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企業經營 (96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前瞻領導》團隊出問題,怎麼辦?

EMBA雜誌編輯部/文

研究顯示,高達八成的專案團隊遭遇某種問題

例如

1.有團隊成員未能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工作、

2.有團隊成員逃避開會、

3.團隊成員在重要任務中出狀況、

4.團隊成員之間發生嚴重歧見等等。

問題各式各樣,解決之道則一:

團隊領導者及成員必須開啟關鍵對話。

但研究也顯示,只有一四%的團隊領導人能夠開啟關鍵對話,有效解決團隊問題。

有問題是很正常的現象,就算是最健全的團隊,也免不了出現問題。

但是,團隊領導人必須知道如何討論與解決問題。

很多團隊領導人為了維持團隊和諧,避免進行這類關鍵對話。

諷刺的是,這樣反而更可能傷害團隊士氣。

也有團隊領導人採取高姿態,試圖運用權力要求團隊成員負起當責

但往往成效不彰,甚至使問題更加惡化。

當團隊出問題時,如何進行有成效的關鍵對話呢?

暢銷書「關鍵對話」(Crucial Conversation)作者、管理顧問派特森(Kerry Patterson),

最近在「激勵雜誌」(Incentive Magazine)提供三點訣竅:

1.一開始,不要認定你的看法絕對正確。

在開啟關鍵對話之前,很多領導人往往先有定見而且通常是負面看法

例如:

「他就是懶散、不夠認真,才會錯過截止期限。」

「他一定是進度嚴重落後,才會逃避開會。」

我們在腦海裡敘述的故事情節會影響我們的情緒,情緒會影響我們的行動。

若你以負面故事情節開啟關鍵對話,往往導致關鍵對話變成你個人獨白或引起對方不滿

最終,溝通沒有成效,甚至使問題更加惡化。

你不妨這麼思考:「一個理性、通情達理的人,怎麼會這麼做呢?」

這個問題通常能幫助你重新思考更多的可能性,並重新架構你的故事情節

當然,你的故事情節有可能是正確的,但在溝通之前,不能排除其他可能性。

因此,你不能假設自己的看法絕對正確。


2.敘述「落差」。

落差指的是,你的期望和你觀察到的現象之間的差距。

敘述落差可以幫助對方了解問題,使你們的對話聚焦於問題。

在敘述落差時,先陳述事實,

例如:

「我注意到你沒有出席上週四和本週四的會議。我以為我們已經說好你將出席這些會議。」

    接著試驗性地說出你的故事情節,並詢問對方你的看法是否有誤,

例如:

「我開始納悶,你是否不重視我們的會議?我是不是想錯了?」

   這麼做是讓對方有機會否定你的故事情節,提出他的說明。

關鍵對話的前三十秒鐘,將決定整個對話的氣氛。你必須把這一步做對。

3.探究動機與能力問題。

在啟動關鍵對話後,領導者必須發掘導致問題的所有可能的路障。

領導者往往假設所有問題都是動機問題(例如這個人懶散),

這是所謂的「基本歸因謬誤」。

為避免這種錯誤,你應該探究問題導因於能力的可能性

例如

1.他是否欠缺執行此工作所需的訓練、知識或資訊?

2.是否有政策、措施或流程對他的工作構成阻礙?

3.是否有其他團隊成員不提供協助,或甚至刻意阻礙?

在找出所有可能的動機與能力問題後,你們才能共同商議解決之道。

來源:EMBA雜誌第284期(2010年4月出版)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由於技術與知識主宰了企業競爭的優勢

傳統的創業家已逐漸成為歷史名詞,取而代之的則是「技術創業」。

所謂技術創業指的是「以技術為基礎之創業者或創業團隊

所創立之

1.高風險、

2.高獲利、

3.具技術障礙

的創業活動」,在高科技掛帥的今日可說是蔚為風潮。

然而,很多想要創業的人雖然擁有技術、夢想與理想,但對日後的

1.營運模式、

2.財務調度、

3.事業規劃、

4.資源整合

等問題卻完全沒有概念,這樣的創業方式將會為創業者帶來非常大的風險,

因此,撰寫一份好的技術創業營運計劃書,也成為欲創業者必備的技能


所謂「營運計畫書」,指的是「創業者對其他人介紹自己新創事業的一份文件」,

通常在與金融貸款機構或創投公司交涉時,都會需要這樣的書面資料,

不但是創業的藍圖,同時也是創業者向外籌資的重要依據。

然而,「介紹自己的事業並非撰寫營運計劃書最主要的功能

更重要的目的在於,可讓創業者

藉由撰寫過程中,

1.思考、

2.陳述並

3.審視企業的各項機能、

4.各個環節是否尚有不足或

5.待改進之處。

換句話說,技術創業營運計畫書寫得越清楚,就越可讓創業者在正式創業前

重新檢視自己的想法,除可修正過去未曾顧慮到的問題及缺失外

更可讓創業者在執行創業的過程中,減少不必要的嘗試與錯誤,

對創業者而言營運計劃書不但是一份向別人推薦自己的「企業履歷表」,

更是一份檢視自己的「自我體檢表」。

技術創業大多是屬於高度風險的創新型態事業,

技術創業者除了要有好的技術與想法外,能否順利籌措到資金及相關資源

也是能否成功開創新事業的重要關鍵。

如果沒有一份好的營運計劃書,並

1.明確說出新事業經營的構想與策略、

2.市場分析、

3.財務計畫、

4.未來發展等,

將很難吸引投資者將資金投入

然而,雖然技術創業者都知道營運計劃書的重要性,

但如何撰寫一份成功的營運計畫書,卻是許多創業者所面對的最大挑戰。

創業基本知識


1.技術創業的挑戰


2.創業機會與創業準備


3.創業模式與時機


4.董事會與經營團隊


5.稅務與會計規範

籌資策略

1.認識並選擇創投


2.技術股


3.保密協定與營業秘密保護


4.股票上市


5.公司價值評估的上市法律問題


營運計畫 企業經營模式

1.新產品市場評估與上市規劃


2.技術授權與智慧財產權管理


3.組織規劃


4.財務規劃


5.風險管理

營運計畫實作報告 學員自選案例報告


報告討論與指導


課程回顧與評量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取代微軟成為S&P 500指數第二大企業


文/陳曉莉 (編譯) 2010-04-23

S&P 500的計算基礎是以蘋果在外流通的股票乘以266.36美元的股價,

以及微軟在外流通股票乘以31.39美元的股價。


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P)公司在本周四(4/22)

公布美國前五百大企業的股票指數(S&P 500),顯示蘋果的浮動調整(float-adjusted)

市值達到2415億美元,超越微軟的2395億美元,而成為S&P列表上的第二大企業,

僅次於美國石油公司Exxon Mobi的3000億美元

S&P 500主要評估美國紐約證交所及那斯達克的前五百大企業市值,

根據標準普爾的估計,這五百大企業的市值約佔美國股市的75%。

S&P 500的計算基礎是以蘋果在外流通的股票乘以266.36美元的股價,

以及微軟在外流通股票乘以31.39美元的股價。

不過有媒體認為,這樣的計算方式並無法實際反應出兩家公司的市值。

因為S&P 500是採用浮動調整市值,代表S&P僅計算了供公開交易且在外流通的股票,

並未計算企業發行的所有股票。

例如, Macworld根據蘋果及微軟發行的所有股票及上述股價,

得出微軟仍以2750億美元超過蘋果的2415億美元。

即使不在股價或市值上作文章,蘋果近來的表現亦令人驚豔。

蘋果於本周公布截至3月27日為止的2010財年第二季財報,

指出該季蘋果營收達135億美元,獲利30.7億美元,每股盈餘為3.33美元,毛利率為41.7%;



2009年第二季相較,蘋果營收成長了48%,獲利成長89.5%,每股盈餘成長86%,

毛利亦增加4.5%。

蘋果在第二季總計售出

1.294萬台Mac,Y/Y成長33%;

2.87.5萬台iPhone,Y/Y成長131%;

3.1089萬台iPod,Y/Y下滑1%。

蘋果亦預估第三季營收可達130~134億美元,每股盈餘為2.28~2.39美元。

(編譯/陳曉莉)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世紀已由農業、工業時代,逐步走向服務業時代

「客製化」、「客戶至上」、「以客為尊」已是每個人耳熟能詳的服務相關名詞。

依據商業週刊調查,

台灣服務業占GDP比重達到73%,



美國服務業占GDP比重更達到78.7%

這顯示台灣如同其他已開發國家一般,產業將逐漸由製造走向服務,

透過服務來創造新的產業價值。

服務與產品的屬性有很大的不同:

產品傳遞價值給客戶的媒介,而服務本身就是對客戶的價值

產品追求的是市佔率服務追求的則是心佔率

產品可以

1.量化、

2.製造、

3.運送、

4.儲存,

而服務則很難做到;

產品製造有ERP、PLM等系統及科學可供依循,

服務要如何創新、公司目標要如何達成呢?

「服務科學、管理與工程學」提供了完整的答案。

服務科學、管理與工程學(Services Science,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SSME)

是ㄧ門跨領域、結合人與科技、為客戶提供價值的科學。

SSME的內容涵蓋

1.服務創新、

2.服務設計、

3.服務工程與系統、

4.服務資訊管理與

5.決策支援,

6.以及各種與服務管理

的相關議題。

服務創新(Service Innovation)不但是服務科學的一部分,

更是服務科學最重要的模糊前端(Fuzzy Front End)。

服務創新主要在探討

1.服務創新之流程與方法,以及

2.服務的價值創新計畫(Value Innovation Program;VIP);

服務設計則是將服務創新結果

1.進行服務導向之企業流程塑模與分析、

 

2.服務最佳化與標準化、及

 

3.服務價值分析;

至於塑模 (Modeling)主要是將服務設計的流程,用文字圖像呈現,

一方面作為討論溝通之用,另一方面也可當作日後施行的依據



價值活動的概念

而言,

1.服務創新與

2.服務設計

是服務的「主要活動」,



1服務工程與系統、

2.服務資訊管理與

3.決策支援、

4.服務管理

等則屬於服務的「支援活動」。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組織鶴立雞群的秘密
EMBA雜誌編輯部/文

美國克里芙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的病人包括

1.沙烏地阿拉伯國王、

2.英國王子、

3.美國脫口秀節目女王歐普拉(Oprah Winfrey)等人,

憑他們的財力權勢,可以選擇世上任何一家醫院就醫,

但是他們不約而同選了屬於非營利組織的克里芙蘭。

同樣是醫生和護士,克里芙蘭就是能在預算低於美國醫院平均的情況下,

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雜誌(U.S. News & World Report)

的年度評鑑,克里芙蘭幾乎年年都是最佳醫院的前幾名。

擔任克里芙蘭CEO六年的卡斯格羅夫(Delos Cosgrove)分析中心的傑出表現

他表示,說得通的做就是了,不要管傳統或一般是怎麼做的。

例如,克里芙蘭的病人可以自由上中心網站查看自己的病歷。

卡斯格羅夫認為,如果他是來中心看病的病人,

他會想要知道醫生在他的病歷上寫了些什麼。

病歷是病人的資料,不是醫院的,醫生在寫這些資料時,

是收了病人的錢,在為病人工作,所以卡斯格羅夫自問:

「為什麼不能這樣做?」找不到好的反對理由,

於是他破天荒地讓病人可以自由查看自己的病歷。

一開始,中心有醫生擔心,這樣做會產生誤會和糾紛。

克里芙蘭因而更改做法,給予醫生一星期的時間整理撰寫,

病歷不需要在看完病後立刻上傳。

結果,醫生更認真寫病歷,

病人也更了解自己的病況,雙方的溝通因而更為良好。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貿營運特區 敗部復活


【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 2010.04.19 03:38 am



1.「產業創新條例」三讀、

2.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即將簽訂,

3.沉寂一段時間的經貿營運特區將重新啟動,期能吸引台商回台投資,

4.以及跨國企業來台設立營運總部。

馬英九總統日前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時透露,

2009年11月底「喊卡」的經貿營運特區已重新啟動。

行政院政務委員尹啟銘表示,一個月內將提出具體作法。

行政院已在3月底向馬總統報告經貿營運特區的規劃方向,經建會主委蔡勳雄表示,

特區至少有四個特色

一是港務、關務、貿易服務一條鞭,由單一窗口服務,加速通關便捷化;

二是具競爭力的租稅;

三是鬆綁外勞聘僱;

四是禁止自大陸進口的貨品,准予進入特區加工後出口。

至於經貿營運特區是否會成為與大陸海西特區先行先試的據點,官員表示,尚未討論。

具競爭力的租稅和鬆綁外勞聘僱,是過去經貿營運特區「喊卡」的關鍵,

產創條例闖關成功後,租稅問題迎刃而解。

營所稅降到17%後,在亞太地區僅次於香港的16.5%,和新加坡並駕齊驅。

至於外勞薪資和基本工資「調適」,蔡勳雄說,

考慮將

1.外勞食宿費、

2.就業安定基金等納入外勞薪資內含,

也就是外勞薪資維持基本工資1萬7,280元但其中包括食宿等費用

此部分待和勞委會協商後確定。

馬總統日前在專訪時表示,產創條例、ECFA、經貿營運特區,和政府拚經濟的戰略

也就是發展台灣成為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是結合在一起的。

產創條例將營所稅降至17%以後,稅已經很低了再解決聘僱外勞等的問題

就可以吸引台商回台投資,外商來台設立營運總部。

據瞭解,有關鬆綁外勞聘僱問題,

包括聘僱外勞比率放寬至40%及外勞薪資與基本工資脫勾。

現行「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的聘僱外勞比率上限已可達40%,

但實際進用外勞比率未達此一標準,服務業比率更低;

航空城條例更明訂服務業不得僱用外勞及陸勞。

蔡勳雄指出,聘僱外勞比率鬆綁,細節要與勞委會研議。

【2010/04/19 經濟日報】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USH倒閉 法院、店員爆搶貨衝突


更新日期:2010/04/15 04:11

債權銀行聲請假處分 警拉鐵門趕人〔記者邱俊福、鄭琪芳、鍾麗華、劉志原/綜合報導〕

知名進口肥皂品牌「LUSH」代理商亞洲麗達公司無預警倒閉一百多名員工組自救會

昨天在台北市忠孝東路店面以五折現金價叫賣貨品變現抵薪,但因債權銀行聲請假處分,

法院及警方趕往執行查封,與員工發生衝突,

員工聲淚俱下地高喊:「薪水沒了,貨品是老闆給的,我們只能自救,有誰能幫我們…。」

LUSH代理商亞洲麗達驚傳倒閉,上週五起陸續關閉全台二十八家門市

負責人葉長祿因無力支付一百多名員工薪資,以庫存肥皂抵償薪水。

「LUSH」員工昨在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的門市貼出所有商品五折拍賣出清,

規定消費者只能以現金交易,消息一出,顧客蜂擁來店瘋狂搶購。

顧客陳小姐說,這個品牌的香皂不會過敏,她是長期愛好者,沒想到竟然會關門;

還有人說:「現在倒閉了,我要將一年用量一次購足。」

還有老顧客出示禮券說,幾年前購買「LUSH」每本十張、每張面額五百元的禮券,

因禮券沒有期限,還剩下三張沒用,不知道該怎麼辦。

員工賣皂抵薪資 哭喊:誰能幫我們

下午二時,台北地院人員到場拉下鐵門,強制執行查封商品,

並要求台北市警大安分局動員警力到場維持秩序,瞬間引起LUSH員工不滿,

哭喊:「這是我們的東西,為何我們要出去?」

因而引發拉扯衝突,傍晚商品已被債權銀行搬走,員工情緒激動,但也無可奈何。

據了解,債權人為華南銀行,債權約三百多萬元,

但有中小信保基金保證,若發生損失也只有一成,約三十多萬元。

對於查封時員工強烈反彈,華南銀行發言人賴明佑表示,為保全債權,查封是必要的程序。

勞委會建議:勞工可申請工資墊償

勞委會勞動條件處科長黃維琛則表示,

除非勞工有聲請假扣押,否則最好不要急著變賣肥皂,因為恐涉及侵占罪。

黃維琛建議LUSH員工,可以到勞工局申訴,並對雇主積欠的薪資申請工資墊償,

最高可以代墊六個月的薪資,如果無法提出薪資證明,

至少可以勞保投保金額來計算月薪,而勞工局取得工資債權後,

事後會透過法院向雇主追討。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今年車市看法,和泰預估全年規模可達26萬輛,年中再視市場情況做修正。
 
圖/本報資料照片

人物專訪-2010年經營重心 布建中古車通路、衝刺大陸事業


2010-04-12 工商時報 【記者沈美幸/專訪】

和泰汽車總經理張重彥指出,和泰車大陸事業發展遠景是2015年設立15個豐田及凌志汽車銷售通路,但隨著大陸車市快速增長,上修擴增至20至30個銷售據點,

和泰2010年經營重心會放在TOYOTA中古車通路布建及大陸事業上。

以下是採訪紀要:

問:對今年經濟景氣及車市看法?

答:
國外機構及行政院主計處預估2010年台灣經濟成長率4%多

還持續上修,加上消費者信心指數開始回升、景氣對策訊號連續兩個月亮紅燈,

如果5、6月兩岸也草簽ECFA

整體經濟景氣會更好,不過目前大家最擔心是金融風暴後遺症,

尤其希臘、西班牙及葡萄牙等歐元區先後都傳出債信問題,

相信歐元區國家會想辦法支援希臘等國家度過難關。


2010年初台灣車市還因政府貨物稅補貼措施到期而受益、

加上車商促銷及經濟景氣也開始好轉,對整體車市有所幫助,

和泰仍預估2010全年車市規模26萬輛

6、7月才會視市場情況做修正。

和泰轉投資長源汽車主要是販售巴士、遊覽車及日野35噸以上拖車頭而屬於生產財具,

通常只有企業看好未來才願意添購。

在五十鈴退出市場後,長源大貨車每月銷量從2百多輛提高至3百輛,

之後增加至3百多輛,3月銷售突破4百輛,還有7、8百輛訂單未交車,

最近還傳出八八水災重大工程開始動起來,

連豐田堆高機月銷售也從去年銷售個位數擴增為10多至20輛,3月倍增至40輛,

就連中型巴士也有80、90輛未交車,從上述數據,整個產業都動起來了,

足以證明國內經濟景氣的確有好轉的跡象。

問:2010年經營策略及重心為何?

答:

2010年經營重心放在中古車及大陸事業,其中TOYOTA中古車據點

今年不單要再增加5個據點而達16個,達到銷售1.5萬輛中古車目標,明年向2萬輛挺進外,

還打算全面更換中古車CI(企業識別系統)及IT系統。

而大陸事業方面,2010年斥資650萬美元在天津增加1個LEXUS銷售據點,預計年底正式營運,還打算向豐田爭取在一、二級城市設立2或3個LEXUS及TOYOTA等2汽車品牌的銷售據點,2010年目標是銷售1.2至1.3萬輛,比2009年同期成長15%至20%。

原本和泰願景是2015年大陸銷售據點擴增至15個,目前上修為20至30個。

問:今年兩岸有何新投資計畫?

答:

2010年除在大陸天津新增1個LEXUS銷售據點,

最大投資就是新成立和通投資公司而取代上海和裕投資

來負責統籌大陸投資事業而屬控股公司性質,初期資本額為1,200萬美元

最終擴增5,000萬美元,未來和泰擴增大陸事業所需資金均由和通投資支應。

和泰大陸事業經營策略是第3年開始賺錢、第5年回收。

問:兩岸可網今年中簽署ECFA,台灣及和泰未來在日本豐田大中華地區將扮演何種角色?

答:

廠商把台灣與中國大陸視為同一市場很有利,

在零關稅下可互通有無,進行兩岸車型分工,台灣生產的車型銷往大陸,

大陸就不需重複生產,

目前台灣汽車市場太小,各車廠機器設備的稼動率太低,兩岸簽署ECFA

可提升車廠稼動率,可以創造雙贏。

不過台灣也要面對大陸車進到台灣的問題,

但負責生產的國瑞都將豐田COROLLA ALTIS房車都可銷往中東,

和泰並不會擔心,和泰所要扮演的角色是成為豐田最值得敬佩的經銷商。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選擇領導,讓自己成為領導人

報導時間:2010-04-06 整理、撰文 / 吳升皓
 
領導力是可以靠個人不斷練習、培養而成的。

從工作者到領導者,不論領導的是自己、團隊甚或龐大的跨國組織,

只要能夠訂定明確的目標,堅持地走下去,就是領導力。


領導者肩負著創造社會意識的重要任務,他們是社會道德統一的表徵,

     且具有使社會團結的價值。

     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周密地構思,並清楚表達他們的目標,

     引領大家跳脫瑣碎的格局,超越撕裂社會的衝突,

    共同為值得付出的事業盡最大的努力。」


據說

領導學之父華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

在約20年前出版《領導,不需要頭銜》(On Becoming a Leader)時,

一開始引用的這段話,是帶著生氣的心情下筆的,因為當時正逢美國政商醜聞不斷,

政治陷入兩黨惡鬥的困局。

那段時間,社會上看不到榜樣。

《時代》(Time)雜誌更直言「國家需要領導者,但我們沒有。」

時至今日,反觀我們所處的環境:

政治上, 同樣是政黨惡鬥、口水不斷,卸任領導者身陷醜聞,

                 現任領導者被質疑領導力不足;

企業界   也普遍面臨人才青黃不接的情況,

上有老驥伏櫪、接班人遭「撤換」,下則招募不到好人才

埋怨學校教不出企業能用的人……。

如果說國家需要領導者、企業需要領導者,他應該具備哪些特質?又該做些什麼?

時局愈艱難渾沌,愈需要領導力

2009年,在全球仍未從金融風暴肆虐後的嚴重災情復原之際,

《麥肯錫季刊》〈McKinsey Quarterly〉採訪了14位知名企業執行長和董事長,

彙整成〈艱困時刻的領導啟示〉(Leadership Lessons for Hard Times)一文,

揭示了在困境時,引領企業度過危機的領導原則。

文中強調,

其實無論景氣好壞,領導者的領導力都在組織中占有舉足輕重地位;

只是,當風險愈高、時局愈是艱難,更加凸顯領導力的重要性。

面臨困境,領導者要能在資訊模糊不足的情況下,迅速果斷地做決定,凝聚喪失信心、

甚至已然潰散的人心;

即使等到安度風暴,組織開始走上坡時,領導者也不能稍有懈怠,

必須著手布局中長期策略,早市場一步投入研發,以及預先管理風險。

或許是因為「領導者」這個字,總給人位高權重的感覺,

促使許多較為年輕、基層的工作者自動將領導力劃歸為「高層所需具備的能力」。

然而,格局無須爬到一定的位階才開始培養,而在目前的工作上,就能思索:

如何在身上背負的責任大於權力時,發揮溝通協調的本事影響工作夥伴

讓大家心甘情願為同個目標努力?

當景氣開始出現復甦跡象,能夠帶領大家迎向變動快速的市場、

繼續向前的領導者特質會是什麼?

工作者又該如何在仰望領導者的同時,對自己寄予更高的期許,培養自身的領導能力?

領導力究竟是什麼?

歸納

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杜拉克談領導未來》、

領導學經典《模範領導》(Leadership Challenge),以及

《領導,不需要頭銜》等著作後發現,好的領導者通常具有下列特質:

1.塑造願景:具前瞻眼光、能為組織設定對的方向,並定出目標與優先順序

2.勝任專業:能充分掌握所在產業環境、專業領域現況,有能力作策略思考

3.膽識擔當:能挑戰舊習、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決策,並願意承擔風險

4.用人與授權:藉由授權和責任分擔,培養出新的接班人

5.溝通協調:具清晰表達、傾聽不同意見,營造說真話環境的能力

6.鼓舞人心: 提振士氣、肯定同仁貢獻、讓工作夥伴樂於加入行列

最後,上述特質都必須奠基在

7.誠信正直的人格特質之上才能確保領導者帶領組織和工作夥伴走上正向的道路。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年虧5億 布魯樂谷熄燈


更新日期:2010/04/07 04:11 〔記者黃旭磊/高雄報導〕

夏天即將來臨,高雄縣市最大的水上樂園布魯樂谷10年虧5億元,宣告歇業。

布魯樂谷前副總糠進華說,景氣拉不上來,開業10年,僅民國92年SARS那年夏天,

民眾拋除病毒疑慮踴躍進場,是唯一賺錢的一年,其餘9年「年年虧損」,

累積虧損達5億元,加上當年投資3億元興建,不堪虧損才吹熄燈號。

糠進華表示,部分地上物已拆除,土地將還給台糖。

布魯樂谷原始股東為北海高爾夫球場、隆大營造及中華投顧等,佔有50%股份,

後幾年由東方高爾夫球場挹注50%,東方為屏東大鵬灣遊樂區經營者,

無奈票房持續低迷,認賠出場。

糠進華說,園區已拆除,不可能繼續營業,這次「是真的關門」。

業界指出,

布魯樂谷開業前3年,曾經創下單月10萬人次入場紀錄,

入場票價超過500元,是高雄地區上得了檯面的樂園,吸引北部遊客南下遊玩。

園內多項設施引領潮流,包括360度旋轉式滑水道,泳客徜徉水道中徐徐漂流。

另還有7種浪花變化的人造浪加勒比海大海灘,

還有一個容量1.8噸大水桶,每3分鐘蓄滿水會自動傾倒。

業者表示,無奈業績持續下滑,其間3度停業,

並於

民國94年7月底發生李姓男童於「泡泡樂」泳池內溺斃,

民國97年5月初廖姓小五男童左手4根指頭遭水下馬達扯斷等意外事件,

即使推出夜遊午夜場票,每張200多元,仍無力扭轉頹勢。

業界人士認為,布魯樂谷主打室外水上樂園,夏天因主題明確吃香,

但到了10月以後關園沒有收入,光靠夏季收入無法負荷沉重財務壓力,還是走向關門命運。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威葛瑞董事長郭承豐(圖/摘自網路)


華威董事長郭承豐及副董事長王小虎(圖/摘自網路) 華威廣告結束營業


作者 : 楊樸 更新時間 : 2010/04/02 19:03:32

1975年成立的華威廣告公司2010年3月31日宣布結束營業,創意和業務都不會再進辦公室,目前只有財務部門會繼續工作到五月。

和華威有合資關係的葛瑞Grey部分,因股權關係,未來動向尚不確定。

(Brain2010-04-02)

2010年2月22日一過完農曆年的第一個上班日,華威葛瑞廣告公司同仁互相恭喜新年的寒暄聲還此起彼落,卻傳來董事長郭承豐要開會的消息。

郭承豐長年在上海經營餐飲業,早已不問公司的事

突然要召集大家開會,是要發開工紅包嗎?大家一肚子狐疑。

沒想到開工第一天聽到的消息,

居然是郭承豐宣布公司要結束營業,原因是這些年來大客戶紛紛離開,

僅有的大客戶也要轉往其他對手。

這個晴天霹靂嚇得與會同仁說不出話來,希望這只是董事長一時的氣話

這家已有30多年歷史的廣告公司,

曾是得時報金像獎的常客,過去也是台灣最賺錢的廣告公司之一,在業績鼎盛那幾年,每年淨利新台幣上億,怎麼會落到今天要關門的地步?

這是台灣廣告產業的縮影?還只是個別公司的現象?

自從媒體代理業務從廣告公司分離之後,不但廣告公司的收入快速萎縮,

影響力也大不如前。

這兩年的不景氣,更讓廣告代理的經營雪上加霜。

廣告當前似乎正面臨大冰河時代,如果不能集中精神找出致勝的策略,客戶會紛紛離開,經營者也很容易灰心喪志,做出收山的打算。

華威葛瑞廣告公司2007年開始,由於客戶量陸續減少,

2007年7月底便開始整併事業一部與事業二部,陸續優退16位員工,

當時的總經理李榮維表示,大環境不景氣,

因此進行組織調整、瘦身節流,以減輕公司的營運壓力。

2007年初開始,華威葛瑞掉了光泉這個大客戶,之後多年來的超級大客戶留蘭香

也轉移到其他廣告公司,又失去了諾華;

這些廣告公司接二連三的離開對華威來說是受傷慘重。

再加上這一兩年的不景氣,許多廣告客戶紛紛刪減廣告預算,對廣告代理商衝擊很大,

過年期間傳來華威僅有的大客戶──LG要重新比稿,讓實事求事的郭承豐終於按奈不住,

做出結束營業的打算。

2月22日郭承豐一宣布公司要結束營業的消息,在職員工及離職員工密集的連絡討論

有人認為華威在經營上早已露出敗象,但也有在華威工作超過10年的員工依依不捨。

目前兩岸廣告界在華威葛瑞工作的人不下百位,對華威為什麼會走到今天....
註:最近華威畢業生還在Facebook上分享往日情懷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 品質管理 卓越經營管理 品牌管理(963)Toyota Motor Corp. (豐田汽車) (7203-JP) 任命 Steve St. Angelo為其北美汽車事業單位的品質長(chief quality officer)。

豐田任命Steve St. Angelo為新北美品質長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綜合外電  2010-03-26 14:16:23
近來因安全問題進行大規模召回的Toyota Motor Corp. (豐田汽車) (7203-JP)

為喚回顧客的信賴,

已任命 Steve St. Angelo為其北美汽車事業單位的品質長(chief quality officer)。

豐田的北美工程與製造事業部門副總裁St. Angelo將帶領地區性質量團隊,

並在社長豐田章男的全球小組中服務,該小組周二將於日本召開首次會議。

近來豐田不斷宣布地區性主管,如周二也宣佈了歐洲品質長,此外,

豐田社長上個月規劃出來的營運變更部分,將由地區性工作團隊將負責執行。

北美質量管理人員 Dino Triantafyllos 也在此次召回行動中扮演關鍵角色,

也負責該地區其他安全相關的決議。

他將改善客訴問題的處理過程能見度,因為豐田向來低調處理客訴問題,

引發此回豐田對於顧客抱怨回應過晚的輿論抨擊。

由於豐田在美國、歐洲、中國、日本和其他市場因維修問題召回了 850 萬輛車,

使其必須面對掙回地區顧客信賴的挑戰。

顧客對豐田汽車的品質疑異造成豐田 1 月份和 2月份的美國銷售量大降,

使其被迫推出更多優惠方案,以拉攏人心。

豐田表示,希望在夏季之前,得以完成規劃日本生產工廠的全集團重新組織之細節

豐田發言人周四表示,該計畫包括重新檢視集團公司內的製造運作,

例如

製造卡車的子公司 Hino Motors Ltd.(7205-JP),以及

汽車組裝生產的子公司 Toyota Auto Body Co。

發言人表示,

豐田正計畫依據車輛種類、大小,重新安排國內製造事業單位,

欲在2010年底前轉型完成。

發言人婉拒再透露更多消息。

由於汽車需求復甦,加上成本削減措施,豐田預期本財年 (3月底止) 將返回淨利。

豐田上一個財年面臨了 59 年來首次淨損。

豐田面臨的品質問題可能在下個財年,更多區域的銷售量將大幅下滑。

豐田本財年已因召回行動耗費 1800 億日元 (19.5億美元) 的成本,

雖然如此,分析師估計未來新財年恐須支付超過 50 億美元的召回成本。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 經營風險 危機管理 財務管理 BOT (500)宏都(5523)阿里山森林小火車鐵道經營權遭沒收

阿里山鐵道經營權遭沒收,宏都股價重挫,下午將說明


2010-03-25 新聞速報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

林務局將收回阿里山鐵道經營權,宏都(5523)子公司營運恐將受到影響,尾盤股價重挫一度逼近4%。宏都表示,對林務局的不實指謫違約並終止合約,下午3:00將召開說明會。

宏都在2006年得標的阿里山BOT案,去年受莫拉克颱風影響而導致鐵道毀損後,雙方對修復方式及費用等,經多次協商,但均未達成共識,林務局決定終止契約,收回鐵道經營權,一但鐵道經營權被收回,恐對宏都阿里山公司營運造成不利衝擊,宏都對此表達強烈不滿,並表示將透過正當途徑保障應有權益。

宏都2006年得標「阿里山三合一BOT案」,除阿里山森林小火車已於2007年接手營運為BOT模式外,北門飯店和阿里山上的飯店均為宏都需興建營運的BOT案。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獲利/南僑前2月每股稅前盈餘0.47元 陳飛龍:今年更好(2010/03/20 16:56)


南僑集團會長陳飛龍看好010年的營運表現。 記者楊伶雯/台北報導
 
南僑(1702)2010年起將按月公告自結獲利,20日公佈2月稅前盈餘1100億元,合併稅前盈餘1400萬元,累計前2月稅前盈餘9600萬元,合併稅前盈餘1.13億元,累計前2月每股稅前盈餘0.4元,前2月合併每股稅前盈餘0.47元,

法人預期在世博會效應及來自中國大陸廠的獲利,

2010年獲利年增率可達3成以上,全年EPS挑戰2.2-2.5元。

南僑2月個別營收1.49億元,累計前2月個別營收3.34億元,2月合併營收5.62億元,累計前2月合併營收14.7億元;2月稅前盈餘1100萬元,每股稅前盈餘0.04元,累計前2月稅前盈餘9600萬元,累計前2月每股稅前盈餘0.4元。

在合併獲利部分,2月合併稅前盈餘1400萬元,每股稅前盈餘0.06元,累計前2月合併稅前盈餘1.13億元,累計前2月合併每股稅前盈餘0.47元。

南僑2009年獲利表現佳,創近11年的新紀錄,前3季EPS達1.17元,

法人推估全年EPS近1.7元,

主要受惠於中國大陸油脂廠、泰國廠、餐飲事業的獲利成長,2010年的單季表現,約可

與2009年的第2季、第3季相當,推估今年獲利年增率可超過3成以上。

南僑除了本業的化工及油脂業之外,也積極佈局兩岸餐飲事業版圖,

目前在上海除了寶來納、仙炙軒等餐廳外,

更投資10億元開設8家位於世博村的8間高檔餐廳,

隨著世博會在5月開幕,南僑也將成為直接受惠的世博概念股。

南僑集團會長陳飛龍指出,2010年大陸的毒奶及麥當勞的油品事件

讓消費者更加注意品牌的選擇,中國大陸的出貨量也隨著增加。

另外,在大陸蛋糕、咖啡的成長下,也帶動天津新鮮奶油廠的營運,

2009年開始獲利,2010年營運將會更好。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性平權趨勢下女性經濟勢力崛起


2010-03-01

隨教育程度提升,勞動參與率增加,自主經濟能力增強,社會地位提高,女性對經濟的影響愈顯重要,若干文獻甚至以「Womenomics」反映此等趨勢。

2009年8月及9月高盛(Goldman Sachs)及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

分別發布研究報告、專論,從不同角度探討女性經濟勢力的崛起。

前者探討金磚及新鑽等新興國家隨性別歧視的改善,女性掌控更多的消費支出,

經濟影響力大幅提升;

後者運用全球調查資料,分析女性市場潛在商機及潛力產業。

女性經濟之發展已不容忽視,政府應加速女性人力資源的開發與運用,

並鼓勵廠商區隔市場,發展滿足女性需求的主軸商品,積極拓銷國內外。

一、新興國家女性經濟影響力提升

2009年8月,高盛(Goldman Sachs)研究報告「錢包的力量」(The Power of the Purse)指出,

新興國家經社環境改變,性別漸趨平等,加速女性投入勞動市場,進而提升人力資本、

生產力及薪資水準,促使女性擁有更大的經濟影響力。

(一)性別更趨平等

隨著教育、就業、參政等程度提升,以及性別歧視相關法律與社會規範的改善,金磚4國和新鑽11國女性在家庭與市場中,擁有更大的影響力及決策權。

(二)消費模式轉變

隨著女性決策權提升,其對商品採購影響力亦顯著增加。

女性消費優先順序不同於男性,以改善家庭生活水準之商品和服務為主,

影響所及,

1.食品、

2.醫療保健、

3.教育、

4.兒童保育、

5.服裝、

6.耐用消費品和

7.金融服務等消費隨之提高。

(三)性別平等與新中產階級議題結合

目前全球新中產階級(依購買力平價指數計算,年收入6,000至30,000美元)約有17億人,

     預期2030年將達36億人,其中大約85%集中於金磚及新鑽等國。

-隨著性別更趨平等,以及新興國家新中產階級抬頭,

綜合二者意謂女性將掌控更多的所得,對於消費者需求極具影響力。

未來5年,以中國與俄羅斯表現將最為明顯。


二、女性市場商機龐大

2009年9月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以「女性經濟」(The Female Economy)為題,

引用波士頓顧問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大型調查資料,

探討女性市場商機及潛力產業。

(一)市場商機:

女性族群所得提高,並掌握消費支出主導權,在全球消費市場中最具成長機會。

估計2009年全球女性總所得約13兆美元,2014年甚至將達18兆美元,

       遠超過中國與印度GDP的總和(中國及印度2009年GDP分別約4.4、1.2兆美元,

       2014年將達6.6、1.8兆美元)。

消費者支出中,由女性掌控之開銷,2009年達20兆美元,2014年將達28兆美元。


(二)女性需求與潛力產業:

女性消費市場需求雄厚,惟業者潛存刻板印象而忽視,潛力產業亟待開發。

-即便女性對於市場支配能力增強,社會地位顯著提升,

    惟此等趨勢仍未受到產品消費市場的重視,

    舉如:汽車設計仍強調速度,忽視女性所在意之功能與實用性。

-BCG調查顯示,食品、塑身、化妝品、服飾、金融服務及醫療保健六大潛力產業,

     前4者潛藏擴大消費額機會,後2者因女性族群對其服務最為不滿,極具改善空間。


三、研析意見

女性經濟勢力抬頭,女性族群已成為後金融風暴時期,帶動經濟發展、

景氣復甦的主要動能之一。

近年來,國內女性經濟表現亦有長足進步,

舉如:

2000至2008年,女性管理與經理階層人數由59,000人上升至82,000人;

女性平均每人工作所得(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亦由13,769.5美元增加至23,504.2美元,

成長幅度分別為4.2%、6.9%,皆高於男性之0.9%及4.7%,顯示國內女性經濟發展深具潛力。

(一)營造適宜環境,加速女性投入勞動市場

國內高等教育普及,

2007年大專院校女學生相對於男學生的性別比例為100:97.6,女學生人數多於男學生

我國女性勞動素質高,惟勞動力參與率卻遠低於男性(2008年女性49.67%,男性67.09%),

因此加強營造女性投入勞動市場之環境,以提升人力資本、生產力,帶動經濟成長,

為政府當前重要課題。


(二)發展女性需求之主軸商品,並積極拓銷新興市場

-隨女性消費能力的提升,政府應鼓勵廠商產品設計考量女性需求,爭取女性市場商機。

-掌握金磚4國和新鑽11國女性中產階級消費趨勢,發展主軸商品,加強拓銷。


參考文獻

一、Sandra Lawson and Douglass B. Gilman(2009),

         ”The Power of the Purse:Gender Equality and Middle-Class Spending”,

          Goldman Sachs Global Markets Institute. (附件一)

二、Michael j. Silverstein and Kate Sayre(2009),
      ”The Female Econom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附件二)

三、主計處網站,http://eng.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91061771671.xls

四、行政院主計處(2009):2009年性別圖像,2009年2月。

作者為經建會 綜合計劃處 鄭信德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日報特約----企業管理/艾•裏斯:品牌擴張是一碗迷魂藥


2010-03-19 08:28:02

1998年,通用汽車副總裁說:“我們竭盡所能,提供更多的產品選擇。”

當出現問題時,管理者總是喜歡將之歸咎於執行,在他們看來,一個合乎邏輯、經過細緻研究的戰略,怎麼會有錯呢?到最後,他們也不知失敗的原因所在。

決定企業成功的關鍵,不在於能生產多少產品,而在於能賺多少錢。

摩托羅拉擴張了它的品牌,而諾基亞則縮減了自己的品牌,贏家卻是後者。


最貴CEO的失敗

美國家居裝修連鎖巨頭家得寶前任CEO羅伯特•納德利,常被冠以

“全球要價最高的執行官”的頭銜。入主6年後,納德利離開家得寶,

   領走了約2.1億美元的薪資。

單從帳面數字來看,家得寶可說是運營有方。在納德利任職的6年裏

 其銷售增長了99%,利潤增加125%。

倘若拿家得寶和美國第二大家居裝修連鎖勞氏(Lowe's)做橫向對比,就可以看出大問題:

納德利剛任首席執行官時,家得寶的銷售額是勞氏的2.4倍,

納德利離開時,這個數字下降為1.9.但同期家得寶市值下跌8%,勞氏市值上漲188%。

兩家連鎖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勞氏預測美國家居裝修市場每年價值7000億美元,如果這個數字準確,家得寶和勞氏加起來也沒有占到市場的20%。

占主導地位的品牌,比小一點的對手往往更有優勢。

1.麥當勞增長速度快過漢堡王,

2.百威啤酒牽制米勒啤酒,

3.吉列強過舒適(Schick),

4.耐克領先銳步。

但為什麼家得寶的發展步伐,反而跟不上比它小的勞氏呢?

問題出在家得寶沒有持續聚焦於消費品業務。

它花費60多億美元,收購了批發供應商用,以壯大家得寶的供給

並想借後者進入建築材料市場。

家得寶在家居裝修市場上只有13%的份額,它要做的應該是持續聚焦核心業務。

要知道,增長的意義並不完全相同。家居裝修業務上的增長,會加強品牌的力量,核心業務之外的增長,則會削弱品牌。

圍牆另一頭的草更嫩。為什麼像家得寶這樣的一個企業,還沒有主導自己所在行業的品類,就要去不斷挖掘其他業務呢?

而且,建材和家居裝修這二者並不屬於同一業務範圍。“承建商更依賴于供應商或訓練有素的銷售人員之間長期的合作關係”,《華爾街日報》指出,“很多人都將家得寶跟手推購物車的DIY迷聯繫在一起,他們都不去小店鋪裏購買裝修材料”。

在想方設法擴張業務的企業中,類似家得寶的做法非常普遍,它們的增長法寶有三:

一是產品延伸,

二是多元發展,

三是整合多功能。

右腦思維的行銷派知道,這三個法寶中無一能頂得過一個“聚焦”。

 品牌不是疊加

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常被冠以“美國炒作最多的CEO”的頭銜,觀眾或讀者每天都能在媒體上,看到關於他巨大成就的報導。但特朗普也並非萬事如意。

2004年,特朗普酒店賭場暨度假村宣告即將破產,股東們的投入打了水漂。

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如果你認為特朗普是全球最強大的品牌之一,

為何他在亞特蘭大城以“特朗普”命名的三個賭場,最後都破產了?

管理派一般會將之歸咎為運營犯了錯誤:

1.特朗普收購泰姬陵賭場的價格開得太高;

2.設備更新跟不上對手;

3.廣告投入還不夠;

4.市場被更為豪華的“波哥大”搶走了,等等。

這些錯誤,也許是導致特朗普賭場破產的一方面原因,但它的行銷戰略如何?在我們看來,錯誤非常嚴重(多年前,我們曾為特朗普提供諮詢服務,後來合作也中止了)。

亞特蘭大城哈瑞斯瑪麗亞公司名下的假日酒店,曾是我們的客戶。

哈瑞斯公司想再建一座賭城,地點不是在瑪麗亞地區,而選在波沃,所以,

打算以五五分成的形式,跟特朗普公司合作。

 

 它們將名字定為“哈瑞斯波沃”。當時,我向它們的CEO指出,這是典型的產品延伸性錯誤:哈瑞斯原本有很多忠實顧客,現在哈瑞斯波沃的出現,無疑將這群人一分為二,一半去哈瑞斯瑪麗亞,另一半去哈瑞斯波沃。

此外,哈瑞斯瑪麗亞公司將行銷策略定為“另一座亞特蘭大城”,以強調它跟其他兩個賭城不同。或許,瑪麗亞地區的顧客,比波沃的顧客更為懶散且優雅

(一條詼諧但並未使用的廣告標語:

在哈瑞斯瑪麗亞,野蠻的動物只在表演臺上,不在觀眾群中)。

兩個公司經過多輪討論後,決定將賭場命名為“特朗普大廈”,行銷策略是“亞特蘭大城的中心”,將波沃的地段優勢和唐納德•特朗普“建得最大最好”的地產商名聲結合在一起。假日酒店後來將它那一半股份賣給了特朗普,後者沒有聽從我們的忠告,繼續進行錯誤的假日酒店品牌延伸。

他終於實現了亞特蘭大城三家賭城都用上“特朗普”這個名字的願望,最終將其忠實顧客分成三份,最後破了產。

為何左腦思維者鍾情於品牌延伸,因為它是合乎邏輯的。

如果你有一個很好的品牌名字,為什麼不能把這好名字用在所有東西上呢?

右腦全局思維者認為,當競爭微弱或者不存在競爭的時候,品牌延伸當然能起作用(特朗普集團在全球很多城市四處開花,正是屬於這種情況)。

但一旦競爭激烈,品牌延伸就是一條通往災難的捷徑。

顯然,沒有右腦全局思維的人勸誡唐納德•特朗普,不要把“特朗普”放在亞特蘭大第二或第三個賭城的名字上。我們無法責怪他們,對膽小的人而言,反對特朗普確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土星”的悲劇

 汽車生產商們與其增加更多的車型來混淆品牌,倒不如更好地精簡它們的產品種類。

土星(Saturn)汽車的迅速發展正如其名,土星V-12火箭將“阿波羅號”宇航員送上了月球。1994年,土星在推出僅4年後,便創下了它的最高銷售紀錄——286003輛。

同一年,土星經銷商的單店平均銷量比任何其他品牌都要多。與其他主流汽車品牌不同的是,土星只有一種車型,當然你可以選擇雙門、四門或兩廂車型。

這是“土星精神”洋溢的一年。這一年,4.4萬名車主和他們的家人,在位於田納西州的斯普林希爾的土星工廠,參加了“回歸頌”活動。第二年,土星在一項年度銷售滿意度指數報告上,排名第一。

土星在消費者心智上建立了怎樣的認知?是一種為年輕人設計的、價格便宜而外形美觀的小型汽車。

土星接下來又做了什麼?它的管理者是否企圖去擴大小型車的市場份額?

或者是擴展一個更大、更貴的汽車品類?

所有的汽車“專家”建議土星接下來該做什麼呢?你猜對了,產品線延伸。

當年有一個典型的說法,引自《華爾街日報》:“許多分析家認為,當土星的客戶慢慢年長、富有時,土星將最終需要一款更大的車型來維繫其客戶。”

 1998年,通用汽車副總裁說:“我們竭盡所能,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產品選擇。”

第二年,辛西婭•特呂代勒接管土星。正如大家期望的,她上任後的第一把火就是“想方設法擴展產品內容”。

兩年後,特呂代勒女士離任,土星由安特妮•克萊頓接任。但是這一戰略還是沒有改變。“我將重點放在不久的將來,”克萊頓說,“計畫推出SUV,做好增加產品內容的準備。”

1999年,較大車型的土星(L系列)推出。2002年,運動型土星(Vue系列)推出,替代原始土星的車型(Ion系列)于同年推出。

當鮑勃•魯茲(Bob Lutz)接任通用汽車副總裁並負責產品開發時,也是同樣的論調。

2004年,他說:“我們正在投資土星的未來,因為它是一個內在狀態良好的品牌,

只是需要一個更強大、更令人振奮的產品。”

無濟於事。

後面幾年土星的銷售一直不穩定,但再也沒能達到

1994年單店平均年銷售960輛的最高銷量紀錄。


2007年,土星經銷商單店平均年銷量僅為553輛

(這時已有5個車型:Aura、Ion、Outlook、Sky、Vue)。

在管理派一再染指土星品牌之後,土星已經不再是一種廉價汽車了,

因為更大的車型和更高的價格破壞了這一定位;它也不再是一種屬於年輕人的車型了。

事實上,產品延伸策略背後的初衷是當客戶漸漸變老、變富有時,它

仍能“為客戶服務”。但結局是它卻無法同其他大品牌同台競技。

 17年以後,“土星”代表什麼?什麼也不是。

(大陸國研網專供,作者:全球著名行銷戰略家、定位理論之父 艾•裏斯)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吉利汽車可能取得Manganese Bronze控股權,倫敦著名的黑色計程車可能移到大陸生產。英國標誌性計程車製造商向吉利轉讓經營權


路透
 


2010年03月19日 08:04 來源:浙江線上-錢江晚報 沈蕓

據國外多家媒體消息,英國錳銅控股公司17日說,公司最大股東、中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可能因接受配股獲得錳銅控股權。

錳銅是倫敦計程車國際有限公司(LTI)的母公司。

錳銅當日還宣佈,將把LTI經營權轉讓給其大股東吉利。


在2009上海國際車展上,吉利獲得錳銅授權生產的“倫敦計程車”首次在車展上亮相。

 CFP供圖

錳銅公司的主打產品是旗下LTI公司生產的倫敦計程車。

這款黑色計程車已經成為倫敦標誌之一,

曾在名為“令英國更偉大的100件事物”的評比中,名列第57名。

本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繫吉利控股集團,吉利方面表示,暫不對此事發表評論。


配股後吉利持股

將升至51%

錳銅財務董事馬克·弗賴爾告訴美國彭博新聞社,

公司將以每股70便士(約合1.1美元)價格向吉利集團在中國香港註冊的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配售股份。

一旦配股完成,吉利持錳銅股份將從19.9%上升至51%。

錳銅首席執行官約翰·拉塞爾說,配股“對我方有點轉折意味”。

據共同社消息,錳銅控股公司17日宣佈,將把LTI經營權轉讓給其大股東吉利。

消息稱,LTI將於年內停止生產車身及底盤,轉由雙方在上海成立的合資公司提供,

英國工廠只負責組裝,以此削減成本。

由於黑色計程車是倫敦的一個象徵,市民對其生產“中國化”心情複雜。

據悉,LTI年產2700輛計程車,自1948年來已生產了10萬輛以上。

但2009年虧損約700萬英鎊(1071萬美元),經營持續處於困境之中。

柯林斯·斯圖爾特投資銀行分析師認為,配股融資可使錳銅立即籌得1400萬英鎊(2142萬美元)現金。

錳銅股票價格17日在倫敦股票交易所下跌1.2%至每股84.5便士(1.3美元);

企業市值現為2580萬英鎊(3947萬美元)。


吉利能否得利

  將取決於銷售額

吉利2007年與錳銅簽訂總額5300萬英鎊(8109萬美元)合資協議,吉利獲錳銅23%股份並成為最大股東。錳銅隨後一次配股融資使吉利所持股份稀釋至19.9%。

吉利2009年初開始在上海生產面向亞洲市場的TX系列黑色計程車。

借助與吉利合作,錳銅在上海生產部分零部件後運送至考文垂,

使單車生產成本節約1200英鎊(1836美元),

今後6個月內預計將進一步節約800英鎊(1224美元)。

錳銅製造的TX系列汽車過去18個月間在英國國內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

主要競爭對手是環境汽車公司經銷的梅塞德斯“威霆”車型。

環境汽車如今佔據30%市場份額。

與錳銅相反,環境汽車宣佈在考文垂擴大生產並新僱員工滿足生產需求。

彭博社援引大和研究所(香港)有限公司一名分析師的話說,吉利增持錳銅合乎情理,但“吉利能否得利將取決於銷售額”,“吉利擁有足夠資金接受配股,掌握控股權後將擁有更多決定權”。

不過,路透社援引錳銅一名高級管理人員的話說,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截至17日仍未最終決定是否增持錳銅股份。據新華社、央視記者連線

  吉利:目前不便發表評論

吉利有望控股錳銅的消息剛一披露,本報記者立即聯繫吉利控股集團。吉利表示,對該事目前不便發表評論。一旦有最新進展,將及時向公眾公佈。

另據上海媒體報道,吉利汽車集團已成功籌得21億美元,預計最遲本月31日簽署正式協議收購沃爾沃轎車(VOLVO)公司。

這將創下中國收購海外整車資產的最高金額紀錄,吉利集團有望借此躋身全球知名豪華車市場。 

本報記者 沈蕓 (責任編輯:董琳)

倫敦Taxi 將來Made in China滿街跑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10.03.18 02:32 pm

生產倫敦著名黑色計程車的Manganese Bronze控股公司財務經理佛萊爾說,中國的吉利汽車公司可能把目前持有的Manganese股權從19.9%提高到51%,以取得該公司的控制權,並加強吉利的海外擴張。

Manganese的總部設於英格蘭的柯芬翠,和吉利公司在上海有座生產計程車與零件的合資廠,未來將推動吉利公司的計畫,把吉利生產的轎車銷往英國與歐洲。

佛萊爾說:「公司即將經歷革命,我們未來將一面是柯芬翠的黑色計程車製造商,

一面是吉利汽車的裝配廠兼配銷商,而且會有更多的計程車零件來自中國。」

Manganese公司17日發布的聲明指出,TX4計程車的零件將在上海製造,

此舉將使柯芬翠廠的60%工作消失。


中國總理溫家寶如今推動「走向全球」的政策鼓勵中國企業收購外國公司,同時取得技術。吉利公司2009年12月推出專為西方市場設計的的帝豪(Emgrand)車款,並希望藉助Manganese作為歐洲的配銷商。

中國商務部2009年11月曾經表示,中國的目標希望在2015年以前

取得世界汽車與零件銷售的10%市占率,或相當於850億美元的產值。

吉利將成為第二家與英國汽車業合作的中國公司。

上海汽車集團 (SAIC)2005年時以1.16億美元的價碼,取得MG Rover 集團的Rover25與75車款的設計權,2007年與南京汽車集團合併後,更進而買下MG的伯明罕車廠。

Manganese公司17日發布的財報顯示,2009年有690萬英鎊的虧損,出售股權給吉利可以籌到約1400萬英鎊的資金。

【2010/03/18 聯合晚報】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企業管理/日本家電企業的無為經營


(大陸國研網專供,作者:得平司 端木清言) 2010-03-18 08:37:58

筆者近日拜讀了立石泰則君專論K'S電機的大著《不努力的經營》一書,感慨良多。

K'S電機自1947年3月創業,歷經兩代傳承,迄今已經擁有64年歷史。

1982年3月,加藤馨先生退任社長職務,專任會長一職,其子加藤修一先生執掌公司也將近三十年歷史了。

不過,相對于山田電機、BEST電器、小島電器、BIC相機等同業巨頭而言,加藤修一先生一直秉承乃父“不做霸王,不做大事”的“馬拉松”精神風範。

現在的K'S電機終於成為第四大家電連鎖公司而且成為發展最為穩健,最良性的行業代表。

與父子兩代企業家崇尚並奉行“無為有道”的經營理念不無關係。

立石泰則君的專著中多次提到了K'S電機兩代掌門,一句類似口頭禪的經營理念。

那就是“不努力的經營”,並將其作為專著的書名。

掩卷深思,我倒是覺得

所謂不努力的經營,並非經營不努力,而是“不無理的經營”,

或者說

堅持“馬拉松”心態下的不刻意追求增長、不冒險、不冒進的穩健經營理念。

基於我對K'S電機的瞭解,加藤社長目前所奉行的經營經驗技術,仍然很大程度地受到其父創業期間經營手法的影響。

公司在中小企業階段,經營資源匱乏,根本沒有能力瞎折騰式的“無理經營”。

而當公司發展成行業巨頭時,很少有人還能夠保持冷靜的心態和“求穩”的理智,

往往會因為頭腦發熱,冒險經營犯下大量的低級錯誤。

最常見的便是盲目多元化、巨大化、社會化,冒險進入自己根本不熟悉的領域,

最終空殼化,把公司拖垮。

這樣的悲劇多不勝數,但在悲劇真正發生前,能夠醒悟者鳳毛麟角。

K'S電機在六十多年的經營中,一直堅持了一項制度。

這項制度包括:

1.不主動辭退員工(哪怕是在80年代石油危機時);

2.給予員工假日不使之為了公司的高增長目標加班;

同時,執行帶薪休假制度,為員工安心休息,陪伴家人提供足夠的時間和保障。

此外,K’S電機在展店策略上,堅持不跟風,不紮堆,進入一個新的市場,

哪怕是作為開拓者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甚至養店的週期很長,該公司也不會輕易放棄。

事實上,

近十年多來,日本家電連鎖業的巨頭們,大都進化成了追求高增長,

投資回報率的“歐美型”公司,從而引發了史無前例的行業並購整合浪潮。

因此,在同行大都追求規模化、巨大化,高增長的同時,K'S電機的“另類式生存”,

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然而,在我看來,K'S電機在發展方面“不求進取”,恰恰為其在經營方面“精益求精”

提供了時間和空間。

尤其是在日本家電連鎖業加速整合的背景下,

沒有門店品質的支撐,沒有對顧客的經營,根本無法真正參與市場的競爭

並最終像櫻屋電器、LAOX、BEST電器、九十九電機等一樣陷入經營重組甚至破產的困境。

最後,公司經營,不是短期的買賣。

只有考慮要做長期買賣的企業,才會真正懂得“無為經營”的奧秘吧。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日之星 富比世年輕億萬富豪排行榜


更新日期:2010/03/17 20:11 (中央社台北17日電)

美國「富比世」(Forbes)雜誌繼世界富豪排行榜之後,

再公布未來最可能成為世界首富的10位年輕富豪名單。

據倫敦「泰晤士報」(Times)網站報導,以下是富比世最年輕億萬富豪排行榜前10名:

1.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資產淨值:40億美元致富之道:網際網路年齡:

    25歲國籍:美國婚姻狀況:單身Facebook的創辦人,

    2004年在哈佛大學宿舍創辦該社交網站。


2.阿諾德(John Arnold)資產淨值:40億美元致富之道:能源交易年齡:

  36歲國籍:美國婚姻狀況:已婚前恩隆(Enron)公司職員,恩隆倒閉後,

   他於2002年創辦Cetaurus Energy避險基金。


三、楊惠妍資產淨值:34億美元致富之道:房地產年齡:28歲國籍:

        中國婚姻狀況:已婚她的財產與在廣東碧桂園地產開發公司的持股有關,

         她的父親是該公司主席楊國強。


四、杜恩塔克西(Albert von Thurn und Taxis)資產淨值:22億美元致富之道:

        繼承家產  年齡:26歲國籍:德國婚姻狀況:未婚18歲生日當天繼承大筆遺產,

        現居家傳城堡埃默蘭  宮(Schloss Emmeram)。


五、法德‧哈里里(Fahd Hariri)資產淨值:14億美元致富之道:建築及投資

        年齡:29歲國籍:黎巴嫩婚姻狀況:未婚遭暗殺身亡的黎巴嫩前總理哈里里

      (Rafiq Hariri)最小的兒子。父親的建築、電訊及房地產帝國部份歸他所有。


六、埃曼‧哈里里(Aymin Hariri)資產淨值:14億美元 致富之道:建築及投資

        年齡:31歲國籍:沙烏地阿拉伯婚姻狀況:已婚法德的哥哥,另一名哥哥薩德

       (Saad Hariri)是黎巴嫩現任總理。

七、田中良和(yoshikazu tanaka)資產淨值:14億美元致富之道:網際網路

        年齡:33歲國籍:日本婚姻狀況:不詳以社交網站Gree累積財富。


八、芝瓦哥(Kostyantin Zhevago)資產淨值:12億美元致富之道:銀行業與採礦業

         年齡:36歲國籍:烏克蘭婚姻狀況:已婚持有鐵礦公司Ferrexpo與金融信貸

         銀行(Finance& Credit Bank)多數股份。

九、李兆會  資產淨值:10億美元致富之道:製造業

         年齡:28歲國籍:中國婚姻狀況:不詳父親2003年遇刺後,他成為中國

        最大私營鋼鐵製造商之一山西海鑫鋼鐵集團主席。


十、鮑瓦(Shahid Balwa)  資產淨值:10億美元致富之道:房地產

         年齡:36歲國籍:印度婚姻狀況:已婚房地產開發商DB Realty的合夥人,

         開發計畫包括豪華高樓Turf Estate,以及孟買108層樓高的ParkHyatt飯店。

      (譯者:中央社鄭竹雅)990317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 經營管理模式(999)要成功經營公司,唯一的方法是僱用比自己更優秀的人。美國中小企業處(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研究在美國,有三分之一的中小企業,成立不到兩年便結束營業,僅有四四%可以撐到第四年。

成功生存下來的中小企業


EMBA雜誌編輯部/文

不同機構的研究會有不同的數據,但是它們全都指出一個相同結論:

大部份的中小企業都不長命。

以美國中小企業處(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研究為例,

在美國,有三分之一的中小企業,成立不到兩年便結束營業,僅有四四%可以撐到第四年。

美國商業週刊SmallBiz季刊分析,造成許多中小企業失敗的原因,除了

1.大環境的挑戰,

來自公司內部的常見因素包括,

2.資本不足、

3.現金量出現危機,以及

4.過度擴張。

該季刊為了找出生存下來的中小企業究竟有何不同,訪問了美國三家中小企業,

剛好成功度過三年、五年和十年的公司生命週期里程碑

請三位中小企業主分享他們的經營管理心得。

BYD Ranch & Kennel寵物旅館今年正好滿三歲。

公司的老闆里克(Miriam Rieck)表示,三年來她學到,

不要急著把應該放回公司的錢放入自己的口袋。

剛起步的中小企業,企業主需要把賺到的錢再投入公司,因為一家年輕的公司需要金錢資源站穩腳步。她自己便捨得把利潤花在讓旅館設備達到最佳狀態。

換句話說,牛還沒養大,不能急著擠奶。

Space Architectural Design Firm建築設計公司,

成立五年來,老闆尼敏爾(Tom Niemeier)刻意維持公司小而美的模樣。

公司目前有十六位員工,只有一個人負責行政工作,其他都是建築專業人士。

除了超大型建案,這個團隊足以接下各種設計案。

尼敏爾一開始便設定,只要公司達到二十人,就不再增加人手。

因為他相信,當一家公司的規模大於這個人數,光維持運作就會耗掉他大部份的工作時間,犧牲掉他熱愛設計的部份。

Resource Options人力仲介公司剛好走過十個年頭。

老闆卡林(Matt Carlin)表示,第一年公司就差點走不下去。

當時公司最大的客戶破產,造成公司極大損失。

從那時候開始,卡林放雙倍的心力在過濾新客戶上。

他說:「不是每個客戶都是好客戶,當一個客戶常常沒有辦法準時付款時,
               我發現公司必須開除這個客戶。」

掙扎著存活下來之後,到了第五年,卡林面對的最大挑戰是,自己要能追得上公司成長的速度。那時候,公司每年營收都以二、三倍的速度成長,並且開始在其他地方設立辦公室。

那一年他花了很多時間靜下來思考、僱用了好幾個公司的關鍵員工,也開始學習授權。

現在回首一路走來,卡林認為,

要成功經營公司,唯一的方法是僱用比自己更優秀的人。

他總結:「是球員在贏球,不是教練。」



來源:EMBA雜誌第283期(2010年3月出版)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