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企業經營 (96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比價格還是比價值?


文/張庭庭 甦活創意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一元火鍋、高檔牛排兩百元有找、名牌寢具下殺一折…,

最近這種老闆不在,跳樓拍賣式的消費新聞充斥媒體版面,消費者賺到了,但同業甚至跨業的廠商看在眼裡,恐怕心頭開始滴血…

一家三十年的玩具店經營者憂心忡忡來登門求助,他的店在前手經營下已在當地頗有口碑,放學時分常有媽媽帶著小朋友上門光顧,幾年前他接手後也有一段好光景。

但附近新開了一家百貨公司,搶走不少客源,而且即使他的商品比百貨公司便宜了一到兩成,客戶還是要跟他殺價。

更嚴重的是,他店裡的商品在網路上都買得到,有的價錢還比他更便宜。

眼看生意下滑,耶誕檔期他牙一咬印了大張DM又買了夾報廣告,果然短短幾天內業績衝到10萬,但算一算廣告費就去掉了快四成,扣除進貨與管銷,幾乎無利潤可言。

另一家是

老字號衛浴設備與水電材料大盤商,面對大型DIY賣場威脅,不僅直客價錢殺得凶,下游水電行票期也愈開愈長。

接棒的是女兒,負責會計,她說應收與應付帳款已經亂到搞不清楚當月是賺是賠,這樣下去,她看不到家族企業與自己的未來,要轉型,卻不知何去何從。

比價殘酷舞台

放眼望去,這樣苦撐的企業比比皆是。

過去網購與大賣場不流行的年代

企業各憑本事各自喊價,由於消費者資訊不對稱,同樣的商品,價差可以非常懸殊。

但現在消費者變聰明了,

只要上網到搜尋引擎鍵入想要購買的商品名稱,就可輕易掌握市價行情,還可以到拍賣網站撿便宜貨,而網拍也成了價格廝殺的叢林戰場,除非是掌握稀有貨品,否則小型賣家在網拍愈來愈難賺到錢。

何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以為透過特殊管道取得的獨門商品,沒幾天就有其他賣家以更低價格大肆兜售。

網路成了殘酷舞台,彈指間各商家的售價一覽無遺,唯價低者勝出。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C課程與居家服務業高階經營管理實務班


台灣高齡化及少子化的時代來臨,生活外包的服務需求銳不可當,居家服務產業的發展前景更顯可觀。「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可出狀元,歡迎對居家服務業經營有興趣民眾,及想創造高績效經營團隊的業者,把握機會報名參加。

報名方法: 【課程代號30104】

請至「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 - 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線上報名

http://tims.etraining.gov.tw/timsonline/index.aspx

訓練單位:中華就業服務品質發展促進會

諮詢專線:(02)2778-3938 林秘書 傳真:(02)2721-9232

網址:http://www.cesqea.org.tw E-mail:service@cesqea.org.tw

誰適合來學:

1.從事物業管理之中高階主管、總幹事、儲備幹部…等


2.想突破經營現況之居家服務業者


3.欲準備創業者或對本課程有興趣者
 
 
 
 

市場開發與顧客關係管理人才訓練班

教您快速了解CRM、市場分析、行銷策略、以及顧客消費分析,掌握顧客關係管理與商品分析的概念,並協助e化人才職能培育,提昇商品行銷企劃的能力,CRM結合實務應用,讓您創造事業的高績效。

誰適合來學:

1.各門市、商店、百貨零售業之中高階幹部

2.欲規劃網路開店或對本課程有興趣者


課程效益:

1. 結合CRM,建立優質的顧客管理系統

2. 學會運用於商品管理、網路拍賣及網路開店、產品開發之顧客關係管理、市場調查、
    行銷策略、顧客費分析、及銷售管理等

 3. 提昇客戶滿意度,提昇績效加乘效益
 
報名方法: 【課程代號30109】


請至「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 - 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線上報名http://tims.etraining.gov.tw/timsonline/index.aspx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富比世富豪排行╱台灣18富豪上榜


更新日期:2010/03/12 04:11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

二○一○年全球身價超過十億美元(約台幣三一七.八億)的富豪,

台灣有十八人上榜,較去年增加十三個,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以五十五億美元(約台幣一七四七.九億)居冠;

因土地資產雄厚,被財經雜誌點名為

台灣新首富的宏泰集團創辦人林堉璘

僅以二十億美元(約台幣六三五.六億),名列富比世台灣第六大富豪。

根據富比世公布的資料,郭台銘2009年的財產較去年增加三十五億美元,名列台灣首富,

全球排名跳上第一三六。

富邦集團蔡萬才家族以四十九億美元(約台幣一五五七.二億)居次,

較2009年增加十六億美元,全球排名一六六。

排名第三到第五分別為

3.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四十三億美元、約台幣一三六六.五億,全球排名一九七)、

4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二十九億美元、約台幣九二一.六億,全球排名第三四二)、

5.聯邦集團創辦人林榮三(二十三億美元、約台幣七三○.九億,全球排名第四二一)。


台灣的財經雜誌日前報導,房地產業傳奇人物宏泰集團創辦人林堉璘,

累積的土地資產市值高達台幣一千四百億,為台灣新首富,

但在富比世這項調查中,林堉璘以身價二十億美元,排名全球第四八八富豪,台灣第六名。

對此,富比世表示,這是因為他們的計算方式要求透明度,也許比較保守,但這樣比較正確。

富比世指出,全球富豪排行榜根據的資料包括

1.計算公開和未公開上市股票市值、

2.房地產、

3.藝術品、

4.珠寶、

5.遊艇等

投資,截止日為二月十二日美國股市收盤。

有趣的是,在2009年七月富比世公布的台灣四十大富豪排行榜中

財產超過十億美元的富豪已達十七人,且台灣首富為國泰金控蔡宏圖三兄弟,

財產為五十一億美元。

但在週四公布的最新全球富豪排行榜中,國泰金控的財產一分為三,

因此蔡家三兄弟的排名僅為第五八二,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頂新集團魏應州四兄弟身上。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陸平價飯店 上市籌資拚市占 大陸金融市場行情看板


2010-03-11 工商時報 【記者夏幼文/綜合報導】

上海7天飯店集團(SVN.NYSE)公布了未經審計的2009年第4季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

目前

7天集團開業飯店數達337家,已超過

錦江之星的325家

成為中國經濟型連鎖飯店行業第2大品牌。

同時,另一家平價飯店集團漢庭則已向美國證監會遞交首次公開招股(IPO)申請書,計畫登陸美國那斯達克。

業界認為,一旦漢庭上市,其擴張速度必將加快,上海的平價飯店的排名將會大洗牌。

2009年11月登陸紐交所後,7天飯店集團首次交出成績單,



2009年第4季總營收為3.1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2.6%,

2009年全年總收入11.41億元,同比增長58.2%。

而其2009年第4季營業利潤為2,962萬元,全年營業利潤為8,528萬元,

正式擺脫前年的虧損,前年虧損1.12億元。

7天集團預計2010年第1季度淨收入在2.89~2.95億元,全年淨收入增長率在29%至35%。



此外,7天飯店集團到2009年第4季,將新增開業飯店54家,全年新增開業飯店114家。

截至2009年12月31日,7天集團共有337家開業酒店

2010年7天飯店集團將擴增200家飯店。

7天集團單方面宣稱,根據中國經濟型飯店網行業調研資料,

按照擁有的飯店數量排名,已超過錦江之星成為中國經濟型連鎖飯店行業第2大品牌。

儘管錦江之星反駁到2010年2月底的家數已達到338家還是贏過7天集團,

但外界都感受到亞軍之爭的激烈程度。

另外在上海也相當有知名度的中低價位的漢庭連鎖飯店集團

已經向美國證監會遞交IPO申請書,

高盛集團及摩根士丹利擔任此次IPO主承銷商,IPO發行數量及價格暫時還沒有披露。

目前漢庭旗下擁有定位

1.經濟型的「漢庭快捷」、

2.中價位商務型飯店「漢庭飯店」和

3.百元飯店「漢庭海友客棧」。

據了解,本次IPO,漢庭擬融資5,000萬美元。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勞委會修法 終結「免洗筷」人力


更新日期:2010/03/10 16:17 文/林孟儀

2010年農曆年期間 ,當許多人盤算如何運用年終獎金時,在台灣約有五十二萬人,

即便有工作,卻根本不寄望能夠領年終獎金。

他們,就是派遣人員。

這群人,不僅沒有年終獎金、福利、獎金、津貼,也無法累積年資、

一年至少七天的特休年假也永遠享受不到;

甚至領到的薪水經派遣公司抽成後,可能還低於《勞動基準法》

規定的最低薪資一萬七千二百八十元!

但是2011年,情況將改變,因為

勞委會2010年將大舉修改《勞動基準法》,其中針對爭議性高的派遣人員薪資福利,特別以專章保障規範,二月底通過委員會審議後,五月底將送進立法院。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謝創智形容,過去派遣勞動力,用過即丟,「像免洗筷一般」,現在總算看到變革。

在勞委會提出的修法草案中,採負面表列的方式,凡涉安全及專業者列為禁止使用派遣人員的範疇,

目前禁止的有六類:

1.醫事人員、

2.保全、

3.船員、

4.航空安全人員、

5.大眾運輸駕駛及

6.採礦人員。

同時,草案中也規範了企業使用的派遣人員,應以不超過事業單位員工總額的一○%為限,將勞動派遣法制化。

派遣的出現,原意是

1.為企業節省一些勞力成本、  

2.增加運用人力的彈性,

「派遣是要幫企業省下招募、訓練的成本,而不是讓企業節省資遣費和資遣流程。」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強調。

儘管時勢所趨,派遣成為必要之惡,

但在美國、德國、日本,多半是高度專業、企業又不需要長期養著人的技術領域,才使用派遣,例如同步口譯人員或軟體工程師。

但是派遣概念一引進台灣,這個以科技製造與傳統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卻讓派遣形態成了低技術、高勞力的臨時性補充人力需求。

派遣,牽扯到複雜的三方關係,即派遣人員、派遣公司和要派企業三者。

派遣又可分為「登錄型」和「常雇型」兩種,

前者是指派遣人員有工才登記上工,沒工就回家吃自己;

後者則是將派遣公司視為派遣人員的雇主,就算沒有工可做,勞健保、年資累計、年終獎金等也應由派遣公司負責。

日本已全面禁止登錄型派遣,台灣則高達九成九屬於登錄型派遣。

這次的修法草案確定了,派遣公司應該擔負起「雇主」的責任,而要派企業更是負有連帶的共同責任,必須一起承擔派遣人員職災、薪資、資遣費等責任。

試圖將國內的登錄型派遣引導為常雇型的派遣,掐緊市場末端,讓派遣公司和要派企業負擔照顧派遣人員的共同責任。

政府出手,規範派遣勞動市場已經跨出第一步,但像日劇《派遣女王》中,身為派遣人員卻享有高薪、高工作自由,在台灣恐萬中無一。

如何讓派遣人員目前處境獲得改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新經營/豐田事件的一堂課


【經濟日報╱張寶誠(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 2010.03.01 02:59 am

開春以來,豐田汽車品質瑕疵車問題愈演愈烈,成為延燒不斷的話題。

2010年1月,豐田因油門踏板及煞車失靈問題,已召回超過900萬輛汽車,

停產八個車系,估計損失超過千億日圓。



1.營收、

2.股價、

3.品牌重挫以及

4.消費者訴訟,

5.企業形象、

6.消費者信賴及

7.市場地位更面臨崩盤的危機。


在豐田落難之際,競爭對手如

美國通用、福特汽車及韓國現代汽車紛紛祭出優惠,積極促銷,以吸收豐田流失的顧客。

其實,豐田危機早有預兆。

2006年11月筆者曾於本專欄「成也品質,敗也品質」一文中,

談及豐田汽車品質問題,當時因日本豐田汽車高階主管被

指控因掩飾汽車瑕疵而遭日本警方調查;

同時豐田在美國市場召回汽車頻繁,顯示品質問題已有徵兆。

只是,當時豐田未能積極正視並及早解決,三年後,雪球愈滾愈大,最終造成動搖企業根基的巨大危機。

「品質」是價值創造的起點,價值的崩壞也是由「品質」開始。

無論

1.企業目標如何宏遠,

2.策略規劃如何慎密,

3.營運模式如何創新,

品質是最重要的基本功,未能充分掌握與落實品質,一切終將淪為空談。

造成豐田危機的原因,歸納各方專家的觀察與闡述,

不外乎是因豐田積極建構全球化生產體制,投注於品質管理上的心力相對較少;

同時在擴大全球生產體制之際,一流的管理人才、技術人員與協力廠商未相對培育完備;

此外,為降低成本,採取統一零組件並簡化供應鏈,

但零件共通化也導致品質一旦出問題,影響層面將如野火燎原般一發不可收拾。

致力全球化擴張的豐田,2008年一舉超越通用汽車,

歡欣鼓舞地登上銷售量第一名的龍頭寶座,成為全球最大的車廠。

世界第一,極其誘人,也極其危險,為了攀登遠方的高山,眼光一味注視前方,忽略腳下道路產生的細小龜裂,當裂隙逐漸擴大,最終阻擋了前進的路。

日前社長豐田章男公開致歉,對消費者信心喊話,

積極進行危機管理,宣布成立由其親自領軍的「全球品質控制小組」,致力品質改善,

包括:

1.重新檢視設計品質、

2.製造品質、

3.銷售和服務品質每一個環節;

4.在關鍵區域市場成立汽車品質培訓中心,

5.提高品質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

6.從組織外部延聘專家評估品質改進體系的成效;

7.細心聆聽每位顧客戶需求以改善品質等。

豐田要恢復原有的聲譽與市場地位,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誠如豐田章男所言:「我們是挑戰者,豐田是贏家的說法已是過去式」。

過往,豐田生產模式過往被企業界奉為圭臬,

如今雖遭逢危機,但其持續改善、全員追求品質的精神,仍然是金科玉律。

豐田的經驗,給企業界上了寶貴的一堂課。

在實踐品質的道路上,沒有贏家,永遠都只有挑戰者,必須堅持不斷改善的初心,持續專注每一流程、每個環節品質以及每位人員的訓練。

欲邁向卓越企業,品質絕對是核心。

【2010/03/01 經濟日報】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汽車品牌受損 中國同業難得益

2010-03-01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陳茂峰【明報專訊】

日本汽車業可謂流年不利。豐田汽車(Toyota)要回收超過900萬輛汽車(足足等如美國全年汽車銷量),社長豐田章男更要親自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接受質詢。

本田汽車(Honda)亦要全球回收逾43萬輛汽車。

上周五又有日產、鈴木及大發3大車廠宣布回收日本國內57萬輛汽車。

跟據管理諮詢公司Interbrand Japan在2010年1月報告,

豐田汽車是日本第一品牌,價值高達305.3億美元,

本田汽車緊隨其後,品牌價值181.9億美元,

索尼(Sony)給擠到第三,品牌價值119.7億美元。

豐田汽車是日本製造業最光亮的金漆招牌。

豐田汽車奉行近50年的Toyota Production System(TPS),更是全球製造商管理生產線典範。

豐田汽車在2007年起取代通用汽車,成為全球最大汽車生產商。

豐田汽車回收事件,已嚴重打擊日本的企業品牌形象。

近期其他汽車品牌也要回收,對日本汽車工業可謂雪上加霜。

汽車零件出事,車廠回收有問題車款,本來常有發生。

車廠通常會把製造零件的工序外包

這些零件多會包括電子零件,容易失效。

豐田汽車的錯誤,是他們刻意淡化事件的嚴重性,沒有主動提出回收有問題車輛,

在美國傳媒和消費者不斷的投訴和報導下才被迫大量回收,引起巨大迴響。


美國汽車工業正處於歷史低谷,奧巴馬(相關)政府勢弱,豐田汽車這個時候出事,

老美上上下下不拿豐田汽車事件來祭旗才怪!

日企危機管理 不及美資積極

豐田汽車雖是高度環球化企業,但公司管理文化脫不了日本色彩。

日本企業在危機管理的態度,一向是拖得就拖(拖泥帶水?),

不如美國的灑脫,第一時間處理。

10年前福特汽車(Ford)回收輪胎時,不單在報紙登廣告,還在電視播放廣告,由總裁納瑟(Jacques Nasser)親自告訴消費者「已更換逾100萬個輪胎」,並以個人擔保福特會盡全力補救。

今次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卻失蹤多日,公司也沒有發報新聞稿。

回收汽車則像擠牙膏一樣,先是美國,然後歐洲,再而中國。

日本名牌索尼的筆記本電腦所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在2005年不斷發生起火冒煙事故,但索尼未及時處理,拖了一年,美國全國消費者委員會要對此事展開調查,索尼才在全世界回收約960萬個電池。

索尼的品牌形象大受影響。

豐田和本田汽車2009年在美國售出的新車數量,分別排名第二與第四。

一者之失,是另一者之得。

豐田汽車及日本汽車陸續出事,美三大車廠當然把握時機搶客,企圖敗部復活。

通用汽車給原豐田車主購車優惠,既可有長達5年的無息貸款,又有1000美元現金回贈。

但今次事件的贏家,卻是另一亞洲汽車王國南韓。在豐田和本田汽車回收名下型號汽車後, 

南韓現代和起亞汽車在美國銷量,明顯多了30%有多。


透明度不足 內地汽車股難樂觀

中國汽車工業在過去兩年大幅擴大生產規模,躍升世界第一。

中國汽車大多是OEM,自有品牌寥寥無幾。

汽車機件有問題,還可以輕易把責任推給外方股東。

但在回收和向公眾交代方面,相信中國的資訊透明度更不如日本。

對中國汽車股,還是不要盲目樂觀。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摘─別讓供應鏈的潛在風險變成企業的未爆彈


文/iThome (記者) 2010-02-26

在環環相扣的全球供應鏈中,其中任何一地的小環節出錯,便可能為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企業帶來慘重災情

危機中勝出──

MIT的供應鏈風險管理學薛飛(Yossi Sheffi)/著

吳家恆/譯   遠流出版售價:380元

二○○○年三月十七日星期五晚上,雷雨襲過美國新墨西哥州的阿布奎克市。

閃電接二連三地打下,照亮了這座地處沙漠的城市,其中一棟建築遭閃電擊中,

這是荷蘭飛利浦企業集團(Philips NV)旗下的電子工廠。

第二十二號晶圓廠的爐管因此起火,工廠和當地消防隊的警鈴同時響起。

灑水器啟動,受過訓練的飛利浦員工立即採取行動,不到十分鐘的工夫就把火撲滅了。

等到阿布奎克第十五消防隊的隊員抵達火災現場,已經無事可做了。消防隊員迪羅亞表示:「我們就只是走進去看看而已,他們的員工已經把火完全撲滅掉。」消防隊在進行標準安全檢查之後,也同意情況已經控制住,所以把文件填一填,就離開現場了。

一項例行調查顯示,這次火災規模不大,無人傷亡,工廠似乎也只是傷到皮毛而已。

火災的消息沒有出現在任何歐洲媒體的頭條,沒有上CNN,甚至連阿布奎克當地的報紙都沒報導。火已經滅了,但是真正的大戲現在才要上演。很少人想到,這個小意外居然影響到兩家北歐大公司的未來。

火災雖小,後患無窮

在訓練有素的消防隊員看來,這次火災的損害相當輕微,跟一場真正的大火比起來,根本不值得他們跑這一趟。

但消防隊員不知道的是,火災發生的地點曾經是地球上最乾淨的地方之一。

這家飛利浦工廠生產的半導體元件容不得任何塵埃。

「任何表面都必須一塵不染。」飛利浦發言人莫里森(Paul Morrison)說道。

只要有一丁點碎屑、棉絮、毛髮,就會毀掉精密的微型電路,而近代的電子儀器內部都是類似的電路。

無塵室內,空氣經過特殊的過濾器來過濾,操作人員身穿連身工作服,包得密密實實,還有極其繁瑣的清潔程序,為的就是確保不會有大過半微米(一微米等於○.○○○一公分)的粒子跑到無塵室,或是進入精密儀器和矽晶圓裡頭。

但是十七日晚間發生的火災剛好發生在這樣的無塵室內。

爐管裡面,八只承載盤上的晶圓當場就毀了。每一片八吋晶圓上頭都有數百枚晶片,所以每一只承載盤上的零件影響著數以萬計支手機的生產。

更糟的是,受波及的還不只是二十二號晶圓廠而已,濃煙瀰漫整間工廠——範圍比飛利浦想像中還要大。前有員工衝進來滅火,後有消防隊員到處檢查,鞋子帶進了許多灰塵。

濃煙、煤灰、救災人員走來走去,都讓無塵設施布滿灰塵,所造成的污染幾乎毀掉生產製程中的所有晶圓,短短幾分鐘,上百萬支手機的晶片就這麼毀了。

要把無塵室迅速復原,是一項大工程。

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飛利浦高階主管心急如焚,開玩笑說要帶牙刷去阿布奎克親自下海幫忙。「原先我們以為過一星期就能回復。」飛利浦半導體的發言人塔克威(Ralph Tuckwell)表示。

眼前的要務是聯絡這座工廠的三十多家客戶,尤其是最重要的兩家——

北歐手機巨人諾基亞(Nokia)和易利信(LM Ericsson AB)。

受火災波及的訂單裡,有四○%跟這兩家公司有關。

諾基亞緊迫盯人

此時,在五千三百英里之外的芬蘭艾斯博,諾基亞總部的電腦螢幕上出現了一些怪怪的數字。

有些飛利浦的晶片似乎會延遲交貨。

三月二十日星期一,飛利浦的客戶管理專員打電話給諾基亞的元件採購經理馬爾基(Tapio Markki),解釋為何要延遲交貨,他詳細說明情勢的發展、火災的情況、損失的晶圓數量,
以及預計會延遲一個星期交貨。

對於在火災發生後,於星期一打來的那通電話,馬爾基並不是非常在意。

在全球供應鏈裡頭,晚個一星期是常有的事。

1.機器故障、

2.原料短缺、

3.製程錯誤、

4.品質問題、

5.船運延誤,

6.還有不是很嚴重的公安意外(就像飛利浦發生的火災)都會造成一時的延誤。

這些狀況需要立即採取行動,但是製造廠商通常會有安全庫存——

包括零組件和成品的存貨——

如此一來,產品製程和客戶服務就不會中斷。

這類經常性的中斷在順暢的全球供應鏈裡頭,只會造成小小的騷動而已,並不會造成供貨短缺。諾基亞可以用現有的零組件存貨,並向其他供應商調貨來因應一時的延誤。

不過,雖然馬爾基沒有把它看成多嚴重的問題,他還是把這消息轉告公司內部的其他人,

包括全諾基亞最會解決疑難雜症的克侯能(Pertti Korhonen)。

「我們鼓勵壞事傳千里,」克侯能表示,他在諾基亞已經待了十五年。

「我們不想隱藏問題。」

即使此時這件事還算不上是危機,但克侯能決定要詳細調查這件事。

他把受影響的零組件放在「特別觀察」名單上,因此諾基亞會密切注意在阿布奎克工廠生產的五種零件,每天都會打電話到飛利浦,追蹤最新的狀況。

克侯能也開始和飛利浦一起合作,恢復產能。

他提議派兩名在德州達拉斯的諾基亞工程師飛到阿布奎克來協助,可是飛利浦怕外人介入會讓情況亂上加亂,於是加以婉拒。

火災發生後兩個星期,飛利浦打電話給馬爾基,解釋受損的範圍有多大,諾基亞之前擔心的事情果然發生了。飛利浦現在知道,他們要花好幾個星期修復無塵室,然後才能重新復工。整體說來,可能要花好幾個月的時間,才能趕上生產進度。

在那一刻,克侯能心裡很清楚,晶片延遲交貨會影響到四百多萬支手機做不出來。

當時諾基亞正要推出新一代手機,必須仰賴飛利浦的工廠所生產的晶片;

在這個手機銷售一片大好的時候,諾基亞將會有超過百分之五的年產量受到影響。

於是,克侯能和馬爾基馬上從各地召集了

1.供應鏈經理、

2.晶片設計師和

3.資深經理來解決問題。

三十名諾基亞的幹部分赴歐洲、亞洲和美國,想辦法理出解決方案。

這個小組很快釐清了零組件替代來源的供應度和可靠度。

五個零組件裡頭,有三個可以在別處買到。

日本和美國的供應商各自可供應一百萬個晶片。

因為諾基亞已經是這兩家供應商的重要客戶,所以他們同意在只有五天前置時間的情況下,趕出追加的訂單。快遞的貨運速度也有助於諾基亞穩定生產。

但是,另外兩個零組件只有飛利浦和一家飛利浦的代工廠生產。

「這個問題真的很大、很大。」克侯能還記得。

諾基亞和飛利浦的最高層開會,以表達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當克侯能和馬爾基去荷蘭的飛利浦總部開會時,諾基亞的董事長兼執行長奧利拉(Jorma Ollila)本來要從美國飛回芬蘭,也特地繞到荷蘭去參與這次會議。他們直接和飛利浦的全球總裁彭世創(Cor Boonstra)與半導體部門總裁兼執行長范德波(Arthur van der Poel)當面溝通。

根據克侯能自己的說法,諾基亞的要求「多得難以想像,而且非常嚴厲」。

他們要求知道飛利浦其他工廠的細部狀況。克侯能說他們告訴飛利浦,


「我們不能接受眼前這個狀況。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找出解決方案。」

諾基亞的團隊深入了解飛利浦所有工廠的生產能力,堅持要飛利浦重新調配產能。

「目標很簡單:生產這些零組件時,飛利浦和諾基亞會有一段時間就像同一家公司一樣。」

芬蘭人的認真最後把事情搞定了。


易利信坐等零件

在波羅的海的兩端,諾基亞和它的死對頭易利信遙遙相對。

易利信也跟飛利浦訂了數量龐大的手機零件。

兩家公司之間的競爭由來已久。

易利信和諾基亞不僅在手機製造和通信網路彼此競爭,這兩家公司也分別是瑞典之光和芬蘭之光。由於芬蘭從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受瑞典統治,兩個國家始終都在激烈較勁。

作為飛利浦的重要客戶,易利信在火災之後的那個星期一早上,

也接到了同樣內容的電話。

但是易利信的反應就很不一樣了,

它反映了瑞典文化裡頭比較隨性悠閒的天性,

而諾基亞則有芬蘭人更強調個人主義、積極進取的文化。

「易利信比較被動,也比較友善,但動作較慢。」

一位在火災後跟這兩家公司都有接觸的人士這麼表示。

到易利信了解問題到底有多嚴重時,已經為時晚矣。

易利信請飛利浦提供協助,飛利浦也愛莫能助,因為諾基亞已經吃掉所有的產能空間了。易利信轉而向其他的晶片廠商想辦法。但是易利信不像諾基亞,它沒有替代供應商能生產阿布奎克工廠製造的晶片。

二○○○年秋天的半導體銷售燒得火紅,而諾基亞把所有的閒置產能都佔去了,易利信無法從其他來源得到所需的零件。

易利信的消費產品部門主任亞倫布林(Jan Ahrenbring)只得承認:「我們沒有替代方案。」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企業不應嘲笑日本製造

2010年02月24日 07:51 來源:環球時報 蔣豐

自1月21日起,日本豐田在美國以及歐洲、加拿大、中國發生“召回門”事件後,中國國內出現不少嘲笑“日本製造”的聲音,認為日本企業的“品質神話”就此終結,“品質與泡沫同在”,認為2010年中國的GDP有望超過日本,中國產品的品質也會同步超過日本企業的產品。


從總體而言,中國的產品品質與日本的產品品質究竟誰更好一些,實在是不說自明。
首先,日本豐田出現了產品品質問題,
並不意味著日本整個製造業都出現了產品品質問題。
相反,值得注意的是,在豐田出現問題後,整個日本製造業都開始反省:

.1技術出口到海外的時候,如何將管理同步出口;

.2在海外設立工廠時,如何在當地對外籍技術人員進行日本式培訓;

.3在日本高齡化與少子化並行、勞動力短缺、外國勞動者日益增多的背景下,

應該如何保證產品品質。

這種舉一反三式的反省,應該有助於日本企業產品品質的提高。

反觀中國,食品品質問題層出不窮,但整個中國食品業的反省仍然不是很清晰。

其次,中國企業的產品品質問題與日本企業的產品品質問題尚不在一個層次。

日本企業的品質問題較多地出現在技術方面,而一些中國產品的品質問題往往出現在造假方面,以次充好甚至以假亂真,甚至有不良製造商就是在用假貨來包裝所謂的品質,何時敗露只是時間問題。

要彌補中國產品的品質缺陷,首先的切入點應該還是防假。

再次,日本企業在應對品質問題和危機公關方面,也比中國企業強得多。

儘管豐田這次一時難以放下世界汽車業“老大”的架子,

但最終還是派遣社長到美國出席聽證會。

日本企業出現品質問題後,公司經營層一般會在媒體面前深深鞠躬向消費者謝罪,
這在中國是罕見的。

其實,這種“負荊請罪”的企業文化本來是源於中國,但在中國當代企業中卻是鳳毛麟角。

至於我們在中國法庭上看到一些經營者低頭道歉的情景,那已經為時晚矣。

豐田出事之後,幾十年心血付諸流水,今後在國際市場大量銷售產品勢必要比以前艱難。

對中國企業而言,今後要向國際市場輸出高科技產品,勢必要苛刻要求自己的技術水準和管理模式,鍛鍊危機處理能力。

“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今天,中國企業不應該嘲笑日本企業,

而是應該“以日為鑒”,以日本企業出現的產品品質問題為借鑒,從中汲取教訓,

才能避免在現代化工業道路上、在開始走向世界市場的征途上重蹈覆轍,

實現真正的跨越式發展。(作者是旅日學者。)

(責任編輯:劉曉聞)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達賴喇嘛強調,所謂的領導之道,

要從向內修心做起,培養正觀的思想,參透個人、企業、國家及經濟制度

緊密相連的事實本質;

進而有勇氣與遠見引領改變,做出正確的決定、採取有效的行動。


在追求獲利與發展之外,更必須體認到普世的責任感,致力為全人類謀求長遠的福祉。

擁有達賴的睿智觀點,每個領導人都將成為組織穩固精進的基石、世界永續發展的推手。

掌握領導之鑰!


◎ 培養耐心:

唯有培養耐心,才能讓自己準備好面對敵意、批評或失望。面對怒氣,最重要的不是能夠壓制怒氣的能力,而是保持冷靜的能力。

◎ 抱持熱情:

擁有無窮精力的人,也可以激起他人的熱情。能夠鼓勵他人擁有同樣的熱情,是領導者的關鍵特質。

◎ 熱中學習:

領導者瞭解自己的能力和德行,也能夠修正、改進自己。他們能體認自己對公司運作的知識是有限的,而公司的一切行為都會影響到許多利害關係人,因此必須熱中學習。

◎ 洞察時機:

領導者很清楚什麼時候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做什麼事,這包括善於規劃與利用自己的時間,看出輕重緩急,專心做最重要的事。

◎ 因應改變:

每一個目標,都像是一個移動的標靶,若不隨時因應情勢改變,目標就不可能永遠維持在理想的狀態。企業應該不斷尋找積極正面的方法,來應付各種變化。

◎ 多元角度:

領悟到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狀態,會讓人發自內心覺得謙卑,在做決定之前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接受無常的概念,也會加強領導者監督決策執行狀況的決心。

◎ 言行一致:

領導者必須言行一致,才能真正受到尊敬。若領導者言行不一,人們會遵循的將是他的行為,而不是他所說的話。

◎ 對最多數有利:

決策的結果必須有利於組織及所有受影響的人,而且一定要避免傷害。任何決策都可能對某些人有利,卻不利於其他人,這時就要選擇對最多數人有利的決定。

◎ 正確意圖:

不論領導者多能幹、他的心受過多少訓練,沒有任何人能預期行動所帶來的全部後果。但秉持正確的意圖,徹底考慮過各種後果的領導者,所犯的錯誤會比較少。

◎ 以身作則:

向內修心的領導者不會只告訴組織成員「該怎麼做」,他會「起而行」,跟屬下一起努力。身為領導者,要把握機會,展現修練的心和平衡的生活型態,讓員工看到你很滿意自己的生活。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優質神話破滅 專家:日本會沉沒


2010-02-10 【明報專訊】

豐田全球回收招牌環保車,受打擊的除了是豐田商譽,「日本製造」神話亦受重挫。

日本一直引以為傲的製造業,近年無論在半導體還是平面電視等主要消費品上,都被中韓迎頭趕上,豐田今次回收風波,更是雪上加霜。

日本經濟學者田中正友警告﹕

「以這樣的速度(滑落),日本會沉沒。若豐田不健康,日本亦不會健康。」

產品屢生問題 危機感不足

過去不少評論常聲稱,日本文化對「造物」(monozukuri)至臻完美的執迷

令「日本製造」得以雄霸一時,並催生了日本戰後經濟奇蹟,曾幾何時歐美商家都往日本學習企業品質管理。

但隨着1990年代經濟泡沫爆破,日本長期陷入低迷,近年日本產品也屢爆問題。

2006年,豐田及新力分別要進行大規模回收——豐田承認,2005年回收數字由2001年增加40倍,升至190萬,同年高層還被日本警方控告隱瞞汽車問題達8年;

新力同年則因手提電腦電池過熱而要回收1000萬枚電池。

連串事件引起日本上下討論產品質素問題,

當時豐田前社長奧田碩還呼籲國民為改善品質努力,說﹕「日本危機感不足。」

現在日本製造面臨更大危機,

經濟學者野口悠紀雄說﹕「連豐田也可以失敗,連凌志及Prius亦失敗,我們曾領導全球的製造業已不再世界第一,這對國民心理有很大影響。」

有日本論者將品質問題歸咎於美式管理作風,

例如終身聘用制不再,打擊員工士氣及團隊精神,

而且愈來愈少學生學習工程,更遑論加入生產前線。

品質問題未能及早對治亦是一大癥結。

曾居住日本16年的行銷教授格羅斯伯格(Kenneth Grossberg)認為,

這是因為日本企業有所謂「團體迷思」,令個人不敢提出質疑。

產品設計忘記照顧消費者

但品質控制只是日本製造業漸失競爭力的原因之一。

新力1980年代曾憑Walkman領導潮流,但在數碼音樂上卻姍姍來遲

市場最終為蘋果iPod及其他亞洲生產商的廉價產品霸佔。

新力近年亦錯判平面電視潮流結果將市場拱手讓予三星,要急起直追。

有日本業界人士希望豐田問題可敲響警鐘,提醒日本二戰後依賴製造業之路不能再繼續。

日本製造業佔整體經濟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28%,跌至2008年的22%。

有論者認為日本應加強資訊科技及軟件業務,尤其是日本在機械人、替代能源等高端產品仍有優勢。

但有專家指出,就算是在該領域日本亦難言穩勝。

新力製造的數碼walkman工程技術上較iPod更出色,但卻遠不及iPod受歡迎。

家指日本製造商太執迷於工程技術,但卻忘記在設計及使用上照顧消費者。

明報記者 林康琪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積電擬每股配3元現金 員工獎金紅利133.8億


更新日期:2010/02/09 18:55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 9 日電 )

台積電股利政策出爐,每股擬配發新台幣 3 元現金股息,將於 6 月 15 日股東常會議決;

台積電董事會同時核准員工現金獎金與現金紅利達 133.8 億元。

台積電董事會今天核准2009年營業報告書及財務報表,

全年合併營收2957.4億元,稅後淨利892.2億元,每股純益3.44元。

盈餘分配擬每股配發3元現金股息;台積電董事會同時核准員工現金獎金與現金紅利133.8億元,其中,

現金獎金66.9億元將於2月發放現金紅利66.9億元將於股東常會通過後發放。

台積電董事會今天還核准

2010年研發及經常性資本預算168.4億元,

用於

1.研發、

2.工廠營運、

3.公安環保及

4.營運管理;

另核准資本預算715.8億元

擴充晶圓12廠與14廠先進製程產能


因應新事業發展,台積電董事會核准修訂公司章程,新增

1.固態照明與

2.太陽能等營業項目

990209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7國債逾30兆美元 財長會議先擱一邊


更新日期:2010/02/06 15:05 林仟懿 (法新社加拿大伊夸努5日電)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各國國債總額高達30.375兆美元,這個數字令市場擔憂,但G7財政首長與中央銀行總裁在本週末的會議上卻極不願碰觸這個問題。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史特勞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han)也出席這次會議,他上週在瑞士達佛斯(Davos)表示,國債恐怕成為全球「未來幾年最大的問題」。

但加拿大G7會議反而聚焦在現階段的經濟情勢,試圖穩固脆弱的復甦,並且把焦點放在全球的金融監管,防堵引發全球金融系統幾乎崩盤的過度風險行為。

市場憂心「骨牌效應」可能產生,導致高漲的政府赤字推高借貸成本,

希臘已發生這種情況,義大利、日本及英國也可能發生。

不過在復甦持續大量依賴政府支出之際,近來G7財長的評論,

卻顯示伊夸努(Iqaluit)會議不會宣布任何平衡7國預算的根本解決措施。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郭台銘買樓、買球場 無限期延後


更新日期:2010/02/06 02:48 工商時報【記者黃智銘/台北報導】

近來陸續傳出有意在淡水置產,與購買高爾夫球場進軍休閒產業,

外界議論紛紛,昨日公告,決議各類相關之可能提議予以無限期延長。

鴻海發言人丁祈安說,公告是為了要正本清源,鴻海未來要專注本業

之前傳出郭台銘有意10億買下紅樹林預售豪宅「水立方」三層樓後,近日則是將以50、60億元買下新淡水高爾夫球場,

計畫將此處打造成距離北市最近、全國頂尖的高球樂園,一時讓淡水房地產成為注目焦點。

鴻海也屢被詢問進軍休閒產業事宜,但鴻海經過討論,決定先以本業為重。

鴻海公告表示,鴻海與相關人員曾予收集資料及研究,經評估後,

已決議各類相關之可能提議予以無限期延長。

值此全球產業動盪時刻,鴻海必求本業之發展,目前並無跨足休閒產業之計畫。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地方出大事 賠優質聲譽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2010.02.05 04:28 pm

豐田車輛召回風暴 未來銷售恐大幅下滑 / 路透

豐田汽車在全球化市場競爭與降低成本的過程,犧牲了品質,

因而賠上公司聲譽,產業專家認為,這可作為立志「全球化」公司的借鏡。

車測中心總經理黃隆洲說,豐田汽車向來給消費者「Made in Japan-品質保證」的印象,

卻沒想到這回竟會在不認為會發生問題的「小地方」出問題,召回的規模空前,

顯示「豐田製造」不再是神話。

黃隆洲觀察,豐田汽車毫無疑問是很認真經營的企業,但顯然危機處理很疏忽,零件供應商出事,就等於豐田出事,消費者不會分得這麼清楚,最後就是豐田的商譽遭受重大損傷。

他說,這種事不單只有豐田會遇到,任何有志全球化的企業都有可能會遇上。

全球化的時代,為了降低成本,分工一定愈來愈細,要求零組件價格降低,

但這不表示可以犧牲品質,企業必須更努力確保最終產品的品質。

黃隆洲強調,豐田事件是對企業很好的教訓,但對豐田來說「代價大了點」。

匯豐新日本動力基金經理人陳韻如長期觀察日本產業,也認為豐田汽車是在全球化的過程,面對競爭者與成本考量的雙重壓力,意外犧牲了產品品質。

陳韻如觀察發現,豐田2009年才從美國通用汽車手上奪下世界第一大車廠的寶座,這回意外事件發生在北美市場,讓美國媒體多少會放大解讀,在民族主義心理下,上至美國政府,下到美國民眾,對豐田事件都有點過度渲染。

【2010/02/05 聯合報】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門市服務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

課程主題內容︰

按照行政院勞委會門市服務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18100所制定:

1 門市人力資源規劃.門市人力資原採用.門市人力資源訓練.門市員工管理

2 門市「營運計畫管理」.門市營運與績效評估與流程.營業與門市的績效指標.

   自我診斷評估辦法.品質一服務一清潔管理輔導

 3 危機「處理」、「管理與對策」.門市、人員與財產安全處理.災害處理.

    緊急事件處理.職業道德

 4 門市「顧客服務管理」.顧客服務管理.顧客服務作業.顧客滿意指標與評量

5 門市「經營管理實務」

6 企劃書撰寫技巧與實作演練

7 門市服務乙級證照考試規範說明與方向.乙級技術士考試流程說明.乙級檢定應注意事項

8 零售與門市管理.零售管理發展.零售管理功能與業態

 9 門市管理

10 流通知識與相關法令

11 門市「商圈管理」.商圈市場調查

12 商圈立地規劃

13 門市「商品管理」.商品管理.商品進銷存管理.商品採購管理.商品組合管理.

    POS系統化管理

 14 門市「銷售管理」

15 學術科重點總複習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人力資源開發策略/程序


2.對分店輔導策略/程序


3.供應商管理策略/程序


4.產品或服務開發策略/程序


5.品牌形象維護策略/程序


6.作業標準手冊


7.公開之財務資料及營運資料


8.企業形象經營規劃書


壹、 企業簡介

一、經營理念與使命


二、公司組織圖(總部組織圖與各分店清單)


三、公司產品品牌介紹

貳、企業營運管理機制說明

一、人力資源面

二、總部營運面

1.總部對分店的支援輔導機制說明

2.總部對供應商管理的機制說明

三、財務管理面

1.財務管理機制說明

2.近3年財務狀況說明(提供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及股東權益變動表)

四、加盟商管理

1.加盟商管理機制或辦法說明(含作業標準手冊)

2.加盟合約範本提供

參、企業經營力分析

一、產品及服務優勢及創新力


二、品牌經營策略及成果說明


三、企業風險管理機制及作法

肆、其他附件說明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人力資源開發策略/程序


2.對分店輔導策略/程序


3.供應商管理策略/程序


4.產品或服務開發策略/程序


5.品牌形象維護策略/程序


6.作業標準手冊


7.公開之財務資料及營運資料


8.企業形象經營規劃書


壹、 企業簡介

一、經營理念與使命


二、公司組織圖(總部組織圖與各分店清單)


三、公司產品品牌介紹

貳、企業營運管理機制說明

一、人力資源面

二、總部營運面

1.總部對分店的支援輔導機制說明

2.總部對供應商管理的機制說明

三、財務管理面

1.財務管理機制說明

2.近3年財務狀況說明(提供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及股東權益變動表)

四、加盟商管理

1.加盟商管理機制或辦法說明(含作業標準手冊)

2.加盟合約範本提供

參、企業經營力分析

一、產品及服務優勢及創新力


二、品牌經營策略及成果說明


三、企業風險管理機制及作法

肆、其他附件說明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 廣告公關 品牌行銷 市場趨勢(809) 2009台灣廣告量下滑7%

(圖/sxc.hu by cobrasoft)

2009台灣廣告量下滑7% 五大媒體狀況如何?


作者 : 尼爾森公司 更新時間 : 2010/01/29 19:35:08

(2010-01-29)2009受全球金融海嘯衝擊等因素影響,台灣廣告量下滑7%。哪些企業依然投入最多廣告預算,榮登十大廣告主?哪些產業積極加碼,開拓行銷商機?五大媒體2010年的春燕已經來臨?


台灣廣告量2010年將谷底翻身?


(Brain.com 2010-01-29)尼爾森公司媒體廣告監播服務顯示,台灣2009年五大媒體廣告量(電視、報紙、雜誌、廣播與戶外媒體)跌破新台幣400億元,僅達394.2億元,較2008年衰退了7%,其中雜誌受建築、精品和香菸等類別廣告投資縮減的影響下,以16.4%負成長受創最深,戶外媒體負成長15.1%其次,報紙也衰退了9.7%,電視與廣播影響不大。

2009廣告量谷底翻身 預言2010的榮景再現?

台灣五大媒體廣告,
自2008年第三季起如溜滑梯般急速下滑,於2009年第一季更是較上一季遽跌了18.4%。

但自2009年第二季起便如爬樓梯般上揚,主要是因為金融風暴逐漸平息,消費者信心回升,消費市場逐漸活絡,廣告投資金額及新廣告創意數量均較第一季大幅揚升皆超過二成,其中,

除了無線電視與戶外媒體外

有線電視、報紙、雜誌與廣播的廣告量都有超過雙位數的成長。

而第三季及第四季因建築業、快速流通消費品產業廣告主預算回籠,以及醫藥美容業和政府因防疫、擴大內需等政府廣告大幅投注下,使得2009年下半年連續二季廣告量及廣告創意數量均呈現正成長。

尼爾森公司指出,2009年初房地產受到金融風暴嚴重衝擊,廣告量下降,但下半年房市因兩岸政策加速開放而快速回溫,
建築類以新台幣55.9億元持續坐穩台灣2009年第一大廣告投資產業,較2008年減少了6.7億元約10.7%的廣告花費,減碼金額也是第一大。

醫藥美容類以31.1億元、成長17.7%取得第二大廣告投資產業后座。

第三大廣告投資產業則是包括政黨與政府廣告的其他類,投資了26.2億元廣告預算。

交通工具類,因2009年年初車市急凍的影響,緊縮了17.9%、約5.1億元的廣告花費,於2009年僅投資了23.5億元廣告預算,縮減金額僅次於建築類;

直接受到金融風暴衝擊的金融財經產業,在2009年廣告花費為21.2億元,較2008年大幅刪減了15.5%約3.9億元的投資,縮減金額第三高。

  相反的,經濟萎縮創造出宅經濟的發燒,電腦資訊類於2009年投資了新台幣25.2億元廣告預算,加碼投資4.7%、約1.1億元的廣告費,成為唯一連續三年正成長的產業,與醫藥美容及食品業成為前十大廣告投資產業中三個正面加碼的類別。

線上遊戲、網路服務業 廣告加碼搶先機

  尼爾森公司進一步分析廣告商品小類,以遊戲軟體/線上遊戲的廣告預算加碼金額最為驚人,較2008年增加4億元廣告費,成長率達83.1%政府活動與政府機構也分別增加1.5億及1.4億元的廣告預算,成為2009年成長金額成長第二、第三多的小類,其中,政府機構於2009年廣告投資金額達12.1億元,成長率達13.1%。

  此外,在同屬電腦資訊類的網路網站服務,因燦星旅遊網、Yes123自由求職網、Yahoo!摩購物中心、1111人力銀行及PayEasy流行購物網的挹注,廣告投資達5.5億元,確立了傳統媒體為網站的跨媒體宣傳利器。

2009前十大廣告商品、廣告商品 各是誰?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前十大廣告金額成長商品小類中,有一半與保健美容有關

補品、美容減肥食藥品、保肝補血、健康食品及麥片麥粉名列2009年廣告金額成長商品小類第五至第九名。

這類的廣告投資也反應在銷售表現上,根據尼爾森公司零售資訊追蹤服務顯示,

2009年成人麥片麥粉與沖泡榖粉、健康飲品與健康食品的銷售金額皆有10%以上的成長,

其中,沖泡榖粉銷售成長更超過四成。

在最新的前二十大廣告主中,遠雄集團2009年以6.06億元的廣告投資,名列第一大廣告主,微幅刪減了1.2%的廣告花費

但同樣是建築產業的甲山林機構則大幅減碼五成以上、約1.48億元的廣告預算,從排名第四大廣告主遽降至排名第十三。

寶僑家品減碼幅度近三成、高達1.43億元的廣告預算,將第一大廣告主寶座供手讓給遠雄集團,以4.86億元成為2009年第二大廣告主。

同樣是

主打美麗的台灣萊雅,則是首度跌出前十大廣告主之外,2009年以3.17億元、減碼10%約3千萬元的廣告預算,成為第十一大廣告主。

2009年前二十大廣告可說是民生必需品企業的天下,統一企業投資了4.44億元在廣告行銷上,較2008年加碼超過五成、達2.27億元的廣告預算,一躍成為2009年第三大廣告主。

聯合利華則是以3.73億元、加碼幅度達26.1%成長第五大廣告主,

台灣花王緊跟在後,以3.68億元、增加18.9%的廣告預算,成為第六大廣告主。

強調保健的桂格食品陸續推出新品如喝的燕麥,以及於新流感疫情流行期間加強其營養補充食品的形象,投資了3.34億元的廣告花費,成長幅達20%。

電信三龍頭全都緊縮廣告預算,其中以

台灣大哥大減碼近五成、約1.07億元的廣告費為最,

於2009年僅投資2.25億元成為第二十大廣告主;

遠傳電信減碼幅度近三成,名列第十九大廣告主,

中華電信雖以3.81億元為第四大廣告主,但也削減了23.7%約9千萬元的廣告預算。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南企業兩大品牌 推升營收


2010-01-31 工商時報 【本報訊】

台南企業(1473)頂著轉投資開曼公司
擁有行銷大陸17年的男裝「湯尼威爾」 (TONY WEAR)與女裝「EMELY」

 計畫2010年初返台上市掛牌大利多,在股市大盤下挫之際,

上周五逆勢抗跌,成交763張,股價上揚0.6元,每股32.3元收盤。

成衣界績優生台南企業,金融海嘯來襲,每年獲利4元至5元

98年延續海嘯效益,上半年代工業務重挫,

然而第4季營業水準逐漸復甦,自結2009年全年度每股稅後達1.91元,

其中約三分之一來自TONY WEAR與EMELY兩大品牌。

台南企業99年內部努力目標,成衣OEM版圖,年營收期望比98年成長20%以上

TONY WEAR與EMELY兩大成衣品牌,年營收再增加40%左右。

如果依2009年台南企業每股不到兩元稅後盈餘來說,目前每股32.3元的股價已屬滿足點

但若反觀金融海嘯前,台南企業過去長久以來的表現,再加上其在大陸市場亮麗成績單,

以及潛在的開曼控股公司返台上市的大利多,其股價上漲仍有相當大的空間。(陳惠珍)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