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3 左永安顧問 安永經營管理商學院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TTQS 臺灣發展國際醫療專區之SWOT分析 國際醫療品質認證(JCI)衛生署負責的「醫療服務國際化旗艦計畫」,由臺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中華經濟研究院、外貿協會及臺大、長庚、萬芳等20家醫院所組成的團隊得標,分成行銷推廣小組、標準作業暨教育推廣小組、國際醫療保險小組、國際市調小組、知識庫推小組、外語化標準小組、法規暨醫療糾紛小組、評估小組八個工作小組來推動 臺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中華經濟研究院、外貿協會及臺大、長庚、萬芳
一、優勢方面 (Strengths):
相較於大陸及東南亞國家,臺灣醫療技術進步,制度化的醫療服務,且我國的服務價格較為低廉,在地理位置上具有絕對優勢,在市場潛力方面,則與其他鄰國形成市場區隔。首要客群則以旅外華僑及中國大陸高所得人民為主,因文化及語言相通之特點,使得競爭優勢之機會與條件優於鄰國。
二、劣勢方面 (Weakness):
臺灣醫療服務業經營起步較晚,少數醫療院所軟硬體方面、醫事人員多元語文能力、醫療院所擁有相關國際認證,以及國內入境前程序較為嚴謹繁複,不僅影響大陸人士來臺意願,更造成整體執行上之困難。
三、機會方面 (Opportunity):
政府將醫療觀光產業列為六大新興之ㄧ,提供臺灣醫療及旅遊服務業相關作業與管理趨向多元化,增加拓展國際接軌之機會。
四、威脅方面 (Threat):
因為臺灣發展國際醫療產業甚晚,而目前東南亞地區包括新加坡、泰國、印度已取得先佔優勢,加上語言及文化差異,容易產生醫療糾紛,另外與其他鄰國間成本差異不大,形成經營競爭激烈情形,而我國的差異化的競爭策略待發展。
4.3 SWOT 分析矩陣
一、SO策略:Strengths─Opportunities 策略
由於臺灣醫療技術、服務價格較優於大陸及東南亞國家,不僅在收費標準及地理位置上具有優勢。在市場潛力方面,與同文同種之下,首要客群則鎖定旅外華僑及大陸高所得人士,且ECFA 簽訂後,兩岸往來將更為密切,因此競爭優勢之機會與條件皆優於鄰國,更與其他鄰國形成市場區隔。
政府將國際醫療列為重點發展之一,不僅提供國內醫療機構的相關作業與管理趨向多元化,以及醫界著手導入國際醫療品質認證(JCI),加上透過政府強力的輔助之下,必能拓展國際接軌之機會。
二、ST 策略:Strengths─Threats 策略
相較於東南亞國家而言,由於鄰國國際醫療較為成熟,加上臺灣國際行銷能力與醫療人才稍嫌不足,為了與鄰國形成經營競爭優勢,臺灣的醫療技術水準、服務價格,在收費標準及地理位置上應增加競爭優勢,發揮最大優勢條件,而在市場潛力方面,因與鄰國間成本差異不大,臺灣醫療市場應著重於大陸高所得人士為主,使之與其他鄰國達到市場區隔,以避免在競爭激烈環境下,增加臺灣醫療發展之威脅。
此外,臺灣醫療及旅遊服務業意願高,逐步建立醫療轉介平台。
三、WT 策略:Weaknesses─Threats 策略
由於臺灣醫療服務業經營起步較晚,加上醫療院所時常受限於醫療法規制度或健保規定之
限制,因此應儘早克服對健保的依賴,研發各類自費品項以提高營收。
在內部管理方面,
應建立組織內外良好之溝通管道,激勵醫事人員的向心力和工作動能,
以改善醫療品質指標作為新的營運目標。
另一方面,更應透過政府強力的輔佐之下,有效地利用資源,積極協助政府各項推動,增加經營利基,以利發展醫療服務產業之目標。
四、WO策略:Weaknesses─Opportunities 策略
由於臺灣醫療發展受限於全民健保之影響,造成各家院所紛紛發展自費作為生存競爭之要,但因政府將國際醫療專區列為重點發展之一,提供國內醫療機構的相關作業與管理趨向多元化,以及醫界著手導入國際醫療品質認證(JCI),對於起步較晚的臺灣醫療服務產業,勢必增加拓展國際接軌之機會。
然而,雖有少數醫療院所在軟硬體方面、醫事人員多元語文能力以及國內相關醫療管理法規嚴謹繁複,不僅影響人才引進、資源設備採購等行銷活動,但相信在政府極力的推動與發展之下,臺灣醫療觀光產業亦能日漸茁壯。
國際醫療專區發展之策略
陳錫銘(2008)、葉步順(2011)等均提出臺灣擁有華語、中華文化,對中國大陸地理位置優勢,以及政府採取大幅放寬政策,積極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因此臺灣目標市場應著眼於大陸人士。
目前衛生署負責的「醫療服務國際化旗艦計畫」,由
臺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中華經濟研究院、外貿協會及臺大、長庚、萬芳
等20家醫院所組成的團隊得標,分成
3.國際醫療保險小組
4.國際市調小組
5.知識庫推小組
6.外語化標準小組
8.評估小組
八個工作小組來推動,並在
中華經濟研究院設立「醫療服務國際化專案管理中心」
負責國際市調和評估工作。
另外,針對
1.活體肝臟移植
2.顱顏整型手術
3.人工生殖
4.心臟外(內)科
5.關節置換術
推出國際醫療項目套餐定價。同時扮演平台,整合異業產業
如旅行社、飯店、航空業等,並建立行銷通路將臺灣醫療強項輸出。
目前醫療服務國際化專案管理中心礙於法令上問題以及異業結合方式推展不易
1.政策搭配:
(一)醫療法的限制降低臺灣發展國際醫療的競爭力,現行醫療法中一針對醫療機構設立、國際醫療床數、範圍規範、禁止公司化集廣告限制有嚴格規範。
衛生署應盡速修改醫療法,特許將國際醫療專區內以公司型態成立醫院,在專區中不允許使用全民健保資源,專門辦理國際醫療,公司另外需要繳稅,還要回饋20%盈利幫助健保。
(二)政府實施國際醫療專區,首要目標鎖定為旅外華僑及中國大陸高所得人士。然而先前因政治敏感問題,使得大陸人士來臺有諸多繁雜手續,應優先修改「大陸地區人民進入臺灣地區許可辦法」,盡可能簡化大陸人士來臺的醫療簽證之程序為首要解決問題。
(三)政府於民國99年1月11日公告放寬國際醫療廣告得以非本國語文登載或播放醫療服務、費用及其優惠措施之說明等,以及結合相關業者共同提供之服務項目、費用及其優惠措施,透過平面媒體、網路行銷等方式,吸引國際顧客來台就醫。
2.醫療服務品質:
(一)醫療服務產業不同於一般消費行為,須不斷的更新設備,提升從業人員水準,保證病人安全,確保病人權利和醫療護理服務質量,因此各醫療院所須積極推動JCI國際認證,以確保醫療服務品質。
(二)仿照泰國模式,建立完整與貼心的服務品質。從舒適的空間設計、為外國觀光客打造翻譯服務,並可利用網路線上預約掛號與線上估價並選擇折扣方案,使國際醫療形成一種商品銷售。
3.國際行銷:
(一)無適當的行銷管道或通路,無法將臺灣的優勢順利推展至國外,造成國際旅客對於臺灣的醫療技術及品質無特別之概念,形成拓展國際市場的阻礙。因此首先可以藉由國際媒體之廣告方式增加其效益,建立全球化之行銷網路以爭取更多客源;其次使用政府力量實行置入式行銷帶動風潮,形成口碑。
(二)至於通路部份,臺灣在國際醫療服務據點少或無跨國合作夥伴,容易造成醫療旅客後續照護上之困難與缺少國際病患之轉介平台,因此放鬆保險法,與國際保險服務相互通用,增加國際病患之轉介平台。
4.觀光資源整合:
(一)國際醫療應是跨部門業務,但政府部門間協調合作不足,2003年由衛生署規劃,2007年衛生署委由專案管理中心負責,政府並未積極作為與支持,
例如:
觀光局負責國際行銷
陸委會、入出境管理局負責大陸人士簽證
僑委會負責海外華僑,
部會協調互有堅持,民間協會與部會之間協調難度高,
應仿效印度、新加坡等國家由政府主導,形成行政資源針對民間需求有效支援。
(二)國內觀光建設應符合國際化標準,
例如:各縣市路標英文譯名統一符合國際,
旅客常去觀光景點安全、便利,觀光的英文指南,資訊不是很豐富,
觀光點的介紹,搭車能提供的英文資訊有限,溝通不便利。
(三)各地方展觀光雖具有特色但感覺很鬆散,並不會讓人家想要在旅遊周邊觀光環境上駐足很久,政府應全力拓展可以突顯地方特色並可永續經營之觀光行程,更應積極整合醫療業者與觀光業隻角色,並給予實質政策支持與獎勵。
5.異業結盟:
(一)成立專區醫院,並與臺灣各醫療強向醫院策略合作,專區醫院提供場地、設備、護理人員、行政支援、接待、旅遊安排等,以降低專區醫院專任醫師成本,建立新的營運模式。
(二)醫療旅遊產業涉及許多相關的周邊產業,因此產業與產業間需要分工才能掌握資源的運 用,避免互相牽制。
劉馥瑤(2009)研究指出,飯店業參與者對於醫療機構之進駐,都採取保守的看法,認為
礙於管理制度之不同,兩者無法協調與配合,基於缺乏統一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兩者在人員訓練是各自培訓與管理),
容易造成醫療機構與飯店業者間彼此認知有所落差,所以應採取專業分工與密切合作的制度。
(三)國內醫療院所合作聯盟,政府成立專門國際醫療旅遊組織推動資源整合平台,善用旅遊業全球服務據點,作為國外服務據點,並與海外保險公司發展合作聯盟,藉由網路行銷,讓國際人士了解臺灣強項。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