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開心農場也能賺錢! 公司誠徵「偷菜員」月薪3萬


更新日期:2009/11/21 00:15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Facebook上的熱門遊戲「開心農場」,不只讓民眾開心種菜,還能把它當成工作來做!高雄一家媒體公關公司日前在求職網上徵求「偷菜員」,工作內容只要負責照顧菜園跟偷菜,就可月領3萬。讓許多7年級生趨之若鶩,爭相前來應徵。

這家高雄市的媒體公關公司,自己設置農場遊戲,並在求職網誠徵1至3名偷菜高手,男女不拘,但年齡上卻有限制,只能7年級生才有資格應徵,而月薪還將近3萬元。

徵才公司企業總監何畯鎰表示,只要是7年級生都可以來應徵,偷菜員本身要熱衷經營社群,並在上班時間早上8點到下午5點負責照顧菜園、別讓他人偷菜,而自己也要隨時到處偷菜。

只要盯著電腦上網玩遊戲,就能得到一份全職工作,讓許多「農民」都爭相前來應徵,而業者也藉由社群遊戲達到行銷目的。

徵才訊息一PO上網,不到24小時就吸引近百名求職者上門,但業者擔心農場熱潮消退,所以這偷菜員的工作期限只保證1年而已。

(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洪淑珠、崔顯亞)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 力 盼 三 年 內 經 營 利 潤 率 達 到 5%


2009-11-19 HKT 16:57

日 本 新 力 (Sony) 計 劃 透 過 將 液 晶 電 視 和 遊 戲 事 業 在 明 年 度 轉 虧 為 盈 , 並 推 出 3D 電 視 和 電 動 車 鋰 電 池 , 盼 三 年 內 使 經 營 利 潤 率 達 到 5% 。

新 力 執 行 總 裁 斯 特 林 格 提 出 , 到 2012/13 年 盼 經 營 利 潤 率 達 致 5% 的 目 標 , 並 在 該 年 度 使 股 本 回 報 率 (ROE) 達 成 10% 。

新 力 2010明 年 度 將 透 過 削 減 成 本 和 擴 大 硬 件 及 軟 件 銷 售 , 使 其 遊 戲 業 務 獲 利 。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普拉的招牌脫口秀節目可能轉至她經營的新頻道。(歐新社)

歐普拉秀2011年喊停 女皇轉經營電視頻道


【聯合報╱記者蘇詠智/綜合報導】 2009.11.21 03:24 am

美國日間談話節目女皇歐普拉,宣布將在後年(2011年)9月揮別已做了20多年的「歐普拉秀」。之前外界早就推測她可能把這招牌節目帶到自己與Discovery合作的歐普拉頻道,她雖在聲明中沒講明,各界仍推論她將專注在新頻道的經營。

「歐普拉秀」對美國民眾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也使歐普拉從芝加哥一位電台主持人,逐步登上全美意見女皇的寶座,為她帶來龐大財富。她在節目中開設「讀書俱樂部單元」,改變美國暢銷書生態,她所介紹的書籍,一定引起搶購,

連好萊塢巨星包括湯姆克魯斯、茱莉亞羅勃茲等都爭相和她建立交情,視她為可分享心事的大姊大。

歐普拉宣告2011年9月9日播出最後一集談話節目後,退出日間談話秀的戰場,目前頗受歡迎的艾倫狄珍妮絲仍坦言:

「歐普拉將是永遠的日間節目女王,沒有她的開疆拓土,就不會有今日的我們。」

近期她收視最高的一集來賓是去年紅透全美的阿拉斯加政界女名人裴林,各大網站回顧她歷年經典畫面包括「湯姆克魯斯跳沙發」等。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軟執行長Steve Ballmer(左二)訪臺,號召臺灣企業加入微軟雲端平臺應用和終端裝置的研發。


微軟CEO來臺號召企業投入雲端應用


文/王宏仁 (記者) 2009-11-20

微軟執行長Steve Ballmer於2009 11月4日來臺鼓吹雲端應用願景,並宣布微軟和經濟部將成立「軟體暨服務卓越中心」,

結合微軟軟體技術和臺灣硬體製造能力,開發微軟雲端服務平臺上的應用與終端裝置。

Steve Ballmer發表微軟對雲端應用的願景,未來希望用雲端服務無縫整合

1.手機、

2.電視和

3.電腦

這三種使用者最常用的螢幕裝置,讓使用者不論使用哪一種裝置,都可隨時隨地存取微軟提供的各項雲端服務。

為了將雲端服務與各項終端裝置整合,微軟和經濟部技術處簽署合作備忘錄,

成立軟體暨服務卓越中心,由微軟提供技術、專利授權和開發經驗分享等,

經濟部則挑選臺灣硬體業者,再加上工研院與資策會,共同開發雲端軟體應用。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表示,將以六大新興產業作為雲端應用目標產業,2009今年底前就會成立軟體暨服務卓越中心,1年內會進入實質運作。

中華電信也在Steve Ballmer見證下,和微軟簽署備忘錄,未來中華電信將採用微軟Azure雲端服務平臺來提供各項雲端服務,例如對企業用戶推出Azure平臺上的微軟CRM服務。

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表示與微軟策略聯盟有助於強化中華電信經營臺灣雲端市場的能力,未來會將中華電信部分應用轉移到Azure平臺上執行。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軟明年將推財富管理平臺


文/楊惠芬 (記者) 2009-11-20

微軟日前宣布明年上半年將在臺灣推出財富管理平臺Money s+s,強調該平臺將朝「雲」加「端」的方向發展,屆時至少能覆蓋85%市場。

微軟日前宣布2010明年上半年將在臺灣推出財富管理平臺Money s+s,同時並與台新金控、永豐金控、寶來金融集團以及財宏科技等7家不同領域的金融業相關廠商簽訂合作備忘錄。不過,對於明年即將推出的財富管理平臺卻不願意多加說明,包括服務模式以及收費等商業模式都非常保密,只是強調該平臺將朝「雲」加「端」的方向發展,屆時至少能覆蓋85%市場。

微軟戰略合作部總經理申元慶指出,Money s+s早在10多年前就在美國推出第一個版本,但過去一直是以套裝軟體的方式銷售,隨著軟體服務(SaaS)的模式逐漸成熟,微軟也決定在今年8月停止套裝軟體銷售,並且把Money s+s轉變成「雲」加「端」的服務模式。

Money s+s將直接內建瀏覽器,並且支援OFX標準。功能面則包括帳戶管理、帳單管理、財務報表以及財務預算等構面。申元慶指出,Money s+s可以讓使用者透過單一介面,就能統一控管多個不同銀行的資產。

目前微軟已經與臺灣、大陸等地的銀行簽訂合作備忘錄,而每一間銀行都有高度客製化的區隔性。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詹偉雄:意義的生產,才是文創的靈魂!


【聯合報╱詹偉雄】 2009.11.19 03:12 am

如何用「文化」蘊生「創意」,繼而創造出「產業」———而且是創造出比「半導體」和「NB代工」更有魅力的產業,始終是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中的一片疑雲。

英國的「創意產業」則是清楚的,它標示出十一大項以「個人創意」為創價核心的產業,指明一方面它們會比其他產業有更高成長率,另一方面它們會協助其他產業產生新附加價值,因而政府對其施以政策協助,不僅具前瞻性,而且還有正當性。

新符號新意義 感知當下生命

英國人並沒有加上「文化」這一個概念,與其說他們不重視,毋寧說是英國社會早已把它當成一個理所當然,如同空氣、陽光、水一般的日常生活基礎。

六○年代學者Raymond Williams引發的文化之「精緻」與「常民」向度之辯論,以及一九六四年伯明罕大學設立「文化研究中心」,都已為英國社會扎下深層共識,認可「文化」既是一種形塑社會新成員的意義、方向系統,也於日常生活中被各種個人或團體形塑著。

有此共識,「文化」之為經濟行動的基礎、限制與機會,自然不證自明。


英國「創意產業」的重點因而就是凸顯「個人」,而這些特別會使用「文化」技藝(也就是以「象徵符號」為形式,編碼意義於其中的創作過程)來創造經濟產值的「個人」所構成的產業(由廣告、工業設計到影視廣播),也就成為英國產業政策支持的對象。相較英國「文化→創意個人→產業產值」的清楚脈絡,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邏輯則是晦澀的,甚而兩大領頭部會(經濟部與文建會)是否有共識都引人懷疑,但考察過往政策推動方向,我們還是大致可看出某種「只要是『文化』的,就應該是『有創意』的;而只要是有『創意』的,就應該是可能『有產值』的」之「共同消極認可」,在這一邏輯裡,許多傳統的「文化創作者」、「文化工作者」、「業餘創作者」霎那間「因緣際會」成了「產業經濟主角」,所謂政策,就是透過公平程序挑中他們,然後介入進行必要的輔導或育成(於是各類的「產業園區」和「將帥營」便誕生了)。

「文化」此一概念包羅萬象,但如果要讓它產生出經濟產值,便必須扣緊其中「新符號」和「新意義」的生產和消費面向來:文化商品必須有「新的意義」,消費者才會覺得和當下的生命存在相關,而此新意義最好具備著一個「破格形式」,消費者才能在商品之海中藉著「驚奇」而趨近它。

由英國工業設計師Jonathan Ive設計的iPod能創造出迄今近五百億美金的產值,靠的可不是「業餘者」或「文化人」自我表達的創作,而是「設計師」對當下「大眾文化」深度詮釋、往返對話的結果,它是一連串有備而來的「驚奇」所組成的破壞性商品。


咖啡館創業家 文創力量所在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中的「文化」做不出有魅力的產值,在於忽然成軍的「產業經濟主角」,並沒有為市場創造出「新符號」和「新意義」;

但我們該因此就悲觀起來嗎?那可不!在台灣遠離工業化的集體式社會框架後,一群群苦惱著個人存在意義而創業的年輕人小商家,正雨後春筍地蔓延開來,

下回,我們不妨來嚴謹地談談郭台銘先生所不喜的「咖啡館創業家」,以及正快重畫台灣味覺地圖的「麵包店創業家」,他們———才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力量所在。


(作者為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部次長:2010明年GDP可達3.9%


【聯合晚報╱記者楊美玲/台北報導】 2009.11.20

2009台灣優質連鎖店暨創業加盟展今於台北世貿一館登場,總計有220個攤位,85家連鎖加盟品牌參展,吸引不少想創業的民眾前來參觀。

經濟部次長梁國新致詞時指出,國內經濟逐漸從谷底回升,預估2010明年經濟成長率可達3.9%,中小企業和服務業對GDP的貢獻極大。

梁國新指出,2008去年全球金融風暴,不僅重挫金融市場,更影響到實質經濟,但從今年第三季起,景氣已開始爬出谷底逐漸復甦,預計2010明年GDP就可由負轉正,達到3.9%。

他表示,連鎖加盟展隱含著二個表徵,就是中小企業和服務業的蓬勃發展,對拉抬經濟有所助益,尤其是服務業,占GDP高達73%。

連鎖加盟展此次有85家廠商參展,包括全家便利商店、拉亞漢堡和皮革博士等,其中皮革博士還推出現場加盟優惠方案,原價45萬元的加盟金,首次打5折下探至28萬,每個縣市限2名。

消費者林先生指出,因想創業,所以特別前來收集創業加盟的相關資料。

全家便利商店公關沈嘉盈指出,全家提出3年新開500店計畫,現正積極擴大加盟招募,同時也宣布投資40億進行店舖競爭力的投資,因此希望有興趣創業的民眾可藉此機會了解加盟招募需求,或是帶店投靠。她強調,受失業率居高不下之影響,想創業的民眾有年輕化趨勢,平均約在30歲左右。

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理事長李勝治指出,台灣目前有2萬多家連鎖店,2008去年營收總額超過1兆5000億元,鼓勵民眾若要創業,一定要尋找優質的加盟品牌,並且有輔導經營的傳承理念,才容易創業成功。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sxc.hu by cempey

 假日休閒去哪裡 消費者有哪些偏好


作者 : 波仕特線上市調網 更新時間 : 2009/11/19 19:35:45

假日總是民眾放鬆心情、修養生息的好時光,消費者是否因經濟不景氣,而改變休閒模式?最近喜歡做的休閒活動又是什麼?可能為哪些產業帶來商機?

( 2009-11-20)現代人工作繁忙,投入在工作上的時間也相當多,而週末、假日期間,台灣民眾人最喜歡從事什麼樣的休閒活動,讓身心靈獲得放鬆的機會?波仕特線上市調網針對此一問題進行網路民調,想要了解現代人喜愛的休閒活動項目究竟為何?

近5成的受訪者表示,假日多半待在家中休息、睡覺。11.42%的受訪者表示,會在週末假日到戶外「郊遊踏青」。許多風景區或遊樂區的遊客數量比起數年前,都有嚴重衰退的現象,不難想像為何許多業者叫苦連天。

有8.34%的受訪民眾選擇以「運動健身」的方式來度過週末假日

這樣結果表示,仍有多數人會擔心平日因工作忙碌導致運動量不足,因此選擇在假日期間從事運動休閒。

男性愛運動 女性在家修養生息

性別在「運動健身」以及「在家休息、睡覺」兩項活動中,有相當大的差異。

選擇「運動健身」的受訪者當中,男性占14.73%,女性為3.17%。
男性較女性的活動力旺盛許多,在此展露無遺。

選擇「在家休息、睡覺」的男性有43.25%,女性則有55.42%,
也證明女性較希望能在週末時完全休養生息。

家庭齊步 走向戶外踏青 已婚者重探訪親友

婚姻狀態對「郊遊踏青」以及「探訪親友」兩項則有顯著的影響。

選擇郊遊踏青的未婚男性為9.03%,已婚男性則有23.05%;
而未婚女性僅6.66%,已婚女性則增為20.58%。

婚後往往會舉家出遊,因此選擇到郊外踏青的比例,在已婚者和未婚者之間有相當大的差異。選擇在週末假日「探訪親友」的比例,男性未婚者為1.41%,已婚者4.53%;女性未婚者2.30%,已婚者7.07%,均受婚姻狀況影響。

若以年齡層分析,雖皆以「在家休息」與「郊遊踏青」兩項為優先選擇,但仍可看出其中的差異。
愈年長者,選擇在週末假日時進行「郊遊踏青」的比例愈高,
15至24歲的年輕族群僅占5.10%,
反觀45歲以上受訪者,選擇郊遊踏青的比例有22.66%。

相對地,選擇「在家休息」則是愈年輕者愈高。由於年長者在工作之餘開始重視生活層面,每日身處於高樓大廈中,假日時自然會想要多多親近大自然;而年輕人順應目前「宅」潮流,待在家休息也可以透過網路與外部交流。

目前經濟普遍不景氣,雖有相當多民眾假日選擇窩在家中,但還是建議民眾,在情況許可的條件下,多從事運動休閒或至戶外散步踏青,不僅可鍛鍊身體,更可以放鬆心情。如此一來,才能在工作之餘釋放壓力,並充分舒緩平日的緊張情緒,達到真正休息的目標。

註:此調查針對波仕特線上市調網15至65歲會員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樣本為2,171份,調查時間為2009/11/06,在95%的信心水準下,正負誤差為2.10%。執行方式是波仕特線上市調網(Pollster Online Survey)透過網站市調平台,針對會員進行抽樣調查;由波仕特發送email邀請會員填寫波仕特所發佈的問卷,進行市場調查及市場訊息搜集。波仕特會員皆經過手機簡訊與email雙重認證通過,樣本資料可信度高於一般網站會員。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示:義大利活力風格


雲緹 2009-10 秋冬流行研習會預告


│課程內容│

由台灣Hairevolution技術團隊示範教學,面對面分享美學及國際文化趨勢,讓設計師都能輕易進入流行時尚世界,邁向秋冬最先鋒的流行趨向。

09-10秋冬流行趨勢‧8款剪染燙造型技巧‧學員剪髮實習。

→成熟時尚路線 義大利風格 >又見丹迪風 Next Dandy →年輕時髦路線 義大利活力風格>未來民俗風 Futurefolk

‧師資:Framesi 技術總監 Kenny

‧日期:A班:12/8 AM9:30-PM5:30 B班:12/9 AM9:30-PM5:30

‧學費:報名1天3,000元,報名2天優惠價5500元

成熟時尚路線 義大利風格 >又見丹迪風 Next Dandy

社會概念:

藉由知識價值再發現‧創造自我特異風格自信、知性、唯美卻絕不勢利。這些人們熱愛將自己的想像與創意加諸於一種昔日的風格上。對細節的狂熱迷戀,充滿知性的時尚擁護者們無法撿拾最先到手的事物,因為他們決心找出自己真正尋覓的目標。


服裝流行:

精緻考究的細節、深思熟慮的色彩運用為其構成要素。本季衣款在將專屬配件、完美的剪裁及奢華的織物融合一起,如鄉村風格的絲絨加上富於魔力的繡花;緊身褲及氣球袖搭配軍裝款式的外套,飾以典型陽剛的蝴蝶領結。以組合藝術創造風格。

流行彩妝:

以復古思潮以嬉遊的基調重新呈現的結果。底妝白晰、細緻,加上鴿子灰或米灰色的腮紅。眼影塗上由灰到紅褐等顏色。眉弓下方使用淺色霜狀眼影。唇妝可選用由蜜色到比膚色稍深的顏色。

髮型趨勢:

髮型快速更換衣著即可變化整體造型。本季在線條與髮色上表現高度的精緻感,卻也流露著漫不經心的優雅氣質。髮型為男性增添甜美,也為女性帶來膽識,襯托出啟發丹迪主義的奢華無度。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igital Media Predictions for 2010


By Tessa Wegert, ClickZ, Nov 19, 2009

Sponsored by Tribal Fusion At about this time every year, media strategists start to contemplate what the fast approaching New Year might bring. There's always endless speculation about which trends will continue, and which mediums will finally gain the traction they've long been promising. This year is no exception. Talk to 10 of your peers and you're likely to get 10 different opinions on what will be big in 2010, but you can be certain they'll all incorporate at least a few of the following digital media predictions.

Prepare to Make a Date with Data

Data ownership and retention, and the value of audience data to both advertisers and publishers, was a hot topic in 2009. So, it will continue to be in the next. As companies like BlueKai and eXelate actively partner with publishers to collect user data from their sites and sell it through their data marketplaces, marketers can gain greater insight into the Internet users they're trying to reach.

When working with an individual site, you typically get limited user information: the kind that relates specifically to how the sites'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m and their products and services. Data exchanges, however, pull demographic and behavioral data on those same consumers from many more sites to fill in the blanks and create a more complete user profile. Particularly given the increased importance of making every ad dollar deliver, such improved targeting capabilities are sure to become an even more desirable commodity among planners and buyers in 2010.

Opportunities With Mobile Apps

As advertisers find success in creating mobile applications for iPhones, BlackBerry models, and other makes of smartphones, more marketers will be trying their hand at this direct line of consumer communication. It's a useful way to distribute branded content that can be easily integrated into an overall digital advertising strategy.

The more prominent trend, however, may be advertising on these apps. Publishers are reporting an increased interest in this form of mobile advertising, and are increasingly partnering with companies like Rich Media and mobile advertising and analytics platform, Medialets to facilitate app ads. Medialets places adaptable ad tags on existing publisher apps that don't require an up-front commitment to a specific type of advertising. Once a publisher's iPhone app is approved for distribution, the placement of the ads can be controlled remotely, allowing the publisher and advertiser to not only swap out ads for different campaigns, but also vary the ad formats themselves.

Tags can even be placed on behalf of ad networks, such that buyers can supplement their mobile advertising campaign with a network buy. The result is a flexible approach to mobile advertising that provides access to a popular branded app, along with the on-demand delivery of proven ad units.

New Ad Sizes and Formats

This year saw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Online Publishers Association's (OPA) larger display ad formats, designed to promote creativity among advertisers and encourage Internet users to actively share ads, as they would site content. Major brands like Mercedes-Benz, Frito-Lay, and Bank of America have already experimented with the ads, and we can expect others to follow suit.

In addition to more prominent ad sizes, watch for ad formats to deliver more in-depth product information. Product preview and inventory data-based banners, for example, are allowing consumers to view entire product lines within the confines of a display ad, and check inventory level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ir desired vehicle, pair of jeans, or swimsuit is available for purchase or sold out. Such banners are well positioned to lead to impromptu purchases, as users unexpectedly find themselves shopping online before even making their way to the advertiser's online store.

Standardization in Media Buying

The request for proposal (RFP) process is frequently a thorn in the media buyers' side; many times, digital marketers have wished for a more standardized process that would simplify and speed up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agency and site publisher. Digital advertising management platforms from such companies as Traffiq, can deliver this by eliminating many of the inefficiencies of conducting the RFP process offline. The idea is to instead take the RFP process to the Web, with agencies creating and posting their RFPs directly to targeted publishers, and managing the response process more effectively. Look for more of this in large and boutique agencies in the months to come.

The year ahead promises to be an exciting one: there will be bigger and bolder efforts from digital marketers, and an evolv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advertisers and consumers.

What trends do you predict for 2010?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