因;
 
三、進而運用訓練改善人力素質及產品與服務品質,以達到組織不斷改善品質、
        提升經營績效之最終目標。




一、以訓練改善品質-分析組織經營計畫及需求

一個組織要達到不斷完善的目的,除了需要改善工作人員的業績外,更須因應來自市場、技術、創新、顧客及其他利益相關者之要求的變化。
 
致使組織須進行因應該等需求時,應該實施彈性應變能力的分析與強化。
 
 
二、分析組織績效落差之因-培訓需求之因


關於組織績效產生落差之因,可概歸為五大因素,包括:
 
1.不良的或有瑕疵的材料/零件、
 
2.不良或無效的設備、
 
3.低績效的人力資源、
 
4.不良產品(無市場需求)、
 
5.不充足的財務資源等,
 
其中造成低績效的人力資源可能導因於不適當職能與技術的人力資源,
 
因而必須藉助對在職員工的培訓以增強組織人員的職能。
 
三、訓練循環流程


組織因績效產生落差,而必須對組織內人員實施訓練,以強化或增補其工作知識及技能,進而促使組織臻於完善之境。

訓練為一完整的概念。

無論訓練規模大小,均涵蓋在監督、控管機制下的四個

1.分析與確認訓練需求;

2.設計與規劃訓練;

3.提供訓練;

4.評估訓練結果

開放性輸入輸出流程內

(一)分析與確認訓練需求
 
訓練需求的分析與界定,必須涵蓋在組織本身的經營策略與營運目標下,界定出不同職位上之個人工作能力的需求條件
 
同時配合適當的訓練流程設計
 
以完成個人在職能力要求書-說明該職位要求的職能
 
以及該職能評定的標準
 
所以可進一步分析出組織人員的職能差距,至於差距,則可藉由訓練或輪調或..............加以解決。


(二)設計與規劃訓練

訓練需求分析,為訓練的設計與規劃提供了「輸入」的內容。

欲彌補組織人員的職能差距需根據不同的職能差距,選擇比較適合的訓練方式,因此,

必須分析不同訓練方式的優劣勢、所需資源及支援、地點及時間,此外,

訓練師或講師的教學品質及能力與教學方式等都必須納入規劃內,並實施管控監測。

(三)提供訓練

組織完成了訓練的設計與規劃後,展開

1.搜尋所有潛在的內部或外部訓練服務或產品的供給機構,

2.購買適合其需求的訓練模式,而

3.為了確保其供給無虞且正確、適當,則須以協議或正式合約的方式以確保履約,
    及其相對應的產品或服務品質。

(四)評估訓練結果

實施訓練結果評估的目的在於確保組織績效提升目標及訓練的成效
 
訓練結果的評估
 
除了 短期針對接受訓練者評估其對
 
1.訓練方法
 
2.師資、
 
3.設施設備、
 
4.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等的回饋評估外,
 
5.更需執行長期評估,

因接受訓練者的訓練成效展現在績效的表現及生產力的提高

均須透過長期的觀察,方得以驗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