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球鞋再造品牌,創出佳績,在大陸獲利打敗國際名牌愛迪達,圖為其代工廠商的生產線。(本報資料照片)


品牌再造 李寧再超越愛迪達


2010-08-28 旺報 【實習記者沈彩麗/綜合報導】

近年在大陸掀起品牌再造運動的李寧,

自2009年在中國的銷售額超越愛迪達(Adidas,中譯阿迪達斯)之後,

2010年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再度超越愛迪達。大陸自有品牌已快速崛起。

李寧公司於8月25日公布了2010年上半年業績。

報告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5.05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增長11.2%

實現凈利潤5.82億元,增長23.1%。愛迪達在中國收入則為34.6億元

比2009年下降16%;

李寧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再度超越愛迪達

然而,李寧與愛迪達在國際市場上的差距仍大。

愛迪達2010半年在歐洲等5市場均有兩位數增長

李寧卻未找到國際市場業績的增長點。

李寧是大陸這幾年快速崛起的自創品牌運動鞋。

2010年6月30日,李寧更換標誌,並提出「Make the Change」全新品牌口號,

取代原本的「一切皆有可能」,掀起了一股品牌再造運動。

此外,李寧還提出新廣告語「90後李寧」,以貼近年輕消費群體

業內人士稱,李寧公司的改變,既是面對當前中國市場,也是為進入國際做準備。

李寧為了在國際市場進行品牌推廣,

已簽約多名NBA球星,

8月24日又與NBA榜眼秀伊萬-特納(費城76人)

簽署長期球鞋代言合約。

另外,李寧也將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開70家第6代旗艦店,

耐吉(Nike,中譯耐克)等國際品牌展開正面爭奪。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田和成(Kazunari Uchida)著;林慧如/譯;徐瑞廷/編譯監修 經濟新潮社出版 售價:360元

解決問題不必從頭開始,逆向思考反能事半功倍

文/iThome (記者) 2010-08-27

停止「從資料中找答案」的模式,培養從結論開始思考的習慣,

能夠幫助你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做出最適化決策

假說思考法──

以結論為起點的思考方式,讓你3倍速解決問題!

職場工作者每天都在解決不同問題。

1.「如何改善獲利?」

2.「如何提高研發生產力?」

3.「如何在全球化競爭中克敵致勝?」

4.「如何活化企業組織」

等等,

企業所需面對課題不一而足。

資訊夠多,就能確保決策正確?

職場工作者普遍相信資訊愈多,愈有助於做出好的決策,正確無誤的決策。

因此,他們得要竭盡所能去蒐集資訊以判斷事情本質,

而隨之浮現的問題為求得解答,又必須再次蒐集資訊,

上述工作就這樣週而復始進行。

從某種角度來看,這和電腦棋局(computer chess)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先推算對局內所有可能變化,再從中選擇最優棋步

即使是電腦善於演算所有可能變化,但是,機器終究還是贏不了血肉之軀的棋王。

棋王從豐富經驗累積而來的直覺靈感是電腦望塵莫及的優點。

就算電腦可以推算對局內所有可能變化,以目前電腦的演算能力來說,

如果每下一步棋就重新推算所有變化,則終究無法在時間內完成推算,

最後,機器敗給人類的直覺與靈感。商業實務也是同樣道理,

如果人類採取和電腦一樣的策略,用那種凡事調查完備的方法做事,

絕對不可能讓工作順利進行。

及早建立假說,工作才能順利進行

具體來說,一般常發生的情況是:廣泛蒐集資訊的過程中,時間迅速流失,

導致最重要的決策往往迫於期限將至,而在「就這樣吧」的狀況下草草定案;

或是正要進行決策時,才發現需要的資料不夠完整

因此,在有限的時間或資源限制之下,必須蒐集到許多資訊然後才找出答案的做法,

是行不通的。

事實上,精明幹練的人通常比別人早一步提出答案

他們在資訊尚不充足或是分析未及完成的階段,就有自己的一套解答

這種暫時性的答案,我們一般稱為假說

愈早建立假說,後續工作愈能順利進行。

說得更明白一點,工作效率高的人擁有與眾不同的思考模式,

那就是即使資訊有限,但是能比別人更迅速而準確地看出問題點並提出解決方案

反觀,效率不彰的工作者的共同點,就是沒頭沒腦地拚命蒐集資料。

至於何者為因、何者為果,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總之,他們只要資訊不夠多,就沒辦法進行決策。

當下時點「最接近答案」的解答

所謂假說,顧名思義就是「假設的說法」,

企管顧問界來說,是「未經證明而最接近答案的解答」。

說是解答,其實嚴格來說有時是指解決方案,有時則是指問題。

商業實務不比學校,因為在學校,通常能夠清楚界定問題進而找出解答

但是,商業實務中,經常得從「確認究竟什麼是問題所在」做起。

這個問題設定的步驟一旦出錯,就算所提出的解答再怎麼精闢,仍然無法解決問題。

這麼說或許讓人感到渾身緊繃起來,其實也沒什麼。

對於「假說」感覺陌生的人,日常生活之中,也不時會運用到假說。

就拿雨天的例子來說,很多人或許有過這種經驗吧,

「下雨天一般人懶得出門,所以餐廳應該沒什麼人才對」,

   於是一家人出外上館子用餐。

   如果到了餐廳一看,店內生意冷清,那就代表自己的假說正確無誤,

   於是,下回就以「下雨天餐廳門可羅雀」這個前提做為行動依據。

   反之,去到餐廳,看到的也可能是完全有別於想像的高朋滿座景象。

   這種情況就證明原先的假說──「下雨天餐廳門可羅雀」是錯的,

   或許人同此心反而導致「下雨天餐廳門庭若市」,

   又或者「天候與餐廳生意無關」。這就是假說思考。


為何需要假說思考?

所謂假說思考,是指凡事以答案為起點思考模式

也可說是在最短時間內找出最適解的方法


解決問題的速度倍增

我們在工作上,每天都得面對林林總總的問題。

解決問題的當下,要徹底清查所有可能原因,並一一擬出對策,現實上極其困難。

當解決問題的時間受到限制時,採用上述方式處理工作,

結果往往在未能達成成果的情況下,就已面臨最後期限。

因此,預先將答案縮小範圍,亦即建立假說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工作進行的方式,最重要的是以答案為起點。

意思是

先提出答案,而後透過分析加以證明;而不是將問題點分析過後,才得到答案。

企管顧問被公認為工作效率高超,事實上也是如此。

不過,那並不是因為企管顧問天生擁有金頭腦,也不是因為他們腦筋轉得比別人快。

企管顧問的養成過程中,後天培養的假說思考方法,

使他們解決問題的速度大幅提高

企管顧問被嚴格要求必須「擁有自己的假說」,

同時也不斷面臨旁人質問:「你的假說是什麼」。

那是因為經驗告訴我們,以假說為基礎的具體行動,

是以最短時間有效達成目標的方法。

具體來說,建立假說讓該做什麼事情變得一清二楚,更能深入思考自己的論點。

換句話說,企管顧問之所以擁有高度工作效率,是出於對工作進行方式的了解

我剛踏入職場時,被評為「小處著眼的男人」,

善於分析細節,腦筋動得也很快,不時有好點子。

但是,我卻始終無法有效掌握大方向與問題核心,

例如,分不清楚重要問題的整體結構,什麼才是問題癥結,

            該從何著手以解決問題等我都束手無策,很容易陷入「見樹不見林」的狀況。

            那時候的我總是把所有想像得到的問題點列出來,傾注全力一個個查證,

            從各種角度加以分析,並且廣泛蒐集所有相關資料,

            導致在釐清事情的本質上耗費了無數時間,卻又看不到成效。

            甚至有時候在切入問題核心之前,就將時間耗費殆盡。

            我才深刻體會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做事方式必須有所改變。

            於是向資深企管顧問學習,隨著我學會假說思考的方法,

            遇到問題才開始能夠順利得解。

            解決問題不是企管顧問的專利,企業人士每天都有不同問題等待解決

            如果遇到問題都得先徹底調查所有可能狀況之後提出解答,

            無論時間或資源都不允許。

因此,「假說思考」對於所有企業人士而言,都是一項重要技能

如果能在有限時間之內,憑藉為數不多的資訊求得最適解

工作得以順利推展的機率一定會大幅提升。

一看就知道答案是什麼

以下是企管顧問透過經驗累積,有效提升假說思考能力,

達到在短時間內提出解答的例子。

假設有一個個案,企業領導人為業績低迷所苦,於是向企管顧問求救

希望能為業績低迷提出建議方案。

關於業績低迷,往往可以想到許多理由,

例如:

1.產品力不如競爭對手

2.失去消費者的支持

   或是

3.品質發生問題導致失信於客戶、消費者,

4.或是價格過高失去競爭力、

5.廣告企宣出問題、

6.業務體系有待檢討

……等。

除此以外,問題也可能

7.出在企業領導者本身,或是

8.產業整體的景氣衰退等。

對一個初出茅廬的顧問而言,

對於沒能徹底檢視所有可能性,釐清真正原因,往往引以為憾。

然而,隨著經驗的累積,要應付諸如此類問題,

只要和經營者聊過,到產銷第一線看過之後,對於問題所在大概就能掌握七至八成。

事實上,往往在專案正式開始之前,就知道答案是什麼。

例如,

我們對於產業現階段處於成長期抑或邁入成熟期

全球化帶來什麼潮流趨勢等,都已經有一定程度的認知,

因此對於業績差是否受到產業整體變化的影響,就無需重新檢視。

至於其他可能問題,究竟哪個才是真正元凶,則需視個別企業的狀況而定,

通常必須經過一番詳細檢驗才能釐清。

不過,隨著診斷個案的不斷累積,往往可以從一些細微之處當中,一眼看出問題的癥結。

結合得自第一線的刺激與過往經驗

只是,凡事很難論定唯一的原因究竟為何

即便如此,憑藉多年經驗還是能讓企管顧問一眼就看出問題癥結。

當然,這絕不是毫無根據的憑空臆測,而是腦中原有的各個不同「抽屜」,

在和企業主訪談、實地走訪企業的過程中,受到刺激而開啟了。

換句話說,是經驗的累積與眼前所見所聞互相結合、得到答案,

絕對不是單憑經驗法則或靈光一現。更正確地說,

現場的刺激與過往的經驗兩者交互作用之下,才得以找到答案。

當然,這些答案未必百分之百正確,出錯的可能性也不在話下。

或成功、或失敗的種種經驗全部加總起來,

讓我們的直覺變得更加敏銳,

這可說是「假說思考」日積月累的成果。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來十年 經部打造24項核心產業


【聯合報╱記者朱婉寧/台北報導】 2010.08.20

經濟部2010.08.19召開全國工業發展會議,

並委託六大智庫提出未來十年(2020年)台灣的24項核心產業,

除了新興產業

1.綠能、

2.生物科技、

3.電動車、

4.4G

等,還包括軟實力產業,如

5.文創設計、

6.食品

等。

全國工業發展會議還達成六大共識,

重要者包括:

1.政府應針對高耗能或碳排放效率低的企業,停止受理新設工廠或工廠擴充;

2.對能源生產使用效率低的工廠,政府必須輔導轉型,必要時強制工廠減量、停產。

這些共識如果在今天成為會議總結論,等於宣示政府將逐步淘汰高耗能企業

全國工業發展會議三年舉行一次,

由經濟部主辦,邀產、官、學代表為全國工業政策把脈,

並擘畫未來政策方向,2010年參加人數達近800人

昨天為會議第一天,共同討論議題為「2020年台灣產業結構調整方向與策略」。

經濟部委託

1.台經院、

2.中經院、

3.工研院IEK、

4.資策會MIC、

5.拓樸產業研究所、

6.中央大學財經中心

等六大智庫研究未來產業方向,由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公布研究結果。

提出2020年建議的24項核心產業,包括:

1.基本金屬、

2.機器設備、

3.石化、

4.半導體、

5.平面顯示、

6.流通服務、

7.綠色能源、

8.醫療照護、

9.智慧生活、

10.數位內容、

11.食品、

12.先進電子材料、

13.紡織、

14.通訊、

15.資訊服務、

16.生物科技、

17.智慧型機器人、

18.4G、

19.先進醫療器材、

20.軟性顯示、

21.電動車輛、

22.汽車電子、

23.文創/

24.設計。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一直勉力推動的WIMAX,並不在建議的項目中,

反而被性質類似的4G取代

六大智庫研究認為,若能結合我國原本優勢發展上述核心產業,

至少可以將

製造業附加價值從21%提升至28%

綠能等新興產業占製造業產值整體比重,從現在的4%提升至30%

六大服務業相關出口值,可從現在每年74.16億美元,倍增至148億美元

【2010/08/20 聯合報】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噗浪開始召幕業務人才


文/蘇文彬 (記者) 2010-08-25

噗浪

要求應徵者需具備線上廣告經驗,且能以

1.簡報、

2.財務報告、

3.產品展示

等方式向可能合作的業者說明噗浪的價值

噗浪(Plurk)開始徵求業務發展銷售人才,

應徵者需

1.具備網路廣告經驗以及

2.與潛在伙伴建立商業合作的能力,

暗示著噗浪已準備要拓展廣告業務,增加網站營收來源。

近日在噗浪的徵才資訊裡,多了一個Plurk Business Development/Sales Manager的職缺,

據徵人說明,該職務需

1.具備社交網路產業經驗、

2.技術洞察分析能力,

3.負責對外與具潛力的行動、

4.媒體公司建立合作關係。

噗浪要求應徵者要

1.具備線上廣告和洞察分析社交網路、

2.社交遊戲、

3.虛擬商品、

4.行動程式的經驗,

4.能與品牌廣告客戶、媒體,及娛樂公司保持緊密的關係。

為了與其他業者合作,必需能透過

1.簡報或

2.產品展示

將噗浪的價值傳達給合作伙伴,以及商業合約的談判能力

雖然歡迎來自全球各地的應徵者,但噗浪強調台灣本地應徵者優先錄用

這些訊息顯示著,一直以提供網友免費微網誌服務的噗浪正積極尋求外部合作,

計劃增加營收來源的可能

不過,至截稿為止,噗浪一直未回覆記者詢問,

無從印證噗浪這項徵才訊息背後的策略意圖。

相較之下,在國外火紅的Twitter更早發展網站營收來源

2010年7月推出了第一個廣告服務

利用@earlybird的廣告帳號號招Twitter用戶跟隨該帳號獲得購物優惠,

藉此吸引廣告主為Twitter開闢廣告財源

未來噗浪若要透過廣告或授權其他業者合作,以此增加財務營收來源,

用戶規模將直接影響噗浪能否獲得廣告主、其他業者青睞。

以台灣市場來看,

根據創市際2010年6月調查數據指出,

噗浪網站到達率近20%,不重覆使用人數約為250萬人

而根據近期的Alexa排行顯示,Plurk大約名列台灣第25名。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熱門票選!網友最愛的10種夜生活


(投票期間:2010/08/26~2010/08/29)

台灣雖小,但可以玩的地方卻不少,尤其是各種多采多姿的夜生活,

讓台灣的夜晚比其他國家更熱鬧。

因此,

當Yahoo!奇摩話題推出「夜生活大募集」後,網友都毫不藏私的

把人生中最精采的夜生活分享出來!

你覺得哪一種夜生活最棒?

1.到陽明山上看山下城市燈光,喝咖啡

2.墾丁的沙灘上喝點小酒,看星光

3.台南黃金海岸賞夜景,享用當地小吃

4.到旗津炮台上,瞭望整個高雄市區

5.到饒河夜市邊吃邊逛街

6.桃園縣楊梅鎮上的雷達站賞夜景

7.淡水漁人碼頭吹風,聊天到早上

8.碧潭觀賞街頭藝人表演

9.去貓空喝茶打牌嗑瓜子

10.宜蘭壯圍的田野中,看一整片的星空

11.高雄的忠烈祠前看夜景

12.KTV連續12小時夜唱

13.去夜店放鬆自己一整個晚上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歐盟發佈的「創新計分版」(Innovation Scoreboard)

中共使用了17項指標來比較歐盟與美、日兩國的創新表現:



一、人力資源:

(一) 理工醫農領域大學以上之畢業生佔20-29歲年齡人口之比例

(二) 25-64歲年齡層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

(三) 25-64歲年齡層中參與「終生學習」(Life-long Learning)的比例

(四) 中高科技製造業及高科技製造業的就業人口佔全部就業人數

            (含製造業及服務業)的比例

(五) 高科技服務業的就業人口佔「全部就業人口」的比例


二、創造新知識:

(一) 政府及高等教育的研發支出佔GDP百分比

(二) 企業研發支出佔GDP之百分比

(三) 每百萬人口在歐洲專利局(EPO)及在美國專利局(USPTO)

              申請的「高科技」專利數


三、新知識的傳遞及應用:

(一) 中小企業(製造業)內部(含與其他企業合作)

             發展新產品或新製程者佔總中小企業(製造業)之比例

(二) 中小企業(製造業)和其他企業(或機構)有合作從事創新活動者佔中小企業之比例

(三) 製造業中技術創新活動的經費佔總製造業營業額之比例


四、技術創新的財務、產出及市場:

(一) 高科技產業的創投資金(Venture Capital)佔GDP之比例

(二) 「新」企業從股票市場獲取的資金

(三) 對市場而言是新的產品(製造業)的營業額佔製造業總營業額的百分比

(四) 上網家庭佔總家庭的百分比

(五) 資訊通訊技術(ICT)的總支出佔GDP之比例

(六) 高科技製造業的附加價值佔總製造業附加價值之百分比



上述歐盟十七項指標中,在我國除三之(一)、三之(二)、三之(三)

及四之(三)等四項指標必須由技術創新調查產生外,

其餘須待教育部、經建會、國科會、經濟部、資策會、主計處等

單位之調查資料取得,顯示在知識經濟指標中,技術創新調查

和其他教育、人力、研發等調查幾乎具有同等重要性,故至少每二至三年應調查一次。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

James C.Hunter著,商周2001年8月出版


故事中的主角約翰.達利看似一位事業成功的高階主管,
 
卻正面臨對自身領導能力的考驗
 
無論擔當
 
1.上司、
  
2.丈夫、
  
3.父親或
  
4.教練
 
不同的生活角色,於公於私,竟只落得失職的評價!
 
為了探究問題所在,重拾往日風采,約翰無奈地前往一所僻靜的修道院,
 
參加為期一週的領導課程。


出乎意料的是,負責課程的僧人居然曾是叱吒華爾街的風雲大亨

在講師的諄諄引導下,他豁然悟出既簡單又深遠的基本理論:

領導的基礎不在權力,而在授權

領導是以

1.人際關係、

2.關懷、

3.服務與

4.奉獻

為出發點的。

主角約翰所經歷的學習過程,傳遞出書中的主旨:
 
真正的領導
 
1.無關才能高下
 
2.亦無須新穎的複雜理論
 
3.而是扎根在日常的生活裡,
 

 
1.尊重、
  
2.負責與
 
3.體貼他人
 
開始。
 
無論何時何地,人人都可以身體力行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IQLO熱銷全球的祕密:日本首富柳井正的經營學


書名:UNIQLO熱銷全球的祕密 

作者:Mika K.出版:高寶國際出版 出版日期:2010/ 7/ 28

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掛在門口,寫著「世界第一」四個大字的匾額。

柳井正這名字,第一次受到國際媒體的注意,得從2006年開始算起。

那時他以42億美元的資產,首度登上美國《富比士》(Firbes)雜誌每年評選的富豪榜。

不過短短幾年時間,柳井正的資產成三級跳成長,如今他已經擁有92億美元的身價

連續兩年被《富比士》列為日本首富

柳井正率領的「UNIQLO軍團」在2006年開啟全球化戰略,並且在2010年5月15日,

在上海南京西路開設全世界最大規模的UNIQLO全球旗艦店。

在上海南京西路店開幕前夕,

柳井正向記者公布了UNIQLO的最新計畫,那就是10年內在中國開展1,000家店面

看著台下記者睜大眼、張大嘴,一副難以置信的模樣,柳井正心中應該笑得很開懷,

因為他就是這麼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經營者,

不過他往往可以「有言實行(說到做到)」,

讓所有人在驚訝中不得不佩服柳井正這個人。

位於東京六本木的東京中城31樓,是UNIQLO企業總部的核心,


握有UNIQLO大多數股權的迅銷公司(Fast Retailing Co.),

企業執行長柳井正的辦公室和董事會的會議室都在這裡。

每一個UNIQLO迷,都有他或她自己的「U經」,

只是它所創造的獨特穿衣哲學和購物經驗,

讓許多人把逛UNIQLO列為旅遊行程的第一站,和最後一站。


UNIQLO這個全球第四大,亞洲第一大平價服飾品牌

    曾多次創造「一年內,一款衣服有十分之一日本人口購買」的驚人記錄,

     是日本人心中的最TOP的國民品牌。

     預計2020年,超越ZARA、H&M,讓營收上看5兆日圓。

★ UNIQLO社長柳井正,更被《富比士》評選為日本首富,並榮登該雜誌當期封面。

     2009年日本百貨衰退10.1%,只有UNIQLO逆勢成長,營業額達6,850億日圓,

     年獲利達1,086億日圓,獲利較前一年成長24%,創下歷史新高。

★ 2010/5/15上海旗艦店開幕,吸引國內外大批媒體大陣仗報導,

     當日更吸引10萬顧客朝聖;

     2010年第四季UNIQLO將揮軍台灣,國內紡織業無不「挫咧等」,

      原因不為別的,正是UNIQLO將高科技、高品質轉換成平價商品,

     這股來勢洶洶的威力不容忽視。

柳井正,這位日本小郡商事西服店的小開,在大學畢業之際仍找不到人生方向

從父親柳井等手中接棒,瞭解西服業高成本、但顧客需求量低的問題,

進而轉戰休閒服市場。

並於1984年創立「UNIQLO」,逆勢操作地利用SPA 模式

打造由

1.企劃、

2.生產、

3.物流到

4.銷售

等一條龍的生產,屢屢在日本創下

「一款衣服有十分之一人口購買」的佳績,成為日本人心目中服飾業的理想品牌。

隨著UNIQLO業績不斷往上翻,說是柳井正的野心也好,或說他希望有

更多的人能享受到低價且優質的穿著也罷。

這10年來,UNIQLO用鴨子划水的方式積極在全球複製成功經驗,

先後在香港、紐約、倫敦、巴黎、上海、首爾、莫斯科開枝散葉,

而下一個據點是台灣

UNIQLO為何能從一個大和品牌成為全球品牌的原因在於,

1.追求品質、

2.講求創新、

3.時尚中帶有讓人微笑的價格。

特別的是,在柳井正的堅持下,在UNIQLO你不會因為所在地點的差異,

或員工膚色不同而得到不一致的服務,因為他講究「完全日本」的服務。

也因為這股堅持,UNIQLO以黑馬之姿躋身全球第五大,亞洲第一大平價服飾。

為了讓這塊紅底白字的招牌得以在全球發光,

柳井正誓言2020年,

超越ZARA、H&M,讓營收上看5兆日圓。

期待這股紅色旋風,相信更多的UNIQLO價值,醞釀中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二五 打造大傳媒集團


【經濟日報╱記者林海/綜合報導】 2010.08.26 04:09 am

大陸新聞出版行業的「十二五規劃」將於2010年底2011年初頒布,在「十二五」期間

將出現多家的大型國有傳媒集團,相關上市公司有望在出版業重組兼併的過程中受益。

上海證券報報導,根據參與起草規劃的相關人士透露,產業發展的方向及

重點的領域都已經確立,將向中國大陸各地新聞出版部門徵求意見後正式編寫。

他表示,目前已經規模超百億的出版集團,接下來還將

組建教育出版集團科學衛生出版集團等,

並將市場方法與行政手段相結合,支援這些企業上市融資。

新聞出版總署新聞報刊司司長王國慶也表示

「十二五」期間要大力調整

報刊產業結構,形成十家具有較強輻射能力的報刊出版產業集聚中心

以及十家跨地區、跨行業、跨媒體經營的大型國有報刊出版傳媒集團。

分析師指出,

1.出版傳媒、

2.皖新傳媒、

3.新華傳媒、

4.博瑞傳播、

5.時代出版



相關上市公司,將在這波形成大型傳媒集團的兼併過程中受益。

新聞出版總署表示,接下來有關部門

將選擇整體實力較強、條件較好的出版企業集團,



1.安排重要專案、

2.配置出版資源、

3.上市融資

等方面大力支持,

讓完成轉企改制的企業組建大型出版集團,並進行上市融資

銀河證券分析師許耀文指出,

時代出版重組黑龍江新華書店,以及

出版傳媒參與民建出版社的重組整合來看,

市場對於超過百億報刊傳媒集團的出現已經有所預期。

許耀文表示,無論是改制公司通過重組整合,還是上市公司通過兼併收購

等管道,都有機會實現這目標,並對於現有上市公司來說,

在融資以及以股權方式進行資本運作將更具優勢。

【2010/08/26 經濟日報】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勞委會依法實施暑期工讀生勞動條件突檢,籲請業者配合受檢


發佈單位:新聞聯絡室 發佈日期:2010-08-14

業務單位:檢查處

針對本(99)年8月12日更生日報報載與13及14日東森新聞報導有關

勞檢所突檢曾記員工疑詐騙」,勞委會提出三點澄清說明:

一、經查本年8月11日,勞委會北區勞動檢查所檢查員確實有會同花蓮縣政府

        及勞保局人員,至「曾記麻薯」實施暑期工讀生勞動條件檢查,

        相關人員均依規定出示證件及表達執行檢查之內容,勞委會北區勞動檢查所並表示,

        當時曾接獲「曾記麻薯」來電查證電話,並已於第一時間肯定回應。

        勞委會表示有關報載「曾記麻薯」

遲未獲電話求證及檢查人員言語、態度惡劣等情事,將進一步了解並作妥適之處理。


二、勞委會對於所屬勞動檢查機構依法執行勞動檢查均訂有標準作業程序

        有關報載出示證件方式、表單內容更正等業務執行問題,勞委會將詳予檢討,

        如有需要,將修正相關行政作業程序,並加強所屬檢查人員之教育訓練,

        降低受檢業者之疑慮。


三、暑假期間為學生工讀之巔峰時期,勞委會為保障工讀學生之勞動權益

        將規劃辦理暑期工讀勞動條件專案檢查,勞委會呼籲業者應配合提供相關受檢資料,

       本案事業單位如經查有違反勞動法令之情事,勞委會仍將依法處分。

tsuo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